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怎么写

很多人在写财务分析的时候喜欢强调数字的使用。这听起来一点都没有错,但是真的错了!
事实上,在财务分析中用数字说话已经进入了另一个误区,导致大多数财务分析报告喜欢堆砌各种图表,写报告的人累,看报告的人累。
我记得看过一个笑话(其实是新闻)说一个地方统计局承认统计数据造假多年,但是国家统计局声称自己的数字是真实的,地方的数字就算报了也会调整,即使是假的,GDP数字修正后还是可信的。
就像我们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后面公司的报表都是假的,合并报表是真的,因为我自己修改了报表的数字。你觉得可能吗?
有些财务分析报告有这样的问题。以下数字,不管真假,都是真的。杜邦分析、趋势分析、因子分析等各种手段都可以用于此。
但是基础不对,你能分析什么?
要认真写财务分析(除了上面写的肤浅的文章)。首先要注意的是业务,其次才是业务!
实质上真正的财务分析是做业务分析,财务数据只是分析材料的一部分。
虽然我不是全职的财务分析师,但是分析报告每年都会写,可以谈谈个人看法。
首先,分析前通读报表和明细账,找出深层次的原因
财务分析报告,看报表看账目不是基本操作吗?但是很多面子工程的分析报告真的不一定看报告。如果设置了公式,记录了数据,结果会自动出来。净资产收益率提高3个百分点,收益提高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提高等。列出数字,然后说说书上的话,什么盈利水平会提高,说明市场看好主力产品;应收账款余额下降,说明管理层加强了资金回收;销售费用增加50万,是因为销售收入增加,同比可控增长。
都是套话,没什么知名度。
净资产收益率增加的可能性有很多,可能是收入和毛利增加造成的,也可能是原材料市场价格和成本下降造成的,但这里分析的太浅。
收入增长是因为营销力度加大还是其他原因?为了提高绩效,一些公司会延长应收账款的支付期限。以前是现金换现金,现在是三个月甚至六个月后还。收入增加了,但是现金流减少了。客户免费占用你的资金,愿意多买。然而,这项政策带来了毛利的增加,也增加了财务费用。进一步深入资本分析,我们要做一个比较,毛利的增加是否足以弥补资本成本的增加?应收款项支付期限的延长会给回收带来风险吗?
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本报告基本完成。
第二,分析的重点是商业,而不是金融
财务分析这个名字很容易导致误解,欺骗人和自己。财务上没什么好分析的,除了资金调度有问题,资金来源结构有问题,导致资金成本增加,资金链断裂等。这被认为是一个财务问题。所有其他分析都应针对业务进行。
真正的价值分析应该是业务分析,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是支撑业务分析结果的弹药。
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明白,弹药(财务数据)准备的很充分,但是商业的真实情况涉及的很少,这是本末倒置。
商业分析是财务人能力的体现,不可能临时抱佛脚。正常工作中,你要多接触业务部门,多做调研。积累之后,写报告就不会说傻话了。
当然,了解业务并不意味着被
去年一家公司业绩不错,收入和利润同比翻了一番,但是会议很短。我简单看了一下他们的报告——收益上来了,但是都挂在应收账款上了,问财务原因。解释是下半年签约,发货,开票,也就是会计期没到,听起来很合理。
我找了一份合同仔细看了一下。这是一个大项目,目标值5000万元。根据公司提供的项目计划,成本4200万元,一年可完成,净利润800万元。如果看付款条件,一次要投入4200万的设备和人工费用,但是客户五年要付款,每年要付1000万!
资本成本不是成本?这800万利润是营业利润还是利息收入?考虑到年金的现值,这个业务是盈利还是亏损?
按照收益准则,分期销售商品本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公允价值根据应收合同价款的现值确定,后期付款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可以分摊,冲减财务费用。
一旦计算出来,这个业务的实际毛利就是负数!
第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
既然是报告,当然要有一点写作技巧,复杂的东西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我发现很多人在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时候有一个误区――特别喜欢列数字,贴表格。一份财务分析报告,各种图表,各种颜色,整个五颜六色,看晕了。
这样做有几个原因,可以增加空间,让自己专业,用数据虚张声势。有时候这样做真的很有用。非专业人士看到几十页就被杀,看不懂,只能点头答应。
但这样做一两次也没关系。时间长了,就成了面子工程。没人管没人看。从长远来看,财务分析听起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