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太田痣方法大全 让你做个美丽健康女人
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的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的眼支、上颌支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好发于有色人种。
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好发于有色人种,如东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在婴儿期及青春期有两个峰段,其中1岁以内发病占61.35%。
病因
可能与遗传有关,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期间,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的病变。而有的研究认为可能不是黑素细胞的残留,而是一种与蓝痣类似的错构瘤或痣样损害。
临床表现
有报道2/3的患者出生时即有眼部损害,而皮肤损害可在10多年后才出现,损害发生于一侧面部,特别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第二支所支配的部位,故最常见于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着色不匀均,呈斑点状或网状,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状或呈网状,而蓝色较为弥漫。色斑颜色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结节表现。约2/3患者同侧巩膜有蓝染或褐色斑点,有时睑结合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数患者口腔和鼻黏膜也有类似损害。5%~10%病例为双侧性。少数患者可伴发伊藤痣、持久性蒙古斑或鲜红斑痣。太田痣极少恶变。
诊断
根据色素斑的发生部位及颜色即可诊断。
治疗
色淡而范围小者,可试用液氮冷冻、化学剥脱与皮肤磨削术等,部分病例可获较好效果。色深或范围较大者,对上述疗法疗效较差,可选用染料脉冲激光如红宝石和Nd:YAG激光治疗,术后不留瘢痕,可达较好美容效果。
太田痣的治疗方法
由于太田痣发生于颜面部,常给患者造成较大心理障碍,因而太田痣的治疗对患者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太田痣的病变位于真皮,又给治疗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新型脉冲激光问世以前,人们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剥脱术、冷冻疗法、磨削术、外科手术、二氧化碳激光、氩离子激光等。这些手段虽可使色素部分消退,但难以达到100%消退,同时往往有治疗后色素异常改变及疤痕形成等副作用,所以总体疗效难以令人满意,太田痣的确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来达到既彻底消除真皮黑素细胞,而又不累及周围正常组织,即无创伤性治疗的目的。
祛除太田痣的方法简介
常规的太田痣治疗方法有:冷冻治疗,普通的激光治疗,外科手术等。由于太田痣病损的部位很深(在表皮的下方),所以临床上,上述的太田痣治疗方法非常不理想。
冷冻治疗太田痣:治疗缺乏选择性,是从皮肤表面一层一层地由表及里地冻伤组织,由于太田痣病损部位深,所以冷冻治疗极易留下瘢痕。事实上冷冻治疗太田痣深度是不够的,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事实上绝大部分太田痣病人治疗无效。
普通激光治疗太田痣:利用激光进行太田痣的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需要3-7次治疗,即可达到接近完全消退。治疗间隔为3个月左右,每次治疗可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完成,患者可感觉到皮肤受脉冲光束的拍击,术后疼痛多迅速消失。太田痣治疗的次数与病灶特点的关系最密切。
太田痣在激光治疗后罕见增生瘢痕、皮肤质地改变及持久的色素改变等,因此明显优于其他治疗太田痣的手段。选择性光热作用激光治疗是目前太田痣的首选方法。同样这种激光治疗也缺乏选择性,也是将皮肤由表及里一层一层地烧灼掉,因此治疗后一定会留下瘢痕的。
治疗太田痣:一般是采用将太田痣病损区皮肤磨去(就象水磨石地那样),或将太田痣病损区皮肤切除,最后植皮。这种治疗方法无疑会留下明显的瘢痕,如果植皮,所植的皮肤会非常不自然,即使最成功的手术,治疗的结果看上去尤如脸上“打了一个补丁”一样。
以上的这些老式的太田痣治疗方法或疗效差,或会留下明显的瘢痕所以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已不再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太田痣的治疗。
5) 技术方法
术前需做皮下麻醉,然后进行磨削。为使整个面部颜色均匀一致,面部都需均匀磨一遍。磨削后需覆盖凡士林油纱条和厚纱布。
6) 皮肤磨削术
皮肤磨削术( skin dermabrasion)又称擦皮术,是医学美容换肤技术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磨削术常采用磨头磨削,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修复主要靠表皮内基底层细胞和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以及残存的皮肤附属器如毛囊壁、小汗腺导管壁、皮脂腺导管壁等组织,当创面愈合时,可使皮肤表面的组织变化,并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创面几乎不留有瘢痕,以完成治疗及美容的一种手术。太田痣多发生于真皮和真皮下层,皮肤磨削法治疗太田痣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轻度的太田痣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重度的太田痣则可联合冷冻法治疗。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疼痛:多数人术后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可遵医嘱服用一般的止痛剂。
② 水肿:磨削后,有时会发生轻度水肿,一般3-6周可消失。
③ 皮肤发红:是磨削后最先出现的并发症,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通常可在1-3个月内消失。
④ 粟丘疹:常在术后2-6周发生,应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⑤ 瘢痕增生:可出现在磨削的任何部位,且女性为多。一般轻度瘢痕增生1年左右可自行消退、变平。必要时1年后再行皮肤磨削术,将增生瘢痕磨平。
⑥ 感染:发生率较低,主要是创面污染过重及术后处理不当引起。
⑦ 色素沉着:发生率较高,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2个月为高峰,多则6-12个月,少数1年多消退。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术后5-6天可揭去外层纱布,术后10天可揭去油纱。磨削第一次后要间隔3个月才能进行第二次磨削。
9) 注意事项
① 面部有毛囊炎或痤疮时不宜做皮肤磨削术。
② 术后应避免阳光直射,可戴口罩或宽边帽等。
③ 术后两周内不可化妆。
④ 会暂时遗留色素沉着,一般3-6个月,最多1年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