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在哪里(江苏连城在哪)

连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苏区县核心区域之一,是*和*七大元帅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及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进行伟大革命实践活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连城青年为寻找拯救民族的真理,就有黄鸣谦、吴暾、黄翼深等同*赴法勤工俭学;李云贵、罗汝正、张同古等20多名热血青年考入黄埔军校致力于国民革命;李修森、吴运启等回连城创办了《莲峰月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革命作舆论前导。连城朋口的项与年于1925年加入中国*,成为闽西最早的*员之一。1926年冬至1927年春,连城的城关、连南、姑田等地蓬勃兴起农*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冬,在厦门警官学校学习的*员俞炳荣受闽南特委委派,回到连城开展党的活动,与张瑞明等人在新泉良坑建立了连城第一个党组织——*良坑支部。1928年6月,建立*连城临时县委,由俞炳荣任书记。1929年初,闽西特委又派官近玖、官鳌到连城开展工作,由官近玖任*连城临时县委书记。同年8月召开连城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新泉正式成立*连城县委,领导连城人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9年5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次进驻连城,在新泉北村的大榕树下,*向广大连南群众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同日下午,红四军进驻庙前,*、朱德在“孔清祠”召见闽西武装*傅柏翠和曾省吾。6月中,*、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进驻新泉休整。在此期间,帮助连城成立第一个红色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创办*苏区第一所红色学校——连城工农妇女夜校,成立红四军第四纵队。7月,在红四军入闽的影响和帮助下,*员官近玖、李云贵、俞炳荣等人带领连南人民,举行了连南十三乡工农武装暴动,开展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斗争,组建了连城赤卫总队。同年10月,在傅铁人、傅天生等领导下发动了池溪暴动,建立了汀连特别区革命委员会,组建特务中队、赤卫中队。12月3日,*、朱德、陈毅又率领红四军在新泉开展政治军事整训。在整训期间,*组织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预备会,*、朱德、陈毅等深入连队和农村调查研究,起草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为古田会议顺利召开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1930年1月初,朱德率领红四军一、三、四纵队到连城城关,帮助城关地区建立工会、赤卫队、儿童团。1930年初,在庙前成立了连城县革命委员会。4月,在新泉建立了连城县苏维埃*,主席董成南。此后,至1930年底,连城南部几乎全部乡村、北部50%以上乡村都建立起苏维埃红色政权。各乡村成立了赤卫队、少先队。县在赤卫总队的基础上成立了独立四团,后于1930年4月编入红十二军,此后,各赤卫队又上升为新四团,于1932年10月编入独立九师。

1930年底,设在新泉的连城县委、县苏和长汀县南部地区合并成立汀连县,由段奋夫任主席,刘瑞生任县委书记。在连城城关成立连城县委和连城县苏,由李坚贞任县苏书记。1931年底,成立新泉县。新泉县委书记许应生,县苏主席陈特生。同时,派出省委宣传部长、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李明光同志兼任连城县委书记。到1932年春,在现连城辖区内建立了连城县(县苏成立时间1931年12月)、新泉县(县苏成立时间1932年2月)2个县苏维埃*和15个区苏维埃*,全县90%以上乡村建立了红色政权和红色武装,与*苏区连成一片。

1933年7月底,*、腾代远率领东方军在连城朋口发动了朋口战役,歼灭第十九路第七十八师区寿年一个旅又三个团,还消灭了卢新铭残部两个团,俘敌2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7000余支。这次战役对于十九路军后来发动的“福建事变”和推动全民抗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34年9月1日至3日,在*、聂荣臻的指挥下,在朋口的文坊发动了温坊战斗,歼灭*第三师一个旅和前来增援的一个团计4000余人。这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所打的一次大胜仗。9月下旬,为了阻止*军队对*苏区瑞金的进攻,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红独立二十四师在朋口、宣和一带指挥松毛岭保卫战役,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红九军团撤出战斗。不久,红九团*实行战略转移,便从这里开始长征。

1934年6月,新泉、连城两县先后沦陷,两县县委和县苏、游击队坚持游击战斗,配合红军、游击队灵活机动打击敌人。

连城90%以上乡、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支前扩红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闽西和*苏区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仅有11万人口的县份,就有点近万人参加红军游击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连南游击队在闽西铁长总支游荣长等人的领导下,坚持地下游击活动,与敌人进行了斗志斗勇的斗争。以戴炳辉同志为首的工作团在连城各地发动群众,开展秘密活动,配合解放大军闽粤赣边游击武装,不断打击*反动派,连城人民坚持斗争,红旗不倒,终于同全国人民一道赢得了新*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连城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仅11万人口的连城县,就有近3000人加入中国*,10300余人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占全县当时人口的10%以上。同时还有60%以上的群众参加地方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连城人民被评上革命烈士的有1480人,被评为“五老”人员的有912人,更多的成为了无名英雄。

据1953年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三年游击战争中,连城全县736个村庄36409户中,全县被毁灭82个村庄,绝灭5540户;被杀害1269人(仅营级以上*被害的就有30人),被抓走3799人;全县逃往外地的803户,2947人;饥饿疾病死亡23348人;被抢杀耕牛3464头;荒芜土地23481亩;全县原有房屋153158间,被烧毁6574间,*移民而倒塌的房屋15170间。连城人民为了中国革命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代价。

来源:龙岩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