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有臭味应该怎么办

不少产后妈妈会遇到这种情况,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也别害怕,请教专业人士即可,刚生完宝宝,一定得注意自己的身体,仔细了解后,发现这是正常现象,初次当妈妈的千万不要害怕,仔细了解后,究其原因,多吃点东西补补身体就好了。坐月子时期,也要注意身体,以免留下后遗症,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剖腹产上,顺产妇不用太担心。一定要仔细看看。

恶露是产后从阴道排出来的分泌物,新妈妈生完宝宝后都会用三周左右的时间来排出体内恶露。

恶露:一般在产后的最初几天里,恶露的量比较多,颜色为鲜红色,所以又称为红恶露或血性恶露;产后3~5天血量会减少,恶露颜色变为淡红色,故称为浆恶露;产后10~14天。恶露颜色会变为白色或淡黄色,故称为白恶露。

正常的恶露会带有血腥味,无臭,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会排干净。剖腹产的新妈妈的恶露持续时间会比阴道分娩的妈妈长一些。医学上常通过观察恶露质、量、颜色、气味的变化来了解子宫恢复的正常与否。

恶露的几种临床变现:

1. 气虚型恶露:临床表现为恶露过期不止,色淡,量多,无臭气,小腹有空坠感,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面色苍白,脉缓无力。

改善方法:补气摄血。

服用补中益气丸,每次1丸,用艾叶(12克)当引子,煎汤送服,每日2~3次。也可以服用 乌鸡白凤丸,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 血热型恶露:临床表现为恶露不止,量较多,红色,质粘稠,味腥臭,产妇口燥咽干,面色潮红,舌质红,苔少,脉虚细而数。

改善方法: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荷叶丸与乌鸡白凤丸同用,前者每次3~6克,每日2次,后者每次1丸(9克),每日2次,均以温开水送服。也可服用丹栀逍遥散,每日2~3次,每次6~9克,温开水送服。

3. 血瘀型恶露:临床表现为恶露淋漓不断,色暗夹血块,量少,胸肋胀痛,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舌边尖有紫点,脉弦涩或沉而有力。

改善方法:活血、化瘀、止血。

可以服用生化汤丸,每日2~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血热有瘀者慎服。服用乌金丸,每日服2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服用失笑散,每日2次,每次6~9克,温开水冲破。也可服用益母草膏,每日2~3次,每次10~20克,温开水冲服。

注意:上文中提到的药物名有其禁忌于对应症状,产妇可咨询医师,在医师或药物说明书的指导下服用。

恶露不尽:一般来说,恶露在产后3周左右会排干净,但如果一直不断就叫做“恶露不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立即去医院就诊。同事饮食上也要注意,尽量选择对身体有帮助的食物,如鸡子羹、山楂红糖饮、藕汁饮、小米鸡蛋红糖粥。

温馨提示:鸡蛋营养丰富,是产妇的最佳补益品之一。阿胶具有止血、补血的功效,对子宫出血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食疗既可养身又可止血,对产后血虚生热、热迫血溢引起的恶露不尽有很大的疗效。

具体原因如下:

一、剖宫产术中处理不当致子宫切口裂开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妊娠病理情况及社会因素的增加,对胎儿重视程度高及产妇惧痛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步上升,术后并发症亦增加剖宫产时术者水平高低与晚期产后出血率有一定关系。

1、子宫切口选择不当:切口应尽量选择在子宫下段,避免过高或过低。切口过高,位于宫体与下段交界处,切缘上下组织厚薄不均,对合不齐或错位,可引起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过低接近宫颈宫颈结缔组织多,血供不良,亦可引起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且在出胎头时易造成切口撕裂。

2、切开方式欠妥:切开时用手术刀或剪刀全程切开或剪开,致宫壁弓形血管断裂,出血多,影响愈合。

3、娩胎头时切口撕裂:出胎头时动作粗暴或遇巨大儿畸形儿,前置胎盘时易发生切口撕裂。由于妊娠子宫受乙状结肠推移,子宫右旋,故切口左角易被撕裂,累及子宫动脉,发生大出血此时术者多紧张,在撕裂处反复缝扎止血,可致子宫角部伤口血运障碍,易坏死、裂开、出血。

其实总的来说动手术中出现的情况对术后是否会出现这种现象,生孩子是一辈子的事,去找家好的医院,产后好好调养,对以后都好。这只是就现象给出的原因,如果出现更严重的现象,要及时去找医生,别留下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