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成功加上销量成绩见好想必也加速了理想赴美上市的步伐

2018年8月14日,蔚来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文件,最高募股募资达15.18亿美元,同年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造车新*车企。

仅仅过了两年,北京时间2020年7月11日凌晨,国内第二家造车新*车企——理想汽车,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相比两年前蔚来计划募资18亿美元(最终募资15亿美元),理想这次显得十分低调,计划的首次公开募股募资为1亿美元。

从上个月理想发布的半年销量成绩单来看,今年1-6月理想ONE的总销量为9666辆,从去年12月开始交付起,总交付量达到1.07万辆。这个成绩与同为新*品牌且同价位的ES6相比,交付1万辆的时间几乎持平(理想ONE为195天,蔚来ES6为185天)。

理想ONE的交付得以提前,不得不提到美团CEO王兴的强势加入,理想在2019年获融资现金高达56.6亿元。随着车型量产并顺利交付,理想在2020年一季度便入账8.5亿,是蔚来汽车的62%。要知道,理想在2018年并无收入,单是亏损就高达15.3亿,而2019年亏损24.4亿,营收仅为2.81亿。

尽管进入2020年,理想的营收开始走上正轨,但招股书显示,今年3月份理想的账面现金只剩下10亿元,可谓步步维艰。不过好在今年7月再次获得D轮融资5.5亿美元,领头人依旧是美团。融资成功加上销量成绩见好,想必也加速了理想赴美上市的步伐。

果然,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理想发出属于自己的IPO招股书,参照两年前蔚来的上市,预计理想最快能在秋季上市。

摸爬滚打的创业之路

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蔚来相比,理想可以算得上是“家境清贫”的企业,成立之初便遇上股灾,融资前景十分不明朗。之后品牌名称从“车和家/理想智造”改名为“理想”,创始人李想表明原因:从四个字改成两个字,一切都是为了节省成本。

从2015年成立至今五年时间,我们几乎没有看到理想的头三年带来了什么利好消息,没有像蔚来花大钱邀请明星举办发布会,也没有像蔚来大手笔兴建品牌体验中心。低调过日子的理想,像极了一家想要厚积薄发的创业公司。

再来看车型方面,理想前期规划的小型电动车SEV被夭折,品牌寄望于理想ONE这辆增程电动车。在当时来看,增程式电动车只有别克Velite 6和宝马i3等寥寥无几的车型,而它们的市场表现并不算好。理想豪赌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只为押注所谓的“没有里程焦虑”。这个胆量,确实不是一般人拥有的。

当然,理想发展到今天,不得不服创始人李想的创业家精神,从其朋友圈曝光的评论可以看到,他对造车是认真的。从企业的节衣缩食,到宁愿花大钱做研发,解决用户问题,造车虽然烧钱,但只要烧对了地方,结果是不会辜负的。

单靠一款车,理想很难达成“理想”

理想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市,除了D轮融资成功加速了步伐,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可以说是造车新*的“倒闭年”,但这并不影响新能源市场的表现。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五月份交出了1.1万辆的成绩单,国产车企如广汽Aion S、比亚迪秦EV、蔚来ES6和理想ONE等车型都有2000+销量。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不退坡促使了整个市场的平稳发展,也让第一梯队车企能从容度过艰难的一年。

然而理想目前只有一款车型,即便能成功IPO并顺利上市,当下还需要大量资金解决产品研发的问题,加速投放产品才是硬道理。招股书显示,理想计划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并计划于2022年推出一款全尺寸SUV,车型依旧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总成。

虽说理想单凭一款理想ONE车型,就已经做到称霸中大型混动SUV市场的表现,但显然它的真正对手仍然来自特斯拉、蔚来和小鹏。理想要想活得更滋润,发展纯电动车,直接对标同价位的产品会是更好的选择。

而随着电动车在电池技术上的不断提升,充电桩的布局越来越完善,似乎在另一层面上已经缓解了人们对电动车的“续航焦虑”。或许李想自己也想不到,五年前理想ONE打着“无续航焦虑”的噱头面世,放在今天车型优势却变得越来越渺小。600km以上续航的电动车已经越来越多了,靠着一款增程式电动车打遍天下,可真的不是长久之计。

理想作为李想继泡泡网,汽车之家后的第三次创业,其发展历程确实很励志。不过目前企业规模小、车型市场单一和品牌小众等都是劣势,即便上市前景也很渺茫。暂且我们也应该持乐观态度观望下去,希望理想能坚守“理想”,让中国制造在汽车制造业增添一道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