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全国人大代表代喜院讲述千年狩猎民族的变与不变
(两会人物)鄂伦春族全国人大代表代喜院讲述千年狩猎民族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呼伦贝尔3月4日电 题:鄂伦春族全国人大代表代喜院讲述千年狩猎民族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记者 张玮
头戴狍角帽,身着狍皮衣,代喜院把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的历史文化穿在身上。他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履职5年来,这位鄂伦春族人大代表不断向世界讲述着这支千年狩猎民族的变与不变。
“树中人”到“现代人”的三次历史性跨越
鄂伦春族是东北亚地区的狩猎民族,也是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他们世代久居大兴安岭深处,在高山密林中生活。
1952年,鄂伦春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1958年,鄂伦春猎民下山定居;1996年,全面实施禁猎。
“短短70年,鄂伦春族完成了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三次历史性跨越,实现了‘树中人’到‘现代人’的成功转化。”代喜院告诉记者。
下山后的鄂伦春猎民搬迁到7个猎民村,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猎民村里实现了“五通十有”。
“大家放下猎枪,发展特色产业,编制完成7个猎民村产业发展规划,借助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鼓励引导猎区居民从事多种经营。”代喜院说,如今鄂伦春自治旗已经逐步形成以多布库尔民俗家庭旅游、古里民俗文化体验、诺敏特色种养殖、乌鲁布铁食用菌栽培和托扎敏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的“一村一品”的产业新格局。
“7个猎民村率先实现了脱贫目标。”代喜院说。
“深林”文化出圈走向世界
鄂伦春族是中国三少民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之一。这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狩猎、萨满、兽皮、桦皮、服饰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鄂伦春自治旗对鄂伦春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甚至登上了国际舞台。”
代喜院告诉记者,鄂伦春自治旗每年都会举办鄂伦春族篝火节、冰雪伊萨仁等鄂伦春族传统节庆活动,也在不断培养民间手工技艺、民族音乐舞蹈传承人,并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景区、进社区活动。
近些年,来自“深林”中的历史文化更是成功出圈,走向世界。大型舞台剧《勇敢的鄂伦春》《山岭上的人—鄂伦春》在北京、*等地成功巡演;2021年,鄂伦春民族服饰首次登上国际时装周的T台,向世界展示森林狩猎文化。
代喜院说,为更好地促进鄂伦春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他认为还应制订科学、全面的民族文化保护规划,并建立和完善鄂伦春民族文化数据库,着力培育民族文化人才,继续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传承者,更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鄂伦春自治旗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拥有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特殊的生态保护功能和多种伴生资源。世代生活在山岭里的鄂伦春族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更是青山绿水的守护者。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代喜院说,得留住“绿色”,保住“本色”,守住“底色”。
“实施新一轮森林抚育、退耕还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历史遗留采坑恢复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持续加大对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代喜院说。
近年来,鄂伦春自治旗林场建设、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地方绿色发展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特色农林产品品牌知名度逐渐提高,林经、林药、林果等产业蓬勃发展。
对于生态保护,代喜院有着特别的执着,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和新能源产业,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如此,农猎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是最真实的。”(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