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水祭 羌族人对水有着怎样的感情
羌人自来认为大禹是羌族的祖先,是羌族第一个酋长兼巫师的伟人。大禹治水,功盖华夏,恩泽九州。羌人为有这样一位祖先自豪,并奉为天下第一水神,世代崇祭。在四川羌族地区——岷江上游、涪水源头、青衣江(羌江)两岸,均立有大禹庙或禹王宫,任人朝祭,以念祖先的千古恩德。在大禹故里北川县,有“禹穴”、“刳儿坪”、“石纽山”和禹王庙、禹王宫等古迹圣地,让人瞻仰,以缅怀大禹的盖世功德。所以,释比在各种祭礼活动作法请神时,都要恭请大禹,而施行水祭仪式(或天干求雨)多在禹王庙、禹王宫里进行。其主祭之神,自然是禹王大禹了。届时,释比在大禹神像前,踏着“禹步”,跳着“莎朗”,唱着颂扬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缅怀大禹治水的功德,并祈求大禹佑福羌寨昌盛、六畜兴旺、人寿年年。
在羌族某些地区,也有视水神即龙神的习惯。水祭,特别是天旱求雨时,在龙王庙中,隆重祭祀龙王,降水驱旱。更为有趣的是,羌族崇祭水神,其中还有一位因疏通岷江,救羌人免于水害的治水英雄罗和二王。传说古时候在岷江河畔有一对聪明勇敢的兄弟,哥哥名叫牙鲁,是个精通法术的大巫师。弟弟叫于永,是个本领高强的打猎能手。后来,兄弟二人都被族人推举为部落首领。牙鲁统领岷江上段,镇山魔,于永统领岷江下段兴修水利、种田狩猎。因他们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死后,天神木比塔封老大为岐山大王,镇守岷江上游。封老二为罗和二王,镇守岷江下游的灌口(羌语称灌口为“罗和”)。而且在岷江上游修了岐山大王庙、灌县修了罗和二王庙,受人朝祭。在岐山下有一羌寨,名叫红花寨。当地羌人虽常到岐山大王庙祭拜大王,但是许愿多,还愿少。大王非常生气,于是让小儿子变成一条小蛇去感化他们。
可是,红花寨的羌人并不知情,却用箭射瞎了蛇的一只眼睛。大王一气之下,猛地一脚踢垮了山上岩石,致使江水堵塞,红花寨一带,水患成灾,并殃及下游落口,镇守岷江下游的罗和二王,闻知此事,十分着急,连夜上了岐山,劝说哥哥,并组织群众疏通江水,免去了岷江两岸百姓遭受灭顶之灾。
此事被天神知道,为表彰罗和二王治水有功,加封他为“川主子”修“川主庙”。自此,羌人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相传于永的生日)隆重祭祀,以谢他为民治水的功迹。所以,有的地方举行水祭的日子,也是祭山还愿的日子。列为六月二十四日,与祭祀川主罗和二王合二为一。由此看来,羌人水祭包含多位水神,其实是朝祭祖先神、英雄神,缅怀民族先祖的功绩。 与水祭相对应,火祭也是羌族十分重要的祭祀活动。与其它不少祭祀所崇拜的主神一样,羌人火祭也贯穿着对祖先神或自然神的崇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