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里(*是什么)
印象*
作者 | 周志峰
1、*真人*洞
*在陕南安康的汉江上游,巴山北麓,东与安康汉滨、岚皋相邻,南和重庆城口、万源相接,西为汉中镇巴,北联安康汉阴。县域南北长,东西窄,状如枫叶。
*的名字意为“紫气东来,阳光普照”,来源于一个道士的名号。道士名曰张伯端,宋神宗时浙江临海人氏,道教南派创始人,道号*真人。传说张伯端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曾历尽千难万阻遍寻修炼净地而不得,后遇道人点化云游至此,方在今*城神峰山对面汉水之滨觅得翁儿山麓的仙人洞洞天福地,遂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著述《悟真篇》等道教不朽经典。据《陕西通志》载:“县南*滩旁有三洞,乃*真人所居,称为*洞。县名本此。”
2、三山一川夹两河
假如没有2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是和汉江沾不上边的。作家陈长吟在《山默水响》里写道:“很多年前,汉江改道南移,甩下了这片狭长的谷地。”文中汉江改道南移的地方就是石泉的马岭关,狭长的谷地便是汉江故道——月河谷地。那时的汉江直接从石泉东出,经汉阴在如今月河汇入汉江的河口接纳了从*流过来的任河进入安康盆地。
这场石破天惊的造山运动,使横亘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原为米仓山系的凤凰山南侧发生断裂沉降,导致汉江南移,因汉江改道而独成一脉。在米仓山、大巴山和凤凰山之间,汉江形成一个巨大的弓背,弯过*城,流入任何谷地,鸠占鹊巢,强行占有了任河的下游地区,硬生生把原属大巴山的凤凰山系抢夺了来,据为秦岭所有。
造山运动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千里汉江在石泉的马岭关改了流向后,西南而行,在石泉喜河镇的挡山村东拐,撇下一个巨大的S弯后,东南行于汉王镇进入*县境。一进汉王镇,汉江便扭转腰身,来一个壶口朝西的U型洄水湾,折向东南,开启了75公里的*行。在洞河镇,汉江与南向投奔而来的汝河、洞河交汇后,折向东北于洞河镇的安康咀出*境,约50公里到达吉河口,重蹈旧辙,过安康,下荆楚,终达长江。
汉江自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境,任河由南向北汇入汉江。这两条河谷峰岭陡峭,峡谷深邃,将*县分割为东南部的大巴山区、西南部的米仓山区、北部的凤凰山区以及东部的蒿坪河川道,形成“一川两河三山”的地理格局。蒿坪河川道自古就是*的米粮川,盛产黑米、桑蚕、富硒茶;汉江和任河以清纯奔流的河水、峡谷险滩与奇峰峻岭的十万大山融合,形成了雄奇壮观的*山河自然风光。汉江清凉透绿,碧波如镜,两岸群山雄浑妩媚,蓝天不染纤尘,江水清澈映月,曲折迂回,环抱山城;任河谷狭滩险,山幽水碧,连山起伏奇峭,风光秀美如画。道光《*县志·地理志》就曾这样描写任河上的三十里峡,“浩浪翻天,喷响如雷”。有着“陕西第一漂”的美誉的任河生态漂流“驾舟浪遏白云间”,顺流而下,绿水激荡,银珠飞溅,小舟跌宕起伏,惊险刺激,乃难得的一场酣畅淋漓的自然之旅之完美体验。
3、清静常品*茶
“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茶”。据史料记载,中国有三条茶马古道,其中,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万山叠翠的*,是千年茶马古道上外地茶商的聚集地,也是连接川陕鄂及大西北各省的茶马古道的起始地。*在上古巴国时期产茶,西汉时期出现茶叶贸易,唐贞元末年,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开始茶马贸易,产于汉中、安康的“山南茶”成了朝廷以茶易马的首选,通过丝绸之路到达中亚等地。明初,茶马贸易达到全盛时,陕甘茶马古道主要路线为:经*、汉阴、石泉到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从古河州临夏出境。*的瓦房店为汉江支流任河与渚河的交汇之地,交通便利引来商贾云集,明清时期汇聚了17家会馆。彼时以茶易马逼得茶农“昼夜制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清朝时*茶便成为稀罕灵奇之物。如今,古道尘封,马帮消散,*茶却成了浸入*人骨髓中的本土文化。
“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茶”,贾平凹先生一语道破*茶的禅机。走进*蒿坪,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翠绿翠绿的茶山让人目不暇接,长长的茶垄如绿色的巨龙在山间盘旋,层层叠叠直至山顶。茶树发嫩芽,茶园飘馨香。茶姑人影绰约,皓腕灵动,酥手翻飞,采撷鲜绿,歌声、笑声在天际回荡,此起彼伏。此情此景美轮美奂,如诗如画。
生活在茶乡的*人视茶如宝,客人登门,待客先取好茶,要么“*毛尖”,要么“*银针”。毛尖秀美,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清澈,醇香宜人。银针如梭似毫,汤香茶靓,清香四溢。泡入杯中,芽头徐展,叶片齐齐向上,立于杯中,如簇生于枝丫之上。色、香、味俱佳,品一口,叫人忘魂。在*品茶至少要过三道水。初品味淡而小苦;再品,苦中含香,味浓而滑润,入胃生沁脾凉意;末品,茶味甘醇,丝丝缕缕,绕鼻萦肺,回味无穷矣。
4、青石板,板石青
*群山隆起,古有“岩邑”之称。据资料显示,自先秦时*人就开始用青石板盖屋顶,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青石板房是*人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家园。*人靠山住山,住山靠山。他们从山上开采青石板做瓦、以青石块做砖、用青石板铺地,建起一座座原始、生态、自然的青石板房,形成一条条青石板街巷。瓦是青石板,墙是青石墙,地是青石板地,青石板街巷特色独具。青石板瓦房不漏雨,能耐寒,会避暑,就地取材,经济而美观,层层叠叠的青石板房,鳞次栉比,淹没在青山绿水中,蔚为大观。走近了你才会发现,青石板房子的屋顶最漂亮了!一块块形状不一、大大小小的石板从屋檐向上铺起,块块叠压,层层排列,至屋脊而收。形态万千的一块块青石板在房子的屋顶上,都被用到了最为恰当的位置,构成一幅幅风情万种的山水画卷。
*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一些古朴美观的青石板民居。*出产页岩,*人管它叫石瓦。他们把大块的页岩开采回来,再用扁锤将这种岩石一层一层剥离开,就成了盖房子用的青石板。与别处的石板相比,*的石板独具个性。它像像千层油饼一般,只要用扁锤沿石角一敲,就能起下一块。一层一层的石板压结在一起,层次中间并不粘连。起下的石板不过几毫米厚,却异常结实。最大的的石板面积可达三四平方米。即使这么大的石板,如果不借助工具,你是很难把它砸碎的。刚刚开出的一块块青石板,泛着青色的光芒,拿手轻敲则会发出金属般的脆响。
在*县城的汉江边上,分布着一些几乎全用石料砌就的老房子,当地人称之为“青石板房”。从东城门向下,沿着曲曲折折的青石板路前行,巷巷道道交织错乱,道巷两边石墙斑驳,青石板房林立。遥想当年,几百座石头垒起的青石房子集中在闪着幽蓝波光的汉江边上,半面山坡都是青石板房子,依着山势,起伏重叠。黑色的石墙,青色的屋顶,黑白分明,高低错落,远远望去如一幅极具表现力度的版画。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这里的每一间石板房、每一道石墙、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城的斗转星移、岁月交替。
*青石板房是历史的见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人永恒的乡愁和成长的记忆,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和故事。
5、 小背篓,晃悠悠
四围青山、二水夹流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人的饮食、服饰和居住、器用。*低山常有三四个月缺菜,高山长达半年以上,所以*人祖祖辈辈有腌制干菜的习惯。*有俗语说“高山人的头,低山人的足”。*高山寒冷,高山人特别注意头部保暖,中老年男子习惯以白布长巾裹头,妇女则喜欢缠上黑丝帕。*低山湿热,低山人却看重下肢和脚部的保暖。任河流域多阴雨,建房多采用“板凳挑、明干檐”——阶沿宽近两米,便于雨天干活;汉江沿岸则相反。任河流域土层薄,板锄叶片长不过五六寸,汉江流域则可长达一尺。
*是“九山半水一分田”的大山区,地势起伏高低,道路崎岖不平,山高坡陡,地阔人稀,山路狭窄多险,挑担不方便,人们以“背”为主要运输方式,便于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
*背篓多用竹编。编法和筐眼疏密程度不同,背篓的类别、用途就不同:大蔑丝背篼,底部略呈方形,从腰部开始便呈圆形,而且渐渐扩展开来,很像是一只放大了若干倍的高音喇叭。这种背篼用于背谷子、麦子、苞谷、红苕、洋芋等;小蔑丝背篼,编得非常细密,没有漏眼,是先用片篾编成一个内胎,再在外面用细篾丝编织一层,顶部略向内收,可以背米、面等;大花篮背篼,是用食指宽的篾条粗枝大叶地编制成的,孔隙有鸽蛋大,而且不讲究形状。这与它所装的物品有关--它仅仅只是在坡上装牛草、猪草或苕藤。如果说花篮背篼是粗莽村妇,小花蓝背篼就是名嫒淑女了。小花篮背篼用韭菜般宽窄的青篾编成,底部到腰部是密密实实的正四方形,腰部以上便呈圆形,而且有了豌豆般大小的空花。不像篾丝背篼那样狂放地扩张,而是有节制地渐渐展开。还有专背小孩的“儿背
篓”,长筒形,腰小口大,上下都是空花,不过下面是扁形,刚好放进奶娃儿的两条腿,腰部一个台阶,正好够着奶娃儿的屁股,奶娃儿就这样坐着,头伸在背篼外,由母亲背着,上街赶场,走亲戚,或在家做家务事;“柴背篓”则用于砍柴、扯扯猪草,
它篾粗肚大,经得住摔打;摘苞谷、小谷则用“扎背篓”,它腰细,口呈喇叭形,底部成方形,高过头顶,像倒立葫芦,背得多。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木棒,作成能置物体的架子,用篾丝系着,是背原木,送肥猪的好工具。
有的为歇息时不释肩,用一“丁”字棒将篓底撑住,叫“打杵”,用来“歇肩”。此物方便适用,至今仍然盛行,故有“篓不离背,杵不离篓”的说法。背绳用布条,竹条,打包带,甚至草绳。背累了,背篼可以倒放在地上,然后坐在背篼上,或者干脆直接坐在背篼口上,整个屁股都落在了背篼里。
由于制作简单、形态多样,背篓使用起来非常灵活,适合于山区不同地形下背运不同性质的物品,大大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至今在*,背篼还是一种职业的称谓,指依靠背篼为人运送货物的人。山城里有一群特别的人流,他们以青壮年男子为主,态度和蔼着装纯朴,都有一样的“装备”——绳索和背篓。背篓哥们满城走,他们面带微笑在大街上逛悠,悠然自在地停停走走,看到谁的行李搬不动,他们就会主动上前搭把手。不管你的行李有多重,他们背着都会行走自如,他们也从不会把别人的东西背丢。这群底层的人流用背篓背负生活,用背篼兴家养口,有的把儿女背进了大学校门,还有把自己背进了城里的高楼,他们的辛劳和汗水也能足足装满一背兜,哪里有人需要他们就会在哪里露头……
6、斗大一个城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城记》中引用了“上完三百六十阶,才见斗大一个城”的诗句,所以*便有了“斗城”之说。旧时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斗城上面两匹梁,石板盖住泥巴墙,日出而耕到天黑,一觉睡到大天光,冬来一堆木碳火,春来院坝晒太阳,浆粑汤里泡洋芋,吃了还差半年粮”。这描述的是当年*人贫穷、自得、闭塞、落后的生活现状。
“岩邑临川近,孤城压汉江。”这一句诗写尽了*城的山水形胜。*城依山而筑,明正德七年置县(公元1512年)。西北而来的汉江与西南而来的任河在这里交汇东拐,北岸的神峰山上从山脚到山腰就高低错落着一座山城。*城襟楚带蜀,挹汉通湘,自古为安康锁钥,川陕咽喉。峰有千盘险,路无百步平。一座城池,固守山嘴,幽路蛇行雪浪樯帆竞渡;巴山环拱,秦岭回翔,城无半里白云青嶂争奇。
城雄踞山腰,上有郁郁葱葱密林为屏,山尖高可插天。天气晴好时,一朵棉花云来了,停在上面窥望一会儿,走了,另一朵棉花云又来。石崖壁起,下建高低参差楼房。一条行道,在林立的高楼大厦间左冲右突,蜿蜒盘旋而上,边上又分叉,或青石板路,或水泥台阶,或一条沥青便道,把盘旋往复的行道串了起来,形成诸多背街小巷。一些地下停车场就坐落在这样的小巷里,如果你想在主道觅得一席驻车之地,开着车转上一天也难寻一席之地。
登上对面的文笔山瞭望,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汉江静静地依偎在神峰山的脚下,似一条碧蓝的绸缎轻轻地飘动。远山含黛,近水如烟,*城尽收眼底,仿佛一副巨大的山水画从山腰挂下来,铺排到江边。
从铜鼓湾起始的紫府路一头连着火车站,一头连着县*,是县城的主街道。街道两边,高楼大厦栉比,商场店铺林立。紫府路呈“U”形,在它的底部,坐落着*广场。广场占地40余亩,地面一律用长两尺、宽一尺的石条铺就。周边房舍一律青石板覆顶,黝黑油润,雍容典雅。一百多米的观景平台,简洁、明快、开放、大气,堪称*的城市会客厅。观江台上远眺,汉江、任河之水回波,近在咫尺;江河三桥长虹卧波,雄伟壮丽。抬头蓝天白云,俯首碧水汇流。汉江澄澈,流淌着悠悠岁月,也流淌着盈盈绿梦。汉江画廊分外妖娆!斗城*的这一大手笔,颠覆了多少人的*印象。
*富硒美食街就坐落在广场西北角,是*县本地特色小吃的集结地。什么*小炒,羊肉饼牛肉面,麻辣烫锅巴饭,什么家常熬菜,秘制鱼歪串串,蒸盆子炒海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美食街犹如一条五彩斑斓的彩河,跳跃的霓虹灯把街上装点的流光溢彩,蒸腾的雾气把美食街朦胧地宛若仙境。街上摆满了桌桌凳凳,满满当当坐满了人,还有人群川流不息挤进来。劲爆的音乐,喧嚣的吆喝,油炸烧烹的爆裂声,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一浪高过一浪,充斥着耳鼓。食客如坐流水席,你方唱罢我登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一幢幢楼房建在半山腰上,它们是新*的脸面。东城门楼和校场坝民俗小区的石板房则是老*永不褪色的胎记。这些淹没在高楼大厦中的老屋,石板倾斜着彼此压茬,幽幽地放着油光,压着太多太多的荣辱沉浮,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物是人非。随意走进一条青石小巷,巷巷相连,如河汊纵横。一块块青石板*凹陷,泛着幽蓝的光,踩在上面,足音跫跫,敲打着岁月的回声,不知道承载了多少粘滞、轻盈、快乐、忧伤的脚步,总是不经意间打捞起光阴的碎片。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END—
【专栏作家】周志峰,在报刊及网络发表有散文诗歌作品等,陕西省作协会员,现居陕西洋县。
摘选自:读书村,版权属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