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是哪个省(西安到宝鸡多少公里)
宝鸡县,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之西尽头。南临秦岭与太白、凤县交界,北兆陇山余脉与陇县、千阳、凤翔县相接,东延渭水与岐山县毗邻,西域依山傍水与甘肃省天水、清水县相望,中部千渭交汇、工厂林立、交通发达,三面环绕宝鸡市区。县城所在地虢镇距宝鸡市22公里,距省城西安138公里(北线)。
宝鸡县古称陈仓县。早在7000多年前,人类先祖们就在此繁衍生息,依山傍水而定居。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黄帝所都”之地。夏商时,为雍州域。商末,今之县城虢镇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说虢仲)封地,史称西虢。西周为王畿域。秦宁公二年(前714)在平阳(今县城东杨家沟至阳平之间)建都达37年。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灭小虢(即西虢),设虢县。秦孝公时(前361~338),设陈仓县于陈仓城(今宝鸡市陈仓乡戴家湾第六村民组住地)。陈仓县,秦属内史,汉为右扶风,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封周绁为蒯城侯,享食于陈仓,更陈仓为蒯城县,不久又复名陈仓。三国魏,陈仓县属雍州扶风郡。东晋苻健在三交城(今本县固川乡坊塘铺)设武都郡,陈仓县,属武都郡。隋隶扶风郡,大业十年(614),治所同陈仓故城迁入留谷城(今宝鸡市西大街,建于北周天和元年〔566〕八月四日)。
唐至德二年(757)二月十五日,更陈仓县为凤翔县,十八日因传陈仓山有“石鸡啼鸣”之祥瑞,改名宝鸡县。宝鸡县,唐属关内道凤翔府;五代隶岐州凤翔府;元属凤翔府隶陕西行中书省;明属凤翔府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清属陕西省凤翔道;民国元年至十五年(1912~1926)属陕西省关中道,十六年(1927)直隶省辖, 二十九年(1940)隶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署。
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16日,成立宝鸡县人民*,址设石羊庙(今乡*所在地)。11月5日,迁址于虢镇,隶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所辖;1950年1月,属陕西省直辖;10月11日, 隶宝鸡专区;1956年10月,直隶省辖;1958年11月4日与宝鸡市合并,撤销县制。1961年9月10日复设宝鸡县,隶宝鸡专区辖;1969年10月1日,专区改名地区,属宝鸡地区。1971年12月8日,宝鸡地区撤销后属宝鸡市辖。1979年3月1日, 宝鸡地区复设后属宝鸡地区辖。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区撤销,隶宝鸡市至今。1989年末,全县共辖1个山区建设委员会,7个镇,29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67个居民委员会,519个居民小组,491个村委会,2929个村民小组;14个民族,总人口670432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9.8%。
本县地处我国大陆槽——秦岭北麓、陇山支脉、黄土高原和渭河地堑交吻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部低凹,向东敞开。渭河自西向东穿中而过,全境呈西高东低的不规则箕状盆地。东西最长处119.49公里,南北最宽处67.78公里,总面积3081.48平方公里,有起伏的群峰,坦荡的平原,低凹的河谷和千沟万壑的丘陵。可谓是“秦陇两相对,群峰垂谷悬,若观大地貌,二八分川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8′24"~107°34′58",北纬34°7′ 36"~34°44′38"。属中纬度大陆季风区域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全年季风环流, 四季分明, 日照适中, 气候宜人,适宜生物生存繁衍。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水量充足; 森林覆盖率高, 林特产品丰盛; 矿物储藏量大,品位良好;野生动植物种类多, 分布面广; 天设地造的生态环境和缓慢的地壳变迁所构成的相对高差,形成了众多、迥异的小气候和不同的生物区变,也常常出现区域与季节性的自然灾害。
数千年来, 全县劳动人民在这块坂土上赖以生息,从而养成了具有原始形态的低水平经济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摆脱不了小农观念, 或自耕而食、自织而衣, 或乞衣讨食,在漫长的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直至*成立。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奉命长途奔袭, 出兵西府大地, 经两次激烈战斗, 于1949年7月14日解放了宝鸡。新中国成立后, 素有建设激情和淳朴民风的劳动人民, 在*宝鸡县委、宝鸡县人民*领导下,以饱满的革命热情,重建家园, 恢复发展生产,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演奏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迅速荡涤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遗留下的污泥浊水。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建设*、发展经济, 全县各级党组织, 带领全县人民, 紧跟时代步伐,开展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 、“ 五反” 和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又逐步走向了合作化道路,实现了对工业、农业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使各行各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遗憾的是: 在*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超越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左” 倾失误。全县性的“ *”,人民公社搞“一大二公”,脱离实际的大炼钢铁, 大办“公共食堂”等,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侵袭,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六十年代,又过分强调政治挂帅,搞平均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 开展“ 四清” 运动,进而形成了“ *” 动乱长达十年之久, 使全县的*建设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严重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化雨,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从此, 县委、县*不失时机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引导全县人民走改革开放之路,治穷致富, 发展经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再次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 改变了单一经营的农业模式, 农民获得了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农村经济一派繁荣景象;工商企业推行承包经营,引进竞争机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以发展商品经济为起点,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促进了县域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工业:1985年, 全县工业企业数发展到1531个, 其中全民所有制35个( *部属10个、省属3个、市属7个, 县属15个) ; 集体所有制958个( 县属14个、乡镇属118个、村办678个、合资经营148个) ;个体所有制538个。工业总产值56995.8万元(1980年不变价, 未含*部、省、市属企业),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81287万元。乡镇企业:1986年, 总收入达32878万元, 名列全省第3位;1987年, 全县有乡镇企业13226个( 属乡镇办225个、村办1123个、户联办385个、个体办11472个、乡与村联办21个) 、从业人员达100388人, 占农村总劳力38% ;1990年, 企业数发展到14218个, 总收入达到60019万元, 纯利润达到5123万元。基本形成了国营工业为主体, 县、乡、村、户企业同步发展, 横向联合, 生产门类比较全, 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有销路,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新格局,出现了一批与外商合办的企业。农业:1990年粮食总产5.61亿斤,全县平均亩产422斤,与1949年总产2.15亿斤、亩产169斤相比翻了一番多,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乡村行商如梭,城镇坐贾盈市。公路交通、电业、邮电、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空前发展。城镇、厂区和农村住宅结构大为改观。银行存款逐年上升,1990年全县人均储蓄548元。文化、艺术、旅游、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福利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宝鸡县有史以来名宦雅士、骚人墨客,迭出不穷。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原在商朝做官,因纣王昏庸无道,弃官隐居本县磻溪钓鱼台,以垂钓渡日,被周文王纳贤,封为太师,后协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功勋卓著,是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齐国始祖。徐敖,本县虢镇人,精通古文《尚书》和《毛诗》。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他依靠记忆为后代传授儒家经典,对古文化流传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杨炎(字公南),天兴县石鼻寨人(今本县千河魏家崖),唐德宗时,官居宰辅,创立“两税法”,利国泽民,达800余年。宋朝至清代,全县有进士26名,文举158名,武举52名。历史人物辈出,当代人才济济,王建若于国学造诣颇深,民国年间曾任科技界领导职务,代表国家出席过国际原子能会议;地下*员肖江洪、刘维华、焦世雄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本县建立中*组织,发展游击队,为解放西秦大地做出了很大贡献;八十年代末,本县在全国各地担任省级党、政、军领导职务的38人,高级知识分子45名,各类科技人员821名。
县境内文物古迹甚多,风景名胜迷人,为古今帝王名流、骚人墨客、国际友人驻足游览胜地。全县有出土文物1830件(种),虢季子白盘、何尊、散氐盘、秦扁钟等均属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瑰宝;首都故宫现存的10面封形石刻文字即《石鼓文》,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刻石文字(大篆)唯一真迹。境内还有石遗址37处,石墓冢16处。名胜古迹有姜子牙隐居垂钓之地——钓鱼台,为全国钓台始祖;古称五岳镇之一的西镇吴山,奇峰并峙、犬牙交错,遍山滴翠,景色迷人,清朝封建统治者均遣人岁时致祭,康熙皇帝曾赐“五峰挺秀”御匾;黄梅山,相传周穆王西巡到此,马死葬于山间,故又名马迹山。此山旧遗迹有:阅兵台、一杆旗、放马滩、圣旨沟、秦王洞、跑马岭等。遗憾的是16处古建筑均毁于“*”动乱年代。山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修建冯家山水库一座,碧波荡漾、清澈如镜,可谓是如今黄梅山山清水秀。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众多的经济潜能,在全县70多万朴实勤劳、奋发向前的人民共同努力下,合理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开发,扬长避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调整产业结构;走改革开放之路,优化经济组合;坚持服务城市、致富农村;依托小城镇、建立工业区等,宝鸡县一定会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林、牧稳步增长的经济新格局,为实现“四化”,经济繁荣,祖国昌盛,中华振兴,人类进步,做出新贡献。
文章源于《宝鸡县志》:配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