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拔人才(人才选拔的原则和标准)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在《道德经》第13章“宠辱不惊”中,将修身观、治国观结合在一起加以论述,强调了人们如何对待荣辱、名利、得失,以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提出了“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并如何选拔卓越人才的重要观点。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因为人才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如何选拔卓越的人才?将是一个家族、民族、国家兴衰成败的直接因素。
一、选拔卓越人才的小故事
招贤纳才,是古今中外的历史美谈。
秦昭襄王,五跪得范雎,为统一六国、雄霸天下,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虚心接受魏征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罗斯福,不喜欢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人,多喜欢那些批评他的人。因为他知道只有尖锐、真实、有效的批评,才能帮助他不断提升自己。为此,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的总统。
“将熊,熊一窝;兵强,强一个”。
抗战剧《亮剑》中的这句台词,道出了将才与帅才在社会与企业管理中的巨大作用。
引进人才
二、如何选拔卓越的人才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富国强兵,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关于如呵选拔人才,齐桓公虽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标准,但他已经认识到人才在战争与军事中的重要性。
招贤纳才,是任人唯亲还是用人能力?是避亲举贤还是顺意顺从?是选用阿谀奉承之人还是正直诚实之人? 在现实生活中,选拨培养卓越的人才,一般只与这3个潜在的规则有关系。
1.人品。是选拔人才的第一潜在原则
孔子说,“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可见人品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因此,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不是荣誉,也不是金钱,而是人品。
试想一个人品极差的人,在社会组织中,就是一个“深水炸弹”,随时都有引爆的危险性,而且能力越强,爆炸的威力就越大。
所以,罗斯福说:
“有学问而无品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
可见,人品在现代社会组织中多么重要! 古人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 人品,是最好最高的学历,是生活的通行证,是最宝贵的财富。
人生可以没有学位,但不可以没有学问,更不可以没有人品。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
好人品,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标杆,是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2.态度。是选拔人才的第二潜在原则。
即站在组织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忠心维护组织的利益,在诱惑面前能经得住考验。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赢得“天下三分”的大好局面。
如果刘备当时认定自己是汉室皇叔,情绪满满,态度专横,那就不可能赢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不二,也就不可能拼尽全力,为他争得“三分天下”。
所以,正确做人做事的态度,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选拔、任用人才的先决条件。
3.能力。是选拔人才的第三潜在原则。
*电视台有句公益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强调人只有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处于世界第一的中心位置。 能力,虽然是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直接因素,但是能力太强,人品又极差,会把企业、家庭、社会带到万丈深渊,甚至万劫不复的地步。
曹操忘履迎徐攸,见贤思渴,最后取得了“官渡之战”决定性的胜利。 马谡纸上谈兵,不忠诚,失街亭,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显然,人品和忠诚度是人之根本。
如果一个人忠诚度不行,人品又极差,即使他能力再强,也不会优先考虑。 因为不会的东西可以一边做一边学,但是朝三暮四、“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想随时跳槽的人,就没有几个人喜欢。
能力圈
三、怎样选拔卓越的人才
按照老子在《道德经》第13章中,选拔卓越*才给出的标准,主要有两项:
1.责任。即贵身。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意思是说把自己的生命与天下的生命看得一样贵重,就可以担当天下重任,把天下托负给他。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一个人在家庭、国家、民族、社会中,要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且还要担当什么样的责任。有了责任感、使命感,才能带领大家排除万难、勇往直前。
2.担当。 即爱身。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说爱惜自己,就像爱惜天下的生命一样,就可以担当天下重任,把天下托负给他。在祸患面前,不要被艰难险阻所吓倒,心系天下百姓,要有男子汉的气魄,不仅要具有心系天下百姓生死的责任意识,而且还要具有关怀天下百姓疾苦的担当意识,这样才能带领天下百姓继往开来,开拓出一片光朋的前途。
关怀
因此,老子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观,是指一个人活在世人,要有点精神追求,不要计较个人荣誉得失与蝇头小利,以全天下人民的利益为重,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为国家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这样的人能够担当大任,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脊梁,就可以把家族、国家、民族完全放心地托负给他。
没有个人恩怨、没有个人利益,无私无畏,关怀天下人生死与疾苦,老子以“责任”与“担当”意识选抜人才,重在为“无为治国”培养高级人才。
这与孔子以儒家思想为实旨,按照道、德、仁、艺,四个标准来选拔培养社会型管理人才是不同的。
见《论语.述而》:“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很显然,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比较高,比我们现在要求的“德才兼备”,还要高二个点。
虽然,老子与孔子,在选拔与培养人才模式上存在异同,但两人都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只是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老子注重培养高级*才,孔子注重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所以,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人的一技之长。
记住:如果用人得当,将事半功倍。
用人所长
四、结语
在现实生活中,老子从贵身与爱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比金钱、名利、荣辱、桂冠,还要宝贵,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怀天下人的疾苦。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没必要视荣宠为宝贝,也没必要视耻辱为洪水猛兽,两者不是水火不相融的关系,关键是自己如何看待。
如果正确看待,耻辱就会变成荣宠的垫脚石。
如果不正确看待,荣宠就会变成耻辱的前奏曲。
正确对待名利、金钱、荣辱、得失等个人价值观,坚守名利为虚、生命为本的大道原则,捍卫生命尊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视金钱、权利、名誉为无物为草芥为粪土,清静无为,豁达处世,就不会被名利、金钱、荣辱、得失所羁绊,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把天下交给他托负给他,天下就不会出现大的祸患,而且还能生机盎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光明前景。
担当
今日话题: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故,两者皆可抛。”根据匈牙利诗人裴多的这首《*》诗,请你谈谈名利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