保时捷为什么不告众泰(众泰为什么模仿保时捷)

【精品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

编者按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起个大早”并不意味着稳操胜券。掌握核心技术、踏对政策节拍、洞悉消费者心态,缺一不可。

近日,一份众泰汽车内部文件被曝光。文件内容显示,“经公司研究决定,自2020年11月30日起,研究总院全体员工放假,返岗人员及时间另行通知。”这意味着,在经营已十分困难的背景下,众泰汽车的研发业务也不得不按下“停止键”。

事实上,这只是关于众泰汽车的众多负面消息之一。今年以来,有关众泰汽车停工停产、欠薪维权、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消息就不断传出。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众泰汽车实现营收9.81亿元,同比下降7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63亿元。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虽然销量达到1417辆,但产量却仅为574辆。而事实上,其最辉煌时期年销量曾一度超过33万辆。

众泰汽车还能撑多久?

“抄作业”抄出“高光时刻”

资料显示,众泰汽车成立于2003年,第一款车型众泰2008于2005年6月成功下线。据了解,众泰汽车自成立之初就试图通过模仿其他成熟品牌车型外观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虽然早期的几款车型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但到了2013年12月,众泰汽车首款中型SUV T600凭借大众途锐和奥迪Q5复刻版的外观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眼球。

虽然公众对这种“抄作业”的方式褒贬不一,但却并不影响其在模仿的路上越走越远。在推出众泰T600后,众泰汽车又推出了大迈X7、T600运动版、SR9、新大迈X5等多款车型,而每款车型均能找到其他成熟品牌车型的影子。其中,2016年上市的众泰SR9更是直接模仿了保时捷Macan,被网友称为“保时泰”。借助保时捷的知名度,众泰SR9的月销量在巅峰时期一度达到6747辆。数据显示,众泰汽车2016年累计销量达到33.31万辆,同比增长50%,这也成为众泰汽车的“高光时刻”。

然而,好景不长。只在外观上模仿成熟品牌车型,却无自主核心技术、“以次充好”的弊端逐渐显现。据了解,众泰T500、SR9、大迈X7等车型都因各种严重质量问题遭到了众多消费者投诉,导致众泰汽车口碑急速下滑。数据显示,众泰汽车销量从2017年开始一路下跌,2017年全年销量还高达31.7万辆,2018年却迅速跌至15.48万辆,2019年销量仅为11.66万辆。

过度依赖补贴种下恶果

对于车企必争之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众泰汽车早在2005年就开始涉足,并成为我国首批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首家获得工信部颁布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公告目录的企业。在2009年的上海车展上,众泰汽车发布了其首款新能源汽车众泰2008EV。

但记者发现,众泰汽车早期顺利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补贴。根据众泰汽车2016年借壳上市前的会计公告,其在2014年-2016年收到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分别为44297.08万元、114140.70万元和15506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9%、8.30%和6.89%。以A00级纯电动汽车云100为例,每部车仅国家补贴就高达4.75万元,再叠加地方*不同级别的补贴,最终消费者到手价仅为5万元左右。

然而,众泰汽车依赖补贴的好日子在2017年戛然而止。除了补贴加速退坡,补贴标准也随之提高,150公里及以下续航里程数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这对于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多低于150公里的众泰汽车而言无疑是沉重一击。在2017年和2018年的年报中,众泰汽车也将新能源汽车行业调整及补贴政策调整视为销量未达预期的原因之一。

产销危机全面爆发

纵观整个2019年,众泰汽车一直处于沉寂状态,迟迟未推出新车。时至今日,众泰汽车不仅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没有更多造诣,燃油车也因没有进行国六排放标准升级,导致多款车型在大部分地区无法销售,陷入无车可卖的窘境,全面产销危机几成定局。

记者查阅众泰汽车2019年报发现,众泰汽车将销售收入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汽车行业整体景气度不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公司流动资金短缺等因素。而由于销量大幅下降,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经营成本相对上升,导致经营亏损较大。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型车企本身的问题不能“甩锅”行业。“随着汽车市场逐渐饱和,消费者逐渐开始回归理性消费,对产品各方面要求不断提高,行业优胜劣汰进一步凸显,那些没有品牌力、核心技术及资本的车企,都将逐渐被边缘化。一味靠模仿,却缺失技术、质量与口碑等核心要素的车企自然难逃被淘汰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