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什么在叙利亚(叙利亚*军)

采访、整理:刀剑笑

中叙“同意在所有领域进行合作”。

这是一家俄媒有关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7日访问叙利亚的报道标题。大马士革是王毅此访首站,之后他还陆续到访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等另外两个中东国家。

较之其他外媒,俄媒更多突出了中叙表态加强合作的消息,并试图分析两国“在所有领域合作”将如何展开。

那么,为什么俄媒对此尤为关切?

王毅出访中东的频度也备受。

3月底,中国外长7天内到访沙特、伊朗等中东6国,创下中国外长一次访问最多中东国家的纪录。不到4个月后,王毅就再次展开中东三国之行。

有分析说,这种密集外访在中国外交实践中颇不寻常。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正寻求更多参与中东事务?西方媒体声称中国“有意填补美国撤离中东留下的真空”,果真如此吗?国内有人担心中国陷入中东泥潭,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围绕这些问题,补壹刀采访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

01补壹刀:王毅外长17日到访叙利亚,当天正好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宣誓就职,开启第四个任期。有外媒注意到这个“巧合”,称这可能代表中国对巴沙尔政权合法性的肯定。您怎么看这种“巧合”?

丁隆:这种联想大可不必。因为中国对叙利亚合法*的支持是一贯的,根本不需要特意选择某个日子去做这种“宣示”。

有些外媒特别中国对巴沙尔*的支持,那它们同时也该注意到,巴沙尔*实质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甚至沙特、阿联酋等过去反对巴沙尔政权的国家现在也都表示认可。

而且根本上讲,巴沙尔政权的合法性是叙利亚人民赋予的,与任何外部力量无关。在今年5月的总统选举中,巴沙尔以95.1%的得票率赢得连任。这才是巴沙尔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和支撑。

当前叙利亚*的合法性也是由客观局势决定的。

已经持续10多年的叙利亚内战目前仍未完全结束,国内局势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叙利亚北部还有反对派在活动,*没有完全控制局势。特别是在伊德利卜省,不仅有反*军还有土耳其军队。

虽然距离完全控制局势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总体上叙利亚*恢复秩序的大局已定。这是国内反对派和*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在叙利亚*控制区内,安全形势已经基本回复,重建工作也已提上日程。

02补壹刀:新华社说,王毅外长同叙外长梅克达德举行会谈并“出席有关双边合作文件签署仪式”。另有俄媒报道,中叙同意在所有领域进行合作。这个“在所有领域合作”,很容易让人想到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那么,中叙合作会以哪些方式展开?这个过程可能面临哪些障碍?

丁隆:中叙合作跟中伊合作情况显然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中伊达成25年全面合作协议,前期经过了漫长的谈判和筹备过程,磨合时间至少得有5年。但中叙显然没有这样的准备期。过去10年来叙利亚一直处在战乱状态,现在也还没有彻底走出战局,还没有一个完全正常的和平安全环境。

基于客观现实,双方表态加强合作还主要是一种态度展现。具体在哪些领域以及以何种方式合作,肯定还需细化。

至于中国对叙合作的挑战,比如突出的一是前面提到的叙利亚国内战乱。毕竟,目前叙利亚仍有大约30%以上领土没有摆脱内战。

二是美国制裁。美国去年6月通过“凯撒法案”,即所谓“叙利亚平民保护法”,借此制裁与叙利亚*发生联系的组织或个人,尤其是针对一些实体实施金融制裁。这也会对中国对叙合作带来巨大挑战。当然,这些挑战并非不能克服,双方可以通过本币互换等方式绕开美方无理单边制裁。

03补壹刀:有西方媒体说中叙加强合作会稀释俄在叙利亚的影响,俄舆论中也有这样的关切。您怎么看这种所谓“地缘影响竞争”的关切?

丁隆:首先需要申明一点,就是中叙合作是双边的,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中国与叙利亚合作不是为了与任何其他国家争利益或抢地盘。长期以来,俄罗斯为叙利亚合法*的生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军事支持,甚至可以说是在危难之中拯救了叙利亚*。毫无疑问,叙利亚会以某种形式回馈俄罗斯的帮助。

就此而言,俄媒担心中叙加强合作会否影响俄罗斯利益,是多余的。

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支持叙利亚巴沙尔*并反对美国干预叙内政的立场一致。在对叙合作方面,中俄各有优势领域,中国绝不是在叙利亚局势稳定之后去摘桃子,抢果实。

比如大规模基础设施重建是叙利亚国内重建中最迫切的需求,但在建筑、公路以及通信等领域,俄罗斯显然不如中国能够提供的帮助更多。事实上,在基建领域,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像中国这样给叙利亚带来帮助,这也是叙利亚*做出对华合作积极表态的原因。

说到底,叙利亚困局的症结在于工业化不足,由此导致经济乏力、失业和诸多民生问题,进而出现战乱等极端表现。而要想在重建中加速推进工业化建设,中国是最能提供有力帮助的国家之一。

这些都是客观现实。根本上说,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一致,对叙合作领域互补,不存在所谓地缘政治影响竞争问题。

04补壹刀:这是王毅外长继3月份后再访中东,为何如此密集访问中东?西方媒体说中国有意填补美国离开中东后的真空;国内也有人担心,过多参与中东事务会有陷入泥潭的风险。您怎么看这些说法?

丁隆:我们确实有更多参与中东事务的需要。

首先,中东之于中国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上升。

一是因为中东仍是中国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区。中国进口原油的大约40%甚至差不多一半来自那里,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二是中东也是中国工业品和高科技产品的主要海外市场。阿联酋、沙特、埃及等都已签署华为5G建设协议,另外卫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等,中东国家也都是主要目标市场和服务对象。

三是中东国家整体上欢迎“一带一路”,几乎所有地区国家都签属了相关合作文件。大多数中东国家也都加入了亚投行,阿曼、埃及等国已经收到亚投行发放的项目贷款。

除此之外,中国越来越多参与中东事务也是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东是世界上安全赤字最严重的地区,不仅武装冲突不断,还有*等其他诸多安全威胁。想要捋顺全球治理,不妥善解决中东地区存在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就根本不可能。中东持续动荡,世界很难真正太平。

05补壹刀:那我们参与中东事务的方式与美国会有何不同?我们的利益又将如何得到保障?

丁隆:美国介入中东主要是以军事手段,构建盟友体系,招募拉拢代理人,对借此树立的对手或敌人进行经济制裁外加武装干涉,以此实现政权更迭等目的。

而事实证明,这些做法只是加剧了中东社会动荡、经济困境以及民生困难等。

而中国呢,我们对中东问题的判断是该地区的动荡和混乱根本上源于发展不足,因而也只能靠发展来解决。这样的认知和理念,决定了中国参与中东治理跟美国有着本质不同。

我们参与中东事务不是如西方媒体意向的那样,所谓要填补谁留下的空白。我们不是去中东搞*范围,不搞拉一派打一排那套操作。

根子上讲,中国参与中东的方式就是以发展促和平。所谓中国陷入中东泥潭的担忧,实质是伪命题。

当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仍很突出,安全赤字和政治动荡都很突出。这就要求中方在与中东国家开展合作时,特别是中资企业进入中东时,要有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规避意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