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是多大码,240是多大码的鞋

导读:《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健身门店总数达4.43万家,国内参与健身的人数由2019年的6812万人增长至7029万人,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 (视觉中国/图)长期节食减肥后,当暴食的闸门打开,馨月最爱吃的一种

240是多大码,240是多大码的鞋240是多大码,240是多大码的鞋

《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健身门店总数达4.43万家,国内参与健身的人数由2019年的6812万人增长至7029万人,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 (视觉中国/图)

长期节食减肥后,当暴食的闸门打开,馨月最爱吃的一种食物是,坚果。

小小的坚果,油脂含量高,最容易让许久不吃油的人满足。馨月形容那是一种脑神经系统的刺激感——只要嘴巴一装上,就会产生兴奋感。有一次,她吃了几百颗坚果。

24岁的馨月是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初三时,她的体重达到240斤。高中时,馨月依靠节食和减肥药瘦到140斤,也试过无数市面上流行的减肥方法——哥本哈根减肥法、21天断食、中草药包减肥等,成功瘦到130斤,也经历了反弹。到了大学,她沉迷健身房,在40度高温下,每天至少待两小时,疯狂“举铁”“有氧”。

但馨月发现自己渐渐走入另一个极端——她功利地追求健身的效果,并不享受运动的快乐。她无时无刻不处在他者的凝视中,却未曾获得对身体的掌控。这种对身体的压迫,在2017年10月招来反弹。馨月陷入暴食和催吐的深渊。

在《凡身之造:中国女性健身叙事》中,馨月描述了活在身材焦虑里的肥胖者心境。“曾经我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焦虑,因饮食感到罪恶,不惜对身体发起一场场战争——节食、过度运动、催吐……经历了瘦身与复胖的反复折磨后,只剩下筋疲力尽和深深的自我厌弃。”

《凡身之造》集结了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欢和学生深入访谈的12位中国健身女性的故事。她们有经历了“暴食-催吐”的肥胖者、离异的中年职业女性、进城的“打工妹”、备孕二孩的高龄女性等。

在筹备此书的三年里,有关“白瘦幼”“马甲线”、身材焦虑等议题在社会舆论中日益受到关注。

“这里的身体并不是单纯的物质身体,而是物质、社会和精神混合的统一体。”熊欢写道。

在最近的一期播客节目中,熊欢对女性身材焦虑背后的社会文化结构进行分析。她认为东亚社会推崇白瘦幼,是因为“男性最喜欢白幼瘦的审美”。在批评女性的容貌焦虑时,更为重要的是厘清“谁在建构这种性别文化和性别秩序”。

“审美是一种社会建构,人从物种来说都是多元的,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对于肥胖来说,它的因素是很多的,有时候太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了。因为除了自身基因,肥胖还跟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有关,科技的介入,还有消费的诱惑。所以肥胖一定是一个公共事务。”熊欢认为从审美角度来说,“它有它自己的美。”对于属于病态的肥胖,熊欢提到英国的一项政策——商店不能在门口放糖果,从公共政策层面解决肥胖问题。

《凡身之造》的12个口述故事,大多是由课题组成员完成的田野调研。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陈海飞既是一位研究者,也是一位健身教练。2015年底,她开始在一家健身工作室做教练,会员以女大学生为主,她得以近距离接触这个年龄段的健身女性。

在陈海飞看来,除了从技术层面为女性的身体赋能,更重要的是从社会文化结构层面赋能女性。“你能够看清楚消费文化如何迫使一个人投入运动,可能超出自己所需要的,或者已经过度焦虑了。”

陈海飞从小喜欢运动,在别人眼里,她很自律。“你是一个体育从业者,身材是你的明信片,虽说不能像模特一样,但是要看起来有训练痕迹,这是你的专业素养。但反过来,这也是身材焦虑,因为你要保持。我是挺害怕肌肉掉了,或者运动能力下降了,变得很衰弱,跑不起来,跳不起来。这也是自我规训,对自我的要求。”

以下是陈海飞的讲述:

“过于功利或者过度运动,负面效应更大”

我曾经短暂指导过一个会员,她那时还在读研究生,可能是失恋了,整个人很焦虑,一天要跑2个小时,10公里以上,才会觉得今天做了一点事情。她那会早上跑步,晚上去健身房做力量训练,一周大概跟我做三到四次健身。这种运动量,哪怕是运动员都已经很可怕了。

除了高强度运动,她在饮食方面也非常克制。为了更好地控制饮食,还请了专业的营养师,她会用APP计算热量,把日常食物的卡路里精确到个位数。一段时间后,她已经不需要借助机器来测量食物热量了。食物已经不是食物了,全是一串串的热量数字,比如一根玉米多少卡路里,一块肉能不能吃,已经自动化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她站在一家肯德基餐厅门口,微信里带着哭腔问我:“我能不能吃一个甜筒?就吃一个。”后来,我知道她陷入暴食症带来的恶性循环。节食到了临界点就会暴食,但这并不能解决焦虑,反而陷入自责和愧疚的情绪之中。那天晚上,她给我打电话,哭得很崩溃,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我特别心疼她,很想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减轻她的痛苦。作为健身教练,我可以在课上鼓励她,倾听她的烦恼,但这些在巨大的情绪漩涡前,过于渺小了。

另一个女孩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四川雅安来的女孩,中专毕业,小职员。在大众认知里,健身是白领或者中产的专属,她的经历也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刚认识她的时候,我不知道她有抑郁症,但经常听她说失眠、幻听。那会儿,她身材是比较胖的。她收入有限,请不起私人教练,后来去了一个比较便宜的健身房,99块钱一个月的自助健身房,里面开了团体课,也可以自己练,不过器械比较简单,只能满足基本的锻炼需求。她坚持去了两三个月吧,当时确实是瘦了很多。不过,因为体重基数比较大,加上团体课教练指导有限,练了一段时候,膝盖半月板受伤了。减肥计划只能搁置了。

在备受情绪困扰的时候,她说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所有平时打入不健康食物清单——鸭脖子、炸串或者奶茶——她都想吃。可是吃完,她觉得像犯了错一样。为了约束自己,她还加了减肥群,很多人会在上面讲健身经验,运动打卡,分享饮食情况。

有时,她能从中汲取力量,像打了鸡血一样去积极生活。情绪低落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人都在努力变好,她会觉得在这个群体里,我怎么又吃了,觉得自己没用,反而加重了罪恶感。这统统都变成了心理负担。所以,运动不是时时刻刻带给人正向的情绪,你过于功利或者过度运动,或者运动成瘾,对人的负面效应是更大的。

在当下,自律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道德绑架。当我们看到比较胖的女孩、男孩,首先会觉得这人怎么如此不自律,懒、失败等词自然而然地跟这个人联系在一起。

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会让我们忽略了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像这位女孩,她除了努力工作,也在考成人学历教育,希望能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她渴望融入这个城市,通过健身去改变自己形象,加入一些健身社群,试图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她在积极地改变现状,每个人发展的资源是受到社会结构限制的。我们在批判个体不努力做身材管理之前,可以先理解他们的处境。

240是多大码,240是多大码的鞋

男性与女性共用的健身房器械区常被视为男性的专属领地。 (视觉中国/图)

“健身房里的权力关系”

我现在也在商业健身房健身,有时能感受到男教练和女教练之间比较微妙的区别。大家会觉得女教练技术能力不太行,没那么权威,不像男教练那么有话语权。很多男教练会很威严地说,你应该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女教练更多是商量的感觉,“要不然我们这样做”“要不再做多一点”,可能显得没那么有说服力,没那么有power。

这种对男女教练的要求,和社会上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是一样的,男性的成功更多是基于财富、智商、地位、名声,女性则是外貌和性格,这是一种普遍的刻板印象。男教练疏于身材管理,大家会觉得他工作那么忙,带那么多会员,但不妨碍他是一个很有经验或者能够指导会员变瘦变美的人。对于女教练,大家就会觉得,你这么胖还带得好我吗?对男性、女性身材容忍的程度就反映在这里。

健身有不同流派,有练健美的,有练举重的,还有一些人是练运动能力的。我身边不同的流派会相互比较,比如有人会觉得,你练那么大块头是死肌肉,你整天举那么重,身材都没有型了。对男性身材的凝视更多是来自男性,像是那些运动“小白”,或者很瘦的男性,他们根本不敢去力量区,只敢做一些固定器械,或是在跑步机上跑步。

女性对女性的凝视也很明显。我访谈过很多会员,其实女性在健身房里,更多会看女性怎么练,而不关注男性怎么练。我有一个访谈会员,她比较胆小,经常是早上健身房没什么人时练,她天天盯着一个穿着暴汗服的女生看,看对方怎么练,有没有瘦。一是学习模仿,二是评判她的身材变化,有种暗暗较劲的感觉。

有一个女会员练得比较浮夸,穿得比较暴露,很自信地练。如果有女生在健身房很自信地练,会同时引起男性和女性不愉快。女性会觉得,你这样不太女性。男性会觉得,你挑战了我的权威,占领了我的领地。很多人评判她,或者对她进行外貌上的贬损。

很多人对于女性的要求,就是乖乖巧巧、安安静静的,默默用跑步机或者做腹部训练,不要大喊大叫。如果在健身房你不顾别人的目光,很大方地做动作,像男人一样,会被认为你打破了女性气质,不按照女性规范去做。因为力量区大部分是男性的领地,女性会员除非练得比较好、要不就是有教练带着才会进去。

如果有一个女性很自信地走进去,举铁,蹲起、举起的时候叫得很大声,打破了这种层级,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就成了打破规则的人,暗地里有一种权力关系。

我抛开研究者的身份单独去练,因为我是健身教练,受过专业训练,技术层面我会比较自如。我对健身房里的权力关系、这种暗流涌动的东西比较熟悉,有时我就想去搅动它。我不做研究的话,就很大方地一头扎进一堆男生的器械区去练,我的目光能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我,他们连呼吸都变得非常平静。这种凝视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女性闯进去了,就像一只鹦鹉闯进了这个空间。

“本质上对于身材的要求没有变”

很多人说健身房是一个性别文化规训的空间,其实没有人规定这块领域是属于男性或者是属于女性的、谁该来谁不该来,但就是有一个无形的栅栏在这里,当你在力量区,有男性过来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占领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地方,会选择退出,或者改变自己的训练计划。

这种性别规训的场所是如何形成的,我自己通过观察研究,认为有三层(原因)。

第一层是物理空间,你看健身房的格局,除了教室和操房是有墙的,有氧区和力量区都是开放空间,在这个空间内,教练、销售、男性会员、女性会员,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你训练,只要你在这个场域内,你做什么都会有人看着。

我的一个访谈者说,她在一个健身房练拳击,格斗台就在健身房*,她在上面打拳,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她,她很明显能感觉到别人的目光,觉得很不舒服。

再就是文化空间,你看健身房的很多海报、标语,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一种理想身材,还有自律的汗水文化——你要怎样才会成功,怎么才不会辜负你;谁都可以对你说谎,唯有汗水不会对你说谎等等。这是一种看得到的文化。还有刚才说的无形的性别区隔,有氧区、操房,女性会员在那里挥汗如雨,力量区就是男性在嘶叫呐喊地举铁。这种对于男性、女性身材的理想,迫使他们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健身选择。我们看到健身房海报,男性都很强壮,女性都是腰很细,你很少会看到男性跳舞、做瑜伽。

最后一层就是自我监督和规训。我们看那些时刻在照镜子的人,举完一组马上看一下镜子,有没有练好看一点,它变成了一种内在要求,在这个文化空间,或者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已经变成内在要求驱动自己。

健身房是身体消费产业下的一部分,身体消费有整容、美容、对身体的养护,健身只是消费文化的延伸,让身体变得更加适合消费,你要练成什么样,能够穿上什么样的衣服,符合潮流工业的审美趋向,这背后有更大的文化推动、宣传什么样的身材是理想身材。还有媒介宣传、广告,娱乐明星的示范效应,我们看到好多明星在微博上打卡。明星有放大焦虑的效应。

现在看到BM风很流行,也有很多国际大牌拍大码女装海报。这对于审美的多元化当然是好的。但是从消费文化上讲,我觉得它们本质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作为一种风潮就是要制造消费。

BM风对女性身材的要求不用说了,但我们看大码模特并不是胖的,她穿起来还是很瘦的,如果你很胖穿大码也不是很fashion,本质上对于身材的要求没有变。

240是多大码,240是多大码的鞋

一位85后健身女孩。 (视觉中国/图)

“你能够明确拥有、改造的就是你的身体”

我有一个女性会员,她的身材是非常符合国外审美的,但在中国就是壮的、胖的,这是审美的差异。这种中西方差异背后,对于女性身材的束缚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文化差异,西方就是推崇有胸有屁股的性感女人,中国更喜欢瘦长的,还是基于女性的身材去评判女性的价值。

这个会员后来到了国外,因为她的身材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她从一种对自己束缚更紧的文化跳到另外一种文化,对她来说轻松了一些。

我的会员来健身时,有一些人一上来会问我,教练我一个月能瘦多少斤。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从生理来讲,比如肌肉含量的差异。从文化和社会因素讲,金钱、精力也有区别。很多受访者通过经年累月的训练,能够慢慢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独特性,能够区分理想身材是具有幻象性的,最终回归到自己,自我才是第一位的。

慢慢地,他们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是一种认知的改变,由关注外在赋予的价值、符号、意义,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对自我的关注。虽然不可能完全不受社会文化的束缚,但是一种调和,或是一种积极的妥协。我的很多访谈会员都有这样的经验,通过坚持锻炼,慢慢地回归自我,理顺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关系。

身体现象学强调身体有主动性,以前觉得人只有精神,通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世界,但是具身性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感知和认识,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联,运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具身经验,你完全是通过你的身体活动,运动产生了酸痛,痛和快乐都是可以感觉到的。

我前面提到那个想吃甜筒的女孩,后来她慢慢走出来了。我认为她坚持健身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运动的过程中,她摸索清楚了自己的身体特性:我的身体结构是这样,我的大腿是比别人粗的,腰是有肉的。屁股天生有优势,稍微练一下就很有感觉。她慢慢向内探索自己的身体,向外不断实践。

运动更像是改变生活方式的一个切口。它就像一个锚,把生活固定住。当你觉得生活快要脱轨了,肥胖问题影响健康,精力下降,有健康的焦虑;但当你运动后身体变好,精力旺盛了,感觉轻松了,你会选择坚持下去,不会像刚开始那么急迫或者有很多想象,会变得更加务实,根据你自己的生活安排运动。

为什么健身会让你感觉到能够掌控人生,有一个社会因素,现在是高度现代性下的风险社会。你能掌控的只剩自己的身体了,你能够明确拥有、改造的就是你的身体。比如今天的工作做不完,影响的不仅是你,还涉及劳动分工;但健身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唯有身体是我们可以自己定位的场所。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馨月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付子洋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240是多大码,240是多大码的鞋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240是多大码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