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前海(深圳前海为什么叫前海)
今天(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前海隆重举行。**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前海
再次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
▼
☞ 1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复前海总体发展规划。
☞ 10年后,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的重要节点,前海已探索形成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前海模式”,一片生机勃勃。
不少深圳人充满了好奇
为什么是前海?
在这里能看到怎样的深圳?
今天大件事君就带你一起来了解
“特区中的特区”
积极推动“双扩区”尽快落地
前海合作区位于深圳西部、珠江口东岸,面积15平方公里。最初的前海如“一张白纸”,从填海、软基处理等基础工程艰辛起步,等待前海建设者们“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人们第一次全面了解到前海发展规划的样貌。
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名称中,已经可以看出深港合作、现代服务业两大重点。
彼时的前海,定位于现代服务业*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和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打造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历经10年的发展,早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已启动修编,未来新的前海总规将会出台。
2019年4月24日。正在建设的深圳前海片区。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2012年6月,国务院批复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当中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人们随着将前海称为“特区中的特区”,企业纷至沓来。
有关先行先试政策涉及金融、财税、法制、人才、教育医疗以及电信等6个方面共22条政策,其中不乏像“在制定产业准入目录及优惠目录的基础上,对前海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样的重磅政策。
在国务院批复前海22条
“比特区还特”的先行先试政策后
*部委及省市又先后出台了
系列支持前海发展的政策措施
▼
2013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发布,提出前海合作区构建“三区两带”的空间格局。如今的前海形成了桂湾、前湾、妈湾三大片区,不同片区在产业布局上也各有侧重。
2019年8月20日,深圳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妈湾站。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2015年4月27日,中国(广东)*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挂牌成立,自贸片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分为前海区块(15平方公里)和蛇口区块(13.2平方公里)。
2020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前海合作区既有自身的特色政策,又叠加了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政策,发展优势愈发突出。
前海拱门。南都记者 胡可
值得留意的是
“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并在新增范围内实施前海有关支持政策”被写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圳正积极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双扩区”尽快落地。
前海景观。南都记者 胡可 摄
“前海模式”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现九个“新”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等重磅文件中,前海都出现其中,足见其在全局战略中的地位。
而历经10年发展,前海已探索形成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前海模式”,在开发开放中实现九个“新”。
什么是九个“新”?
九个“新”指新时代全面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新引擎,深圳经济特区创造新经验的新起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畅通“双循环”的新支撑,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示范,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新标杆,高水平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开放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新样本。
前海石。南都资料图
据悉,10年间,前海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44.9倍,年均增速高达89.2%。2019年,前海合作区经济密度达152.6亿元/平方公里,税收密度达28.5亿元/平方公里,均位居全国同类新兴区域之首。
前海的发展推动深港合作取得新突破,扩大了香港经济发展空间。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7万家,注册资本1.31万亿元,累计实际利用港资203亿美元,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的89.9%。
前海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领域创新,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573项,其中全国首创和率先22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58项,有效发挥了制度创新策源地和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未来,前海还将给我们
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让我们一起期待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编辑:余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