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粟裕为什么只是大将)

1955年,解放军全军实行军衔制度,对仍在军队中工作的军事*评定军衔。

酝酿许久,*依旧开了两次会议专门商定元帅人选。

早在*表示自己不要被评定大元帅之后,本来完全有资格被评定为元帅的*、*以及*等,都表示也不要了。

于是伟人干脆提出,凡是已经不在军队岗位上工作的,都不宜再评定军衔。

所以在*商讨元帅人选的会议上,*当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认为按照*定下的标准,陈毅也属于是已经离开军队体系的*,不宜再给他颁授军衔。

*(左一)

*的质疑并非毫无根据,陈毅当时已经被任命为副总理,分管科学和文化等工作,未来还要辅助周总理开展外交工作,确实不再分管军队工作。

按照*和*几位领导的默契表态,陈毅和他们一样,都应该不评军衔。

如果陈毅因为离开军队了而不能获评元帅,那么在十大元帅当中,长征后依旧留在南方打游击的红军、由此发展而来的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就没有了代表。

不是陈毅,那换上谁呢?稍稍一动脑筋,就不难想到,*是在推荐陈毅之后呼声最高的一个人——粟裕。

粟裕没有离开军队,眼下还是人民军队的总参谋长,他也是当年被留下没有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更是新四军和华野的杰出代表,如果陈毅没选上,那就再没有人比粟裕更合适了!

*力对陈毅评定元帅提出异议,从而力荐粟裕取而代之。

粟裕的战功够不够元帅资格?我想这基本上是毫无疑问的,*委婉地推荐粟裕,既是遵从公正标准为粟裕争取机会,也体现了他这个老领导对麾下猛将粟裕的情谊。

其实在红军时期,粟裕和*互不认识,可能互相听过名字,但是素未谋面。

这个时候的粟裕,在井冈山和*苏区建立以后,职务从连队指导员一直到营长;支队长和师长,长征前夕已经是红十军团参谋长了。

*则不同,他是长期活动在白区的*,干的都是地下党的秘密工作,直到1932年才抵达*苏区,被补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虽然到了一个地方,但是*处在苏区领导层,而粟裕却常常在外带兵打仗,两人依旧鲜有交集。

到了1940年10月,陈毅和粟裕率部打赢了黄桥之战后,北上的他们与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部汇合,顺利打通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

11月7日,*和黄克诚一起来到苏北的海安,在这里,*和粟裕才算第一次真正认识。

*给粟裕的印象颇深,这是一个面容清瘦的*首长,如果不开口讲话,看上去严肃而冷峻。相比之下,*对粟裕的印象就不那么深刻了,只记得身材瘦小的粟裕不爱说话,一说话就很腼腆。

粟裕

很快陈毅和粟裕麾下的新四军一部,与*黄克诚的八路军一部联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实行统一指挥。陈毅出任代总指挥(总指挥叶挺暂未到任),*为政治委员,由此粟裕正式成为*麾下的战将。

对于黄桥大捷,*更多地听到的还是陈毅的名字。黄桥之战中,陈毅在后方掌控全局,而粟裕在前线实际指挥作战,战斗中不拘泥于常法,善用奇兵,兵行险招,显示出了粟裕高度成熟的指挥才能。

不过初次来到华中战场的*,还是更倚重陈毅,对于粟裕的了解并不多。但很快,曹甸战役和盐城保卫战的爆发,让*不由得开始对粟裕刮目相待,再也不仅仅只把他当做陈毅的副手来看待了。

两军汇合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谋划部署曹甸战役,意图一劳永逸解决了国军韩德勤和苏北地区的问题。

这个韩德勤,与我军搞摩擦是一流的高手。我军在华中要站稳脚跟,就要让韩德勤断了搞摩擦的念头,专心抗日。

不过*的这个战役构想,让粟裕非常担心,他反对这样一个过于激进的计划,认为此事发动这样的战役,时机并不成熟。

粟裕认为:“立即消灭韩德勤,固然大为便利,但无疑会给蒋介石留下口实,招致*的大举反共,这会让我方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从粟裕给出的反对意见中,就不难看出来,粟裕考虑问题也是有很高的格局的,他也是站在战略高度出发,全盘考虑军事行动的影响,而非仅仅从军事层面去考虑。

作为一个马后炮,我们现在来评价粟裕的意见,无疑是思虑周全的好意见。

然而,*最终还是发动了曹甸战役,我军最后在战役中失利,受了不小损失。战后*开始复盘反思,这个在战前提出反对意见的粟裕,让*分外重视起来。

后来的“皖南事变”是国共双方在抗战期间矛盾摩擦的顶峰。

新四军军长叶挺和项英等人率部北上,9000多人的队伍,在茂林地区陷入伏击,在国军重兵围攻下,突围者寥寥无几。

惨剧发生以后,*含泪重建新四军军部,代理军长一职由陈毅出任,身为华中局书记的*,兼任新四军部队的政治委员,粟裕成为新建的新四军第一师师长。

1941年,七月中旬,短短半个多月,粟裕指挥苏中军区主力部队,对日军和伪军发动猛攻,针对日伪军主力企图围歼我华中局机关,直扑新四军指挥中枢的阴谋,粟裕攻其必救,围魏救赵。

迫使日军为了救援南浦旅团,不得不调转方向南下泰州。粟裕在成功粉碎敌人阴谋的同时,还围点打援消灭了许多日伪军。

*和粟裕的共事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几次战斗下来,对粟裕的军事指挥造诣更加肯定。

1942年初,延安就发来电报要*返回*任职,动身前最后一次重要会议上,*特别点名表扬了粟裕及其麾下的第一师,高度赞扬这支部队的战斗作风。

“我第一师,几年来做了最苦的工作,取得了最大的成绩,还在抗战中建立了新四军最大的功劳,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一连说出5个“最”,足可见*对粟裕带兵的满意。

*

针对当时新四军第六师,遭受日伪军围剿后损失惨重,难以在当地立足的窘境,*还上报*,请求批准让第一师和第六师的师部领导机关合并,让粟裕同时指挥。

很快*也批复同意了,由此粟裕成为了新四军中唯一一个能够同时指挥两个师的师长,这样的特殊待遇,在我军军史上也是相当少见的。

这年年底,*一路辗转,越过重重*,跋涉了大约九个多月,总算艰难抵达延安,见到了*。

他在汇报自己近期在华中地区的工作成果时,特别提到自己在那里“发现了两个宝”:一个是新四军第四师的政委邓子恢,*对他的农村工作赞不绝口,称他是军中少见的农村专家;另外一个就是屡战屡胜的粟裕了,是打仗最多,打得也最好的一个新四军师长!

*对*的工作汇报饶有兴致地听着,也默默地记住了邓子恢和粟裕这两个名字,尤其是粟裕,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和粟裕一块吃红米饭南瓜粥,多年以后再听见粟裕的名字,印象更深刻了。

抗战胜利后,*和*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的工作*同志代为主持。

十月,华中局根据*意见,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副之。

张鼎丞

然而得到命令以后,粟裕对此不胜惶恐,连夜起草了电报向华中局请求收回成命。

粟裕在电报中建议,司令员应该由张鼎丞同志担任,自己作为他的副手。

很快华中局批复,坚持原先的任命。

粟裕思虑再三,还是觉得这样的任命不妥,于是直接向*发电,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以我之能力,实不能担负这样重的责任。鼎承同志不论德才,也不论资历能力,均较我更为高超。抗战以前,张鼎丞就是军中长辈,抗战之后,也是我的上级。近几年来,他又在*的直接领导之下,工作卓有成效,在执行党的政策和掌握全局方面,均是我所不能相比的。”

在一番谦逊之后,粟裕又补充了让张鼎丞当正职司令员,自己当副职司令员的好处。电文的最后,粟裕再次郑重建议:“请*、华中局,以张鼎丞同志为司令员!”

身处延安的*接到了粟裕的电报,看到以后还是觉得是粟裕在谦让。

因为单论能力,粟裕完全满足出任华中军区司令员的要求,*中意他,就是相中了他在战略全局上出色的军事能力。

于是*代表*回电:“以粟裕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

可粟裕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当天深夜,看完*的回复,他再次向*发去电报。在这封电报的末尾,粟裕言辞恳切地说:

“为慎重并为今后工作顺利起见,特在电呈*,请以鼎承同志为司令,我必当倾力协助,完成*交付之光荣任务。”

*终于知道,粟裕并非只是自谦,而是真的从华中军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这样多番谦让的。

为了让军区更加团结,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德高望重的张鼎丞同志来出任正职,确实是更周全的考虑。

粟裕

最终,*亲自起草回电,任命张鼎丞为华中军区司令员,而粟裕出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从这样的安排不难看出,*还是希望粟裕尽可能掌握更多在军事上的决策权力,因为*考虑司令人选的时候,就是希望粟裕在这一岗位上发挥更强的作用。

粟裕是一个经常向*斗胆直陈的人,后来部队调动和整编,粟裕也反对打散老部队的编组,他认为这样不利于老部队保持优良的战斗传统,进一步锤炼出战斗力。

*认真考虑以后,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是粟裕的又一次“斗胆直陈”,让不少老部队的光荣作风得以传承,部队凝聚力大大加强,在解放战争中展示出强大的战斗力。

比起这些“小建议”,粟裕让*领导瞠目结舌的电报后来越来越多。

先是*要他出击外线,粟裕“斗胆直陈”后被允许留在内线打几个大胜仗,于是粟裕打出了“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

粟裕(左二)

后来主席希望粟裕兵团南下渡江开辟新战场,粟裕再次“斗胆直陈”,又被允许暂不过江。

再后来,粟裕谋划了一个淮海战役,在*等*领导的支持下,粟裕本来设想的这个“小淮海”,根据战局变化,又演变成了“大淮海”。

淮海战役,*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兵团灰飞烟灭,这一次战略决战的提前到来,让获胜的解放军几乎将解放战争的进度条拉到了后半程。

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的地位轻重几何,大家都是清楚的,如此战功赫赫,大家支持粟裕评定元帅,也正是出于淮海战役这样的伟大军功。

后人谈论起*的军事家,*和粟裕总是被拿来作比较,正可谓“千载谁堪伯仲间”,谁人更胜一筹,至今没有定论。

粟裕和*也有着很多的相似点,两人都身材瘦小,都饱受战争创伤,留下一身伤病。

两个人都有背地图的嗜好,走到哪里都喜欢将战场地图背下,战时指挥,走到哪里都无须参谋人员展开地图,自己就是“活地图”。

*的部下吴法宪曾经回忆说:“*元帅自视甚高,但是他唯独非常看重粟裕。只要是粟裕提出的意见,他都会亲自过目。”

*与*

*的女儿也记得,父亲很少出外交际,和其他将帅来往也不多,但是和粟裕经常往来。

粟裕的秘书鞠开回忆:1955年授衔前夕,各方商讨确定具体名单的时候,他看到过一份参会人士的发言,明确提出“粟裕应该评为元帅。”

著名的党外人士黄炎培也对粟裕没有评上元帅感到惊诧。

根据《人物》杂志上的一份回忆文章的说法,当黄炎培看到最终的十元帅名单上没有粟裕时,特地在散会之后找到*主席,说粟裕算无遗策,常打胜仗,在华中非常有名,应该要评元帅。

党外之人,对粟裕的评价都这么高,足可见当时的元帅人选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当然,力荐粟裕为元帅的还是*,可*得知了*的反对意见之后,并未表示赞同。

*(左一)

周总理当时在北戴河,他看到了*不同意陈毅评为元帅,*却认为,陈毅评定元帅并无任何不妥。

虽然*和自己还有小平同志等都明确表示不要军衔了,但陈毅的军衔不可或缺。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军队,在行政体系中工作,但是加一个元帅军衔并不会对他的工作产生影响。

陈毅平时可以不必穿军服,必要的时候再穿。这样的例子苏联就有,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当着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但是身上就加着元帅军衔。

最终,*还是在*的坚持下,给陈毅评定了元帅军衔,而粟裕最终被评定为大将之首。

那么,为什么周总理坚持把元帅授予陈毅同志,和*的意见相左呢?为什么*最终也决定了陈毅为元帅,而粟裕只评为大将呢?

*

其实军衔的评定并非只论军功,要是只论军功,粟裕那媲美*的战功,毫无疑问可以把他送上元帅的台阶。但*确定元帅人选的标准是非常严格,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这么4条“硬性指标”。

第一,颁授元帅军衔的人,必须是对我军的缔造有重要贡献的起义活动的主要领导。

这一条颇有些拗口,简言之,什么起义活动最后创建了我军?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这样武装起义,十大元帅里,几乎个个都是这些重要起义活动的*。只有*的起义时候职务稍低,是个连长。可是粟裕那时职务更低,只是个班长。

第二,元帅得是我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领导者。

这一条规定的各个历史时期,既包含解放和抗战时期,也包含我军起步初期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通俗讲,就是红军时期,粟裕最关键的短板就是这个时期。红军时期,粟裕的职务有了升迁,但是还远远算不上重要*,直到抗日战争粟裕才开始独当一面,解放战争时期才声名显赫。

第三,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皆有卓越战功。

单论战功,粟裕将军根本不虚,但是加个限定词儿“各个重要历史时期”,这可就要了命了。粟裕的突出战功,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开始指数级增长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因为职务太低,指挥的部队数量有限,战果大不如之后,这一条粟裕还是没通过。

第四,在颁授军衔时,职务级别很高。

这一条职务级别的“很高”究竟要多高呢?我们可以参看以下最终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几位,建国后各自都是什么职务。朱德、*和*,三个人都是*军委副主席级别,其余的七个人,既是军委委员,也是大军区级的司令员或政委。粟裕,直到授衔前一年,才进入总参,自然是追不上了。

大将粟裕(右二)

授衔结果出来以后,不少人心中呼声最高的粟裕,没能出现在元帅名单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甚至时至今日,各大论坛网帖依旧在为此争论不休。

那对于自己只评了个大将,没能评上元帅的粟裕自己有何看法?一贯谦逊的他早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评给我大将,就已经足够高了,我还要什么元帅呢?我只会嫌高,不可能嫌低。”

何谓高风亮节?粟裕的这番表态正是!

以其彪炳史册的军功,对人民的莫大功绩,纵然是没有授衔,他也是我们心目中的无冕王者,*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