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要避免三大误区 拼命保胎或适得其反

妇产科专家指出,习惯性流产病因复杂,必要时老公也要进行相应的检查。而针对保胎的处理,目前仍存在不少争议和误区。

习惯性流产要避免三大误区 拼命保胎或适得其反

误区一:有流产先兆就要拼命保胎

专家介绍,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率约为5%。各个国家对复发性流产的定义有所不同,按照我国的标准,妊娠28周之前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称为习惯性流产。

大部分人对流产都怀有恐慌的心态,一旦出现流产先兆,就拼命打针吃药卧床用各种偏方保胎。但专家指出,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研究发现,50%-60%的首次自然流产是染色体异常导致。这也意味着,流产其实更可能是一种自然选择。目前在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主张对于女性的首次流产,一般不采取保胎措施,有的国家甚至不允许医生开保胎药。

专家建议,第一次的先兆流产,只需要自己在家休息,不需要用药保胎,这是跟国际接轨的做法。通常来说,12周之前的流产率最高,流产后,患者切勿随意丢弃流出的胎盘组织,也不要用酒泡“消毒”,最好用干净的塑料袋或保鲜膜,将新鲜的组织带到医院,以助于医生检查诊断流产原因。通过胎儿绒毛染色体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等方法,可以判别是否因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自然流产。如果是染色体问题,则可以继续备孕,备孕期间夫妻要注意服用叶酸,避免感染,少接触药物,日常生活中减少接触电脑、WIFI等电子设备,回归绿色生活。

专家指出,第二次流产发生率仅为10%左右,如果发生二次及以上流产,则需要提高警惕,到医院检查相关病因。

误区二:孕激素低就表示要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很复杂,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生殖道解剖异常、生殖道感染、血栓前状态、免疫异常等原因都会导致习惯性流产,有时候这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专家介绍,要找出习惯性流产的原因,需要做各项检查,包括不孕五抗、自身抗体12项、同型半胱氨酸、甲状腺功能7项、封闭抗体、D-二聚体、外周血染色体、抗 -2微球蛋白抗体、淋巴细胞相对计数等。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流产后患者必须休息3个月后才适合去做这些检查。

现在有不少患者会去检测孕激素水平,但事实上用这项指标来衡量流产风险是有争议的。专家指出,孕激素水平存在波动,有时候上午测出来100,下午只有20-30,两者数据可以相差五倍,那么是否意味着患者有流产风险呢?从临床上来看,孕激素水平保持在30以上,只要胎儿绒毛激素正常,孕妇就不必害怕,也不用急着吃药。

此外,专家也提醒,女方复发性流产查明原因的同时,男方也需要参与相应的检查,如精子、染色体检查等,有些习惯性流产是由于丈夫的精液异常导致胚胎发育不良而导致的。

误区三: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保胎

一旦确定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医生会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但事实上,30%~40%的习惯性流产经各种临床检查,也难以发现确切的原因。而相关证据表明,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可能与免疫因素相关,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免疫因素约占50%~70%。

在治疗上,习惯性流产中有20%属于血栓前状态导致,目前可以采用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或者联合阿司匹林进行保胎治疗。而对于免疫异常导致的习惯性流产,则主要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这种疗法将丈夫或无关第三者的血中淋巴细胞提取后注射入患者的皮内,刺激患者机体产生封闭抗体,从而起到保护胎儿的作用。

但是在提取血中淋巴细胞时,夫妇须做好血液检查,以防有传染疾病影响胎儿。不过,专家也指出,这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美国一项研究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没有太大的意义,目前市妇儿中心已经暂停这一疗法。

此外,如果有念珠菌感染还能不能怀孕呢?专家认为,如果一年有4次以上复发,就属于难治性的生殖道感染,需要连续用药半年。这种病根治的可能性不大,患者也不必等待治愈而错过怀孕时机,可在医生帮助下采取一些治疗措施,安全度过孕期。

专家提醒,流产跟患者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比较纠结的病人流产率会偏高,神经大条型的人,保胎会更容易。因此,在“保胎战”中,丈夫和家庭的情感支持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