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子卵多久(头虱卵几天变成虱子)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盲信土法后果真的很严重!
11岁的女孩小玉(化名)头发上长了虱子,妈妈用了一个土法,却没想到本意是驱虫却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白天还活蹦乱跳的孩子,晚上开始头晕、胸闷,恶心、四肢乏力。妈妈察觉到不对劲,立马将孩子送往医院,最终小玉被诊断为——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是怎么来的?
原来妈妈用的土法“主角”不是别的,正是农药!而这驱虫的方法更是离谱——用“农药焗头”。因为小时候家里的老人用过这种方法,妈妈也就将信将疑弄来一包“甲拌辛”涂在了小玉头上,并且还要小玉用保鲜膜包裹保持了3个小时。
图源:微博截图
甲拌辛是一种由甲拌磷和辛硫磷组成的复合农药,农药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有机磷中毒。有机磷中毒表现出一系列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医院医生接诊时,小玉的双侧瞳孔已经极度缩小,在石排医院就诊后随机转至东莞市儿童医院的儿童重症监护室。
这位家长使用的方法看上去不可思议,但却不是个例,评论区的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这惊险一幕也曾在自己身边上演。
图源:微博截图
这一个个案例警示我们:盲信土法后果真的很严重!
一不注意,头虱就找上门
头虱是一种寄生虫,主要依附在头皮和脖颈以吸人血为生,同时能传播多种疾病。头虱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可以通过接触患者头部或者与头部密切接触的物品粘连到其他人的头皮上。其繁殖速度很快,成虱的寿命在6个星期左右,每天都能在毛发根部产卵,每一雌虱每天约产3~9粒卵,约8天之后就能孵化成虱子若虫。若发现虱子不及时处理,不过多久虱子便会在你的头上“三代同堂”。
图源: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head-lice.html
卫生条件改善后,现代人几乎很少长虱子,为什么偏偏小玉长了虱子?
3~11岁的儿童较容易感染头虱,女孩由于头发较长与男孩相比得头虱的概率更高。下面这两种情况会导致得头虱的几率增加:
1.头发长时间不清洁:
头虱喜欢湿润的环境,头发不干净或者淋雨不及时清洗和干燥都容易引起头虱。小朋友们平时玩耍后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清洗头发,头发油腻、湿润的环境就给头虱的生存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人与人接触传染:
在儿童聚集的场所,很容易通过接触感染头虱。孩子们之间互相戴帽子、发夹,或者和家人之间共用枕头、梳子等都可能造成头虱的传染。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长了头虱?
1.瘙痒:虱子和蚊子一样,叮咬人类时会分泌唾液, 进入人体后会使皮肤发痒,尤其是在剧烈运动或者头部受热时更甚。
2.血痂:头虱叮咬处可见红色斑丘疹,由于瘙痒引起搔抓,头皮常有皮损抓痕、血痂。
图源: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lice/
3.虫卵:在头皮、耳后、颈背后面仔细检查可见头虱爬行,肉眼观察头发根部有白色虫卵,类似白芝麻但体型较小,容易被误认为头皮屑而被忽略。
孩子长虱子了,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1.剃掉头发:最简单的方式,因为剃掉了头发之后头虱和虫卵都没有了生存空间,自然就慢慢消失了。虱子离开头发后可附着在其他物品上,所以剃掉头发后可对头发进行焚烧,把虱子斩草除根。剃头对于爱美的小女孩可能难以接受,需要家长和医务人员认真疏导。
2.药物治疗:除虫菊酯和胡椒基T醚是除头虱的有效用药,但虱卵很难去除,在用药后的5~7天左右,要进行二次用药杀死新孵化的头虱。也可外涂50%的百部酊或5%苯甲酸苄酯乳剂。治疗虱子的药物需要根据医嘱选用,切记不可使用农药、杀虫剂或其他有毒化学物质。
3.注意清洁: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经常清洗头发,保持头皮的清爽干燥,特别是在淋雨后要及时洗头并吹干。
4.不要共用梳洗用具:告诉孩子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梳子、帽子、发夹等个人用品,如果家中已经有头虱患者,更要隔离儿童,做到私物私用。如有条件,可以定时对家居用品进行高温烘干,经常晾晒床单、被罩、被子等。
5.隔离:患有头虱后要及时治疗,将患儿使用过的护发用品放在热水中浸泡或直接扔掉。学龄儿童尽量就诊治愈后再去上学,避免造成学校内的大规模流行。
其实平时只要注意卫生,完全不用担心头虱问题,就算被传染了,只要采取合理措施也可以消灭头虱。而盲目使用“土方”,轻则耽误治疗,重则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好在送医后,医护人员将小玉的头发剃净并进行了清洗,经过几天的治疗,小玉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资料来源:
[1]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head-lice.html
[2]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lice/
[3]毛自平.如何预防小孩头虱病[J].中华养生保健,2016,(4):55.
[4]
https://mp.weixin.qq.com/s/qdgBRAOzoWx0iSjEJ0ExAA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柚子
本文审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主任医师 徐灵敏
责任编辑:CiCi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_ek@yx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