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黄景仁所着诗)
《秋夜》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述了秋天一场夜里的景色,採用双韵拗体七律的手法,突出了秋夜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愁苦悲凉的心情,同时又暗含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全诗深受李白诗歌的影响。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秋夜创作年代:清代作品出处:《两当轩集》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黄景仁作品原文
秋夜络纬
1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谁人一声歌子夜2,寻声宛转空台榭。声长声短鸡续呜,曙色冷光3相激射。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络纬:鸟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子夜:即《子夜歌》,为南朝时流行在江南的民间歌曲,曲调菱怨。冷光:月光。
白话译文
在夜色苍茫之际,稀疏的梧桐树上笼罩着迷漾的烟雾,络纬的鸣声时断时续地啼着,一阵阵凉意沁人心肺,白露为霸,寒彻无边的大地。轻云飘蕩,明月已沉向海中,满天星宿闪烁,令人感受到阵阵秋风在天际吹拂。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迴蕩在亭台楼榭之间。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创作背景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秋天,黄景仁仍在安徽学政朱筠的官署中。此时,他随着朱筠来到六安,于某夜心有所感,写作此诗。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该诗开头两句,诗人描绘秋风萧瑟的景象,形象化地写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天景象。“纤云微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写秋高气爽、轻云飘蕩的天空景色,天空与大地的秋色相互呼应,极力渲染秋夜幽静的气氛。“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写空寂的楼台亭榭迴蕩着《子夜歌》的哀苦声音,《子夜歌》是南朝时流行在江南的民间歌曲,曲调多哀怨。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迴蕩在亭台楼榭之间,撩人情思,使人难以入眠。歌声冲破静谧的夜空,更增添一种悲秋的气氛。诗用“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两句作结,描写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夜幕逐渐隐退的景象,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名家点评
当代学者李国章:全诗抓住极具特色的景物情状,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清幽冷寂的秋夜图,其格调清新俊逸,深受李白诗歌的影响。清代文学家延君寿《老生常谈》:此真能直闯太白堂奥,东坡而后罕有其匹。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一1783)清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自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少孤家贫,常为衣食奔波。曾人安徽学政朱筠之幕,颇受器重。乾隆四十一年(1776)召试,中二等,授武英殿书籤官。后纳资为县丞,未补官而穷愁潦倒,赍志而殁。诗多写嗟贫叹苦、牢愁抑塞之情,语语沉痛,字字辛酸,极富感染力。但内容较狭窄,俊逸有余而深厚不足。着作有《两当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