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一定要背知识点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一、初中历史知识点

  中世纪的欧洲

  1.西欧封建制度

  进入:5世纪末,日耳曼国家建立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2.核心:封建等级制度。这个系统是法兰克王国的宫殿,查理?马特推行封地制度,并逐步建立。最大的封建主是教会,最小的封建主是骑士,社会最底层是农奴。

  3、教会的规则:

  教皇国的形成:法兰克王国国王将意大利中部领土献给教皇,历史上称之为“管涌献土”。

  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3)教会的统治被称为“黑暗时代”。

  教会统治的表现:

  (1)政治上,教皇被认为是上帝在世界上的最高代表,有权废黜国王。

  (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仅剥削境内农民,还向所有居民收取什一税。

  (3)在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封建精神最顽固的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止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4.城市的崛起:

  原因:11世纪,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斗争:获得自治(典型事件是程朗起义)意义: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孕育现代西方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5.拜占庭帝国

  (1)名称:君士坦丁堡最初叫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因其繁荣被西欧人视为天堂。

  (2)衰落:封闭保守,拒绝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查士丁尼频繁出兵,导致平民财富枯竭。

  (3)死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二、初中历史知识点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

  2.公元前613年,鲁的天文学家们留下了世界上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时间的记录。

  3.战国开始的一年有24个节气。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说,中医一直采用望、闻、问、切四宝的方法。

  5.中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其代表作抒情诗《离骚》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处理;世界和平理事会指定屈原为世界文化名人。

  6.战国时期,湖北随州出土了一整套珍贵的编钟。

  7.孔子的言论记载在《论语》这本书里。

  8.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记载于《道德经》年。

  9.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夺得政权,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

  10.秦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三、初中历史知识点的收集

  1.元谋P1 2号,北京人P2 3号,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1)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这些古老的人类牙齿和工具大约有170万年的历史。考古学家称他们为元谋人。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确认(已知)的人类。

  中国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古代人类的遗骸。北京人遗址是最著名的。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北京人: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洞发现古人类头骨。这是北京人。生活在70万到20万年前。

  北京人保留了猿猴的一些特征,但能用手和工具干活。他们已经是人了。北京人把石头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他们还把树枝切成棍子。石器和木棒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是否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用过自然火。用火烧烤食物,用火照明,御寒,吓跑野兽。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群居,生活很辛苦。这就是原始社会的早期人类社会。

  (3)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大约7000到5000年前,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和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半坡的原始居*要种植谷子,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谷子的国家。它也种植卷心菜等。并有饲养、捕鱼、狩猎等经济活动。(2)已经能够建造房屋并过上安定的生活。磨石工具被广泛使用,称为新石器时代。制作和使用陶器。半坡遗址反映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特征。

  河姆渡遗址:河姆渡的原始居民种植过水稻,证明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水稻的国家。(2)可以建造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的干柱房,过上安定的生活。磨石工具被广泛使用,称为新石器时代。制作和使用陶器。在低洼地区打井,饮用水比以前方便了。河姆渡遗址反映了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居民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当时,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受到尊重。这一时期,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没有贫富、阶级之分。

  2.商鞅变法(理解)

  (1)目的: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了建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掀起政治改革运动。商鞅在秦国的改革比较彻底。

  (2)主要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政治改革)

  (1)国家承认土地的私人所有权,允许*买卖土地。

  (2)奖励耕田,废除奴隶主和贵族的特权。

  (3)建立郡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员管理地方。

  (3)历史作用:(商鞅:如果不一起治理世界,那么国家就是非法的)

  商鞅变法后秦国废除奴隶制,发展封建经济,军队战斗力增强,秦国逐渐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吞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老子,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

  (1)商代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故称甲骨文。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都与甲骨文有关。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甲骨文是19世纪末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了商代的社会生活,丰富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史料。中国有考证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除甲骨文外,商周时期的一些青铜器上还刻有“金文”的字样。人物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为“大篆”。

  (2)思想家老子:春秋末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理论记载在《道德经》这本书里。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前与后,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说:‘祸不单行;傅,诅咒降临。“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老子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孔子:在春秋末期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仁的理论。仁包括一切美德。他主张“爱民”,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珍惜民力,“以德治国”。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立学校,招收众多弟子,打破了*垄断教育的现状。注重“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按时复习所学,做到“温故而知新”。(4)教育学生要有诚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一本书《论语》。孔子晚年根据鲁的史料编撰了《春秋》。

  (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互不侵犯”,希望人民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反对非正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儒学: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1)认为‘民以类聚于王’,要求统治者轻佻,实行‘仁政’。(2)也提倡鱼、龟不要抓得太多,按时在山上砍树,使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崇尚环保)(3)提出‘春秋战争无义’,普遍反对一切战争。

  法家: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韩非子》的作者。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权力集中的封建国家,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反对儒家的仁政。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人永远比前人优秀。

  军事家:军事家的鼻祖是春秋末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他的书《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美术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是出自这本书。

  (5)都江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修建了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洪水,灌溉了大面积土地,使成都平原成为良田,成了‘水旱随人,不知饥’,因而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悠久的水利工程。它代表了2000多年前中国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