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感谢父母的不杀之恩吗 口口相传的育儿观念是对是错
问题描述:
小孩发热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事,但东莞一对父母在自己两岁儿子小东发热时,用掉约1000毫升的工业酒精为其擦身体,导致小孩中毒,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答
看到这条新闻,一方面对父母无知导致孩子无辜夭折感到痛心,另一方面也有点后怕。因为我们许多人小时候发烧,父母都用酒精来降温,其中也包括我妈,她还是药剂师。这么一想,也不知应该庆幸自己命大还是感谢父母不杀之恩。
小孩发热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事,但东莞一对父母在自己两岁儿子小东发热时,用掉约1000毫升的工业酒精为其擦身体,导致小孩中毒,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小孩发热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事,但东莞一对父母在自己两岁儿子小东发热时,用掉约1000毫升的工业酒精为其擦身体,导致小孩中毒,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医生提醒:切忌使用酒精擦浴,易致中毒,即使非工业酒精如医用酒精也有风险。看到这条新闻,一方面对父母无知导致孩子无辜夭折感到痛心,另一方面也有点后怕。因为我们许多人小时候发烧,父母都用酒精来降温,其中也包括我妈,她还是药剂师。这么一想,也不知应该庆幸自己命大还是感谢父母不杀之恩。
误用工业酒精给孩子退烧只是极端的例子,总的来说,我们的生活中充斥此类人云亦云、语焉不详的育儿经。有人说,东莞的那对夫妇,放在国外算过失杀人,但更大的问题恐怕在于对父母的教育。医生上岗需要医师证,老师上堂需要教师证,但从来没有父母证一说,好像为人父母是不需要学习的,也无需专业考核,全靠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
答
就因为养育照料小孩,往往是经验说了算而不是医生说了算,这造成日常生活中在育儿的问题上,新一代和老一辈人之间冲突层出不穷。孩子发烧应该少穿衣服少盖被子,或者用温水浴,但在老人那里,别说给孩子洗澡,连穿少一点都不行。你相信科学,他们相信各种民间经验,而且还振振有词:“我们是过来人,过去家里孩子生七八个,还不都是这么拉扯大的。”总之容不得你半点反驳。
类似的例子很多,英国凯特王妃顺利产子,稍事休息就面带微笑走出医院跟公众见面,放在我们这儿,“坐月子”的产妇连床都不让下。产妇禁忌很多,比如严禁洗头洗澡,其实这个规定只是因为旧时洗浴条件较差,寒冷的天气洗一次头也不容易干,又没有电吹风,反而容易受凉,因而就规定不能洗头发。此外,旧时以盆浴为主,而这确实容易导致y.d感染,所以会得出不要洗澡的结论。
答
只可惜,医学在进步,但是医学知识的传播方式却没有多少改变。东莞的悲剧发生后,我看到那些在微博上坐而论道的医生,他们批评愚昧父母的方式。其实还不如那些专门找老人下手的保健品销售员。为什么现在那么多老人家被无良的假冒保健品药品广告推销蒙骗,之前沈阳还有老人把保健品当药吃,“绝食”五天发高烧39℃送院。因为这些推销人员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知道老人的软肋,常常组织集体旅游,在无意识的层面改变老人的行为习惯。要真正改变人们习以为常、却十分不正确的育儿知识,也需要研究什么是有效的传播手段,比如让类似凯特王妃这样的公众人物现身说法,也比发生悲剧后责怪几句要好。
说起来,这并不算什么科学与愚昧的战争,老一辈也并不是科学育儿的敌人,冲突背后,往往牵扯进很多情感因素,比如中国家庭讲究长幼有序,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威位置不容挑战,就把问题复杂化了。因为育儿不当造成悲剧,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化说服就成了科普宣传的重要课题。
只可惜,医学在进步,但是医学知识的传播方式却没有多少改变。东莞的悲剧发生后,我看到那些在微博上坐而论道的医生,他们批评愚昧父母的方式。其实还不如那些专门找老人下手的保健品销售员。为什么现在那么多老人家被无良的假冒保健品药品广告推销蒙骗,之前沈阳还有老人把保健品当药吃,“绝食”五天发高烧39℃送院。因为这些推销人员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知道老人的软肋,常常组织集体旅游,在无意识的层面改变老人的行为习惯。要真正改变人们习以为常、却十分不正确的育儿知识,也需要研究什么是有效的传播手段,比如让类似凯特王妃这样的公众人物现身说法,也比发生悲剧后责怪几句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