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国死了多少人(长津湖中雷公是被烫死的吗)

电影《长津湖》创下了中国影史上诸多票房纪录。历史上,志愿军第9兵团将士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身着单薄的南方棉衣,啃着冻土豆,靠随身携带的轻武器及无比顽强的意志,击败了武装到牙齿、物资供应充足的美军。

但是,胜利绝非没有代价。浴血长津湖的志愿军第9兵团,在战后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休整才恢复元气。不过,长津湖之战结束不到两年,坚守上甘岭的志愿军在长达43天的反复争夺中,物资供应得到了极大改善。

这一变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一、“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军一直延续着“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线”的后勤保障模式,靠人民群众热情支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这套在国内行之有效的后勤保障办法,无法适应在异国与强敌打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志愿军入朝后,在供应上与国内战争时期的一个最大区别,是所需装备基本无法取之于敌,衣食供应基本不能取之于当地民众,一切全靠后方供应。

由于敌机在志愿军后方日夜不停地实行严密空中*,物资前运工作极为困难。从首批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运动战阶段第二次战役,不过1个多月光景,志愿军入朝的1300余辆汽车因空袭和翻车只剩下260辆左右。

这导致部队粮弹和冬装供应严重不足。位于东线长津湖战区的志愿军第9兵团只能身着单薄的南方棉衣,啃着冻土豆坚持作战,仅冻伤减员就达3万人左右。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左一)在朝鲜前线主持作战会议,部署作战计划

第三次战役时,后方供应的粮食只能满足志愿军需求的四分之一左右,缺额部分只能与朝鲜*协商,向群众暂借。打到三七线附近后,前线部队只能靠四处挖南方的少量窖藏粮食,勉强才有粥喝。

1951年4月8日,敌机在三登火车站即炸毁我后方前运的军粮1700吨、豆油170吨、夏季军服40万套。空前的物资损失,不仅使我军供应雪上加霜,也让东线部队到当年5月仍身穿棉衣,因天气太热,指战员们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掏出来。

入朝初期的惨痛教训,这让*军委和*都迅速提高了对后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痛定思痛,*军委和*下了狠心,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拼死也要改进,一定要解决掉后勤保障的难题。一系列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后勤保障改进措施被迅速采纳,“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成为全军的共识。

此后,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成了志愿军的战略后方,由解放军总后勤部、东北军区和东北地方党政部门负责实施保障;从鸭绿江南岸到前线,为志愿军的战役后方,由志愿军后勤部负责实施保障;志愿军各军、师的后方地域为战术后方,由各军后勤部门负责实施保障。

到1951年秋季,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下属部队增至22万人,拥有汽车8400辆。各军都编有担架团、运输团、3至4个医院,后勤保障人员在4000人以上。

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后,后方兵站数量大为增加,并按作战方向成梯次配备。兵站内实行多种力量综合配备,使兵站具有装卸、警卫、保管和医疗等综合保障能力。

通过动员全军力量修筑公路、拓宽路面,到1952年初,朝鲜北部的网状运输线基本形成。哪怕美军集中战机瘫痪了运输网络的某些节点,志愿军仍然可以通过绕路迂回保障供应。

志愿军某部汽车修理班战士利用工作空隙在废铁中寻找可以利用的各种零件

志愿军铁道兵部队、运输部队、防空部队与猖狂至极的美军战机展开顽强斗争,凝聚起无数人的心血、智慧、汗水乃至生命,终于将中国东北至朝鲜战场前沿的运输通道,打造成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到1951年深秋,美军沮丧地发现,志愿军竟然比自己更早穿上厚实暖和的冬装,遂灰溜溜地承认所谓的“空中绞杀战”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现代后勤保障体系的建成与完善,让祖国人民生产、筹措的海量作战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将士手中。志愿军不仅不再需要“数着弹药”作战,而且彻底告别了炒面,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指战员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不断改善,全军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二、有保障的上甘岭

具体到上甘岭战役,战前15军后勤对平康、五圣山两个方向实施保障,作一线重点配置:以第3兵站、第1医疗所、第2汽车队及军械库配置在洗浦附近之大谷地区,保障44师作战;第1兵站、第3医疗所、第1汽车队(42辆汽车)配置在县里附近,保障45师、29师作战;第2兵站、第2医疗所配置在江水垡附近,为机动保障力量。另以2个担架连分别加强给44、45师,以2个手术组前伸至獐谷和内松馆两地,协助45师展开伤员救治工作。

15军后勤采取接力运输、分段包干、逐级前送的保障方式:军后勤以汽车为主向师仓库运送物资;师后勤以大车为主向团仓库运送物资;团后勤以驮马为主向营粮弹所运送物资;营抽调机炮连的弹药手等20余人组成运输队,向各连、排阵地(坑道)运送物资。

45师后方指挥所位于上赤洞,其附近配置有师弹药库、给养库、医疗所、马车连、担架营、施工连等后勤分队。该师战前共准备了大车45辆、驮马441匹,2311人随时准备担负火线运输工作。

唐章洪,四川中江人,1951年4月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中,他靠着手中的一门82毫米迫击炮歼敌420余人

战前,15军武器配备齐全,弹药储备充足:各种枪弹平均5个基数,各型炮弹5至11个基数,手榴弹(含反坦克手雷)114000枚。

15军按前重后轻的原则配备弹药。枪弹:除军存0.25至0.5个基数外,其余存师以下部队。其中一线连每连存3至20个基数,一线团每团存2至4个基数。

炮弹:除军存0.4至1个基数外,其余存师以下部队。其中,一线连每连存4至22个基数,一线团每团存2至4个基数。

手榴弹(含反坦克手雷):除军存29500枚外,其余存师以下部队。其中一线连每连存8000枚,一线团每团存6000至8100枚。

15军战前共储备3个月份(军、师、团各储1个月份)给养。其中,前沿坑道内储备主食14日份(内含干粮7日份)、副食15日份、饮水7日份。此外,军后勤部派人回国采购了活羊737只、鸡1660只、鸡蛋约7000斤、奶粉10000桶、白糖26000斤、藕粉50000盒、水果糖500斤,供伤员食用。

1952年9月底,15军已经下发了冬装。全军共储存血衣5855套,血被5830床,白袍衣1380件。除45师库存血衣1700套,血被1220床,白袍衣1310件外,其余均发至军、师医疗所。

【注:“血衣”是指部队卫勤部门为伤员准备的换洗衣物;“血被”是指为伤员准备的御寒被褥;“白袍衣”是一种由双层白布制成的睡袋,专供装殓烈士遗体下葬之用。】

油料储备方面,汽车按运输车每月6大桶,炮兵牵引车每月4大桶计,15军共储油1个月份。

在卫勤保障方面,15军做好了救治1万名伤员的准备。45师救护所构筑了可容纳765名伤员的住所,准备了988副担架。战救药材方面,军、师医疗所各储备2000人份,第一梯队团储备1500人份,第二梯队团储备1200人份。卫生员每人配发30个急救包,战士每人配发3至5个急救包。

此外,15军还对连队普遍进行了自救互救训练。师、团集训了卫生员和担架员。营集训了卫生战士。45师成立了军医训练班,集中医助以上*培训了1个月。

三、争分夺秒的后送

虽然15军后勤物资储备充足,但战前保障重点放在平康方向的防御作战和向注字洞南的有限反击上。1952年10月14日,敌军突然转向上甘岭、五圣山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一度造成了我军后勤工作的被动。但是,我军战场调整的速度相当快。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在坑道中的志愿军战士收集岩壁上的渗水

10月14日晚,15军将原定反击注字洞南山的134团由主攻团变为预备队。军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快速机动到上甘岭方向的炮群,全力支援步兵战斗。除第3兵站、第1医疗所、第2汽车队1个排及军械库仍保障44师外,其余后勤力量全部投入上甘岭方向。

45师后勤处除及时补充各团消耗的弹药外,还将134团的弹药储备提高到一线团的标准;师的运输力量首先保障弹药的前送;调高炮第35营5辆汽车担负师、团之间的运输。为了增强火线运输力量,再加强135团1个担架运输连,组织力量抢修德山岘至獐谷的道路,并指定133团救护所为师中途伤员接转站。

鉴于上甘岭战况空前,物资消耗量极大,志愿军司令部决定上甘岭作战所需弹药除由第2分部每日消耗补给外,再拨给15军2个基数的弹药储备,并批准动用为反击注字洞南山而准备的11万发炮弹。志愿军后勤部决定将原支援15军平康方向运送筑城器材的汽车第7团2个连、第2分部1个担架营和从第1、第2、第3分部抽调9辆救护车加强给第15军后勤部,并指定第9大站为15军经常储备各种炮弹10个基数,随时补充作战需要。

15军后勤部批准45师将为反击注字洞南山而准备的弹药、给养、器材,全部转用于上甘岭方向,并给该师增加各种炮弹3个基数、冲锋枪弹2个基数、步机枪弹1个基数的储备量。

45师担架营1个连和教导营1个连则负责獐谷至宗铁洞的伤员后送。宗铁洞至内松馆由军担架连负责,由朝鲜民工担架队加强后送力量。

担架部队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战斗中,抢救伤员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曾有过为抢救1个伤员而牺牲7位救护人员的事例。但即便是费尽千辛万苦抢救下来的伤员,也需要运输人员先突破敌机5处固定*点和多处炮火*区,走两三公里的山路将伤员送到营包扎所,经简单处理后再后送至团救护所分类,再区别伤情分送至师医疗所或军野战医院。

伤员从火线送至团救护所平均需要70小时,送至师医疗所平均需要96小时,均大大超过野战外科处理的时间要求。很多伤员在后送途中就停止了呼吸。

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名医护人员在炮火中救护伤员

为加快伤员后送速度,军后勤部在45师救护所附近设立后送伤员联络站,采取逐级前接、分段后送的办法。除利用回程车辆外,还集中9辆救护车负责从内松馆至直辅里的伤员后送工作,加强的担架营负责从内松馆至两双岭的伤员后送工作,军战勤支前队负责从两双岭至洗浦的伤员后送工作,与45师的后送相衔接。经过努力,上甘岭方向上的前运后送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为在10月19日拂晓前完成5万发炮弹的前送任务,45师后勤于18日集中力量突击运输弹药。除出动师后勤掌握的10辆汽车和全部马车、驮马外,又抽调了高炮第35营的部分汽车,利用晨间大雾的掩护,将大批弹药前送至獐谷和水泰里,缩短人力运输的距离。师直属队和机关人员全部投入火线运输,按时完成了运送反击弹药的任务。

19日17时,45师反击成功。师、团后勤伴随反击分队向前沿坑道运送了弹药和给养,组织力量抢救阵地上伤员,回收敌我双方遗弃武器弹药,并运回了坑道内的伤员。

四、一个苹果转手20余人

10月21日至29日,上甘岭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志愿军前沿部队转入坑道坚持,后方则倾尽全力为大规模反击积蓄力量。

虽然坚守上甘岭的志愿军物资供应得到了改善,但在坑道斗争中,因其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军部分部队的资源逐渐捉襟见肘。

这主要是坑道内人员不断增多,一条坑道由1个排的兵力增至2到3个排,有的坑道甚至有多达16个建制单位。再加上美军利用有利地形,对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采取筑垒*、石头堵塞、轰炸爆破、断绝水源、释放毒气等毒辣手段,志愿军的粮食渐渐断绝。

为解决坚持坑道部队的粮食问题,15军和45师后勤采购了8万斤苹果、1万斤萝卜,动员军、师机关和直属分队蒸了5万斤馒头,集中后方部队水壶灌满开水,组织人员向前沿坑道输送。

但美军的密集炮火轰炸——上甘岭战役期间,美军对这个不足3.7平方公里的地方,倾泻了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炸弹,让这一阶段火线运输人员伤亡率平均达50%以上,甚至一度高达90%,也导致运上去的给养、饮水仍很有限。

运输员在枪林弹雨中运送物资

志愿军老兵高全贵回忆,“上甘岭的山头被整整削低了两米,抓一把土,里面就有30多个弹片。” 他奉命带领通信班的7名战士,给上甘岭运送苹果和萝卜。

“在坦克的掩护下,我们到了上甘岭的山脚下,山脚距离主峰的坑道不足500米,最远距离也不超过1000米,而就在这短短的距离里,我军就死亡2000多人啊。尤其是接近坑道的那50米,完全是暴露在美军的火力*区,我们班战士上一个死一个,在我的面前一个个倒下,我当时的衣服上还有他们的鲜血……”

终于,高全贵爬到了距离目标坑道口四五米的地方,突然一发炮弹落在他身后,他连人带背上的苹果一起,被热浪掀飞进坑道,身上两处负伤,却为战友们送去了苹果。

因为物资前送不易,部队坚持坑道期间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

有1个苹果历经千难万险,被送进了135团7连坚守的坑道里。坑道里有20余位指战员。连长张计发把这个苹果递给了步谈机员李新民,让4个步谈机员分着吃,理由是步谈机员天天扯着嗓门儿呼叫,最需要水分。

步谈机员们一商量,认为最需要补充水分的是重伤员,又将苹果给了负重伤的通信员蓝保发。蓝保发说连长指挥打仗太辛苦,又把苹果还给了张计发。张计发又将苹果交给司号员,司号员又给了卫生员,卫生员又给了蓝保发……转了一大圈,苹果又回到了张计发手上。

最后,张计发红着眼圈下了个硬性命令:“咱们都吃,一个一口,必须吃!”一人一口,转完了圈,苹果仍然剩下大半个。

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收录进了小学课本。

张计发,河北赞皇人,是电影《上甘岭》中连长张忠发的人物原型

为改善运输效率,更好地支援前沿部队坚守坑道,45师于10月24日召开火线运输会议,针对敌人炮火*的规律,制订出一套火线运输的组织方法:

第一,在任务区分上,采取统一组织,分段接力,定量包干的办法。

第二,在人力运输的组织上,采用散、轻、精、尖、硬的原则。散,就是运输分队规模要小,多路分散运输;轻,就是运量不要过大,每人以20公斤为宜;精,就是队伍要精干,有战斗力;尖,就是队形越向前越小,特别是向坑道运送物资要以小组为单位;硬,就是运输人员要身强力壮,思想作风过硬。

第三,运输员人人熟记运输地段的地形地貌、坑道方位、阵地编号,回程运回伤员并兼顾通信任务。

第四,对运输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战术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单兵和小组通过敌炮*地段及敌火下运动的战术动作,掌握遇敌照明弹、探照灯时的处置方法和判断方位、辨别敌我火力射击方向等。

第五,坑道分队组成以军械员为主的搬运组,负责向表面阵地输送弹药、背回伤员、收集遗弃物资,进行坑道之间的互相支援。

在后勤加强火线运输的同时,我军也以积极的战术反击行动,掩护火线运输。133团于10月23日向537.7高地北山实施反击,掩护后勤分队通过火线到达前沿,从而使该阵地的大部分坑道得到了物资补给,并成功后送伤员。

五、军功章有他们一半

经过一段时间积蓄力量,我军定于10月30日开始实施决定性反击。志愿军后勤部第2分部第6大站、第28兵站医院和第17大站、第13兵站医院投入了战斗保障。

从志愿军后勤部第1、4、5分部调来的1660吨弹药,由417辆汽车前送至设在江水垡的15军第2兵站,保障了15军每门火炮每天可得到300发炮弹的供应。12军参战部队及加强的炮兵部队由15军后勤部统一保障。15军后勤部将所属4个汽车连(队)全部投入上甘岭方向运输。

为按时完成运输任务,15军后勤部在2个高炮团和1个高炮营的掩护下实施汽车白天运输。37毫米高炮被拉上了山,增大了射高和射界,在步、机枪的协同对空射击中,15军击落击伤敌炮兵校正机多架,打掉了敌炮兵的耳目,迫使敌机不敢低飞,对我运输线的威胁大为减轻。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高射炮部队在夜间猛烈射击敌机

汽车分段运输也由原来每晚2趟猛增到每天10至12趟。与此同时,经过突击抢修后,路况大有好转,汽车能将所运物资直接送达炮兵阵地和团物资转运站,进一步缩短了人力运输距离,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从10月26日起,15军抽调85团1个营、86团2个营搬运弹药,并动员大量机关人员参加火线运输。据统计,15军火线运输人员共计8566人,平均1个团作战、2个团保障。

决定性的反击于10月30日傍晚如期打响。15军在历时9个半小时的反击及巩固阵地战斗中,创造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弹药日消耗量的最高纪录:子弹30余万发,手榴弹和手雷3万余枚,爆破筒260根,炮弹2.1万发。

由于前沿阵地上岩石被打成了1米多厚的松土,无法构筑工事,普通手榴弹的杀伤力也大减。志愿军总部立刻从相对平静的西线部队调集了144卡车的手榴弹、手雷和其他弹药,45师后勤人员千方百计搜集了2000个麻袋,火线运输员乘着天亮前的短暂黑夜,突击将这批弹药和麻袋送上了高地。

在上甘岭战役第三阶段,即10月30日至11月25日巩固阵地的战斗中,15军后勤部每天前送弹药70至80辆汽车。为加快前运后送速度,该军于11月5日在松馆岘设置前进弹药库,以缩短师以下的弹药补给线。各火线运输分队冒着敌猛烈的炮火*,夜以继日地将加重手榴弹、麻袋等急需物资送上阵地,保证了战斗的顺利进行。

12军投入上甘岭作战后,15军后勤部和12军后勤部在内松馆共同组成前进兵站,实施统一指挥,集中保障。两军商定:作战部队换班,原各级后勤机构暂不撤离,继续负责供应;前沿部队换班时,凡作战需要的物资全部移交,不准带下阵地;对新参战部队的各项保障优先安排。为加快597.9高地方向伤员的后送治疗,志愿军除加强火线后送力量外,还由91、92、86团卫生队在獐谷开设联合救护所,统一收转伤员。

战至11月25日,上甘岭597.9高地与537.7高地北山已恢复战前态势,敌人无力再反扑,志愿军取得最终胜利。

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后勤共供应物资16178吨,消耗各种物资11074吨。其中消耗弹药5077吨,油料886吨,主副食、被装4658吨。在所消耗的弹药中,包括各种子弹504万发,各型炮弹45万发,木柄手榴弹23.5万枚,加重手榴弹5万余枚,苏制反坦克手雷1.5万余枚,反坦克地雷512枚,爆破筒5984根,炸药2917公斤。45天时间内在2个连级阵地上消耗如此之多的弹药,这在此前的我军战史上是无法想象的。

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共投入运输人员8566人(其中45师3491人,29师1635人,31师2540人,15军后勤部900人),马匹809匹(45师560匹,29师249匹),大车87辆(45师45辆,29师42辆),汽车229辆(45师27辆,29师13辆,31师11辆,15军后勤部178辆)。此外,朝鲜担架队805人从10月19日起参加火线运输。至11月中旬,他们共出动担架750副,运回志愿军伤员700余名。

据统计,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共计牺牲7100余人,伤8500余人,共计伤亡1.56万,其中有15%为后勤运输人员。

纵观上甘岭战役期间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志愿军已从入朝初期的“钢少气多”进步到了“气多,钢也不少”。沉甸甸的军功章里,既有浴血杀敌的前线将士一半功劳,亦有默默无闻的志愿军后勤战线指战员一半功劳。

本文作者:殷杰,“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