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缓春季不良心理
目录:
第一章:春季心理问题严重 专家教你平缓不良心理
第二章:春季心理健康知识:情志要开心
第三章:春季心理健康常识助你告别不良心理
春天,我们的心理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状况,因此春季应该做好保持心理健康措施,那么春季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春季心理易出现哪些问题?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解答,告诉大家一些春季心理健康常识,快去看看吧。
春季心理问题严重 专家教你平缓不良心理
春天,草长莺飞,本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季也是一年当中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半数以上的人群在春天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如失眠、疲倦、健忘、情绪低落、好冲动、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这个季节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心理医生每到这个时节都应接不暇,在这个意义上说,春天可谓为多事之秋。
一到春天就直想哭
A女士每年春季都要请几次病假。立春刚过,她的情绪就和天气一样变得捉摸不透,一会叹声叹气,一会潸然泪下,昨晚还嘻笑颜开,早上起来就愁眉苦脸。尤其是越接近暮春,情绪越低落,前不久,A女士闷闷不乐地吃过早饭,突然又不想去上班,而且不经意间说道:“真的不想活了”,家人意识到问题很严重,终于说服她就医。经过心理医生的诊断,确诊A女士患上了抑郁症。
这是一种在春季极为高发的心理病症,表现为一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的症候群,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抑郁症在春天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歌星张国荣也正死于去年暮春的4月1日。
春天里的“雄辩家”
和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相反,有的人则在春天好发情绪激昂的躁狂症。同学们发现一向节俭的小B突然变得十分“大方”,无原无故地就请大伙到酒店吃饭,一顿饭钱花了他两个月的伙食费,同学们都不好意思,小B却毫不在意,反而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什么“有福同享”、“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话。此后同学们发现小B越来越反常,每天都情绪高涨,喜形于色。在课堂上小B抢着老师的话头,就像竞选总统的雄辩家一样,一发言就是半个多小时,而且不容打断,下课后仍然找同学当他的听众,手舞足蹈地一说就是个把小时,精力充沛超人,毫无疲乏感。同学们再也受不了这个“雄辩家”,把他送到心理门诊,原来得了躁狂症。
一个春天要砸8部车
春天还是各种重性精神病的好发时节。从一些心理医生的临床经验来看,这类病人要比其他季节高出许多,在每年的3-5月份,精神病复发率约占全年的70%以上。此外,还有突发症状者,恰好印证了民间谚语所说的“菜花黄,痴人忙”。
精神分裂症患者C先生的病情每年春天都要复发加重。发作时看见车子就捡起石块来砸,有一年春天竟然先后砸了8部汽车。家人为此每到春天提心吊胆,担心车主上门来索赔。为了他的病,他的父亲还没有过立春就好辞职,专门照看儿子,待春去夏来,儿子的病情趋于稳定后再去找工作。
以上是春季心理门诊上三种最为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为何心理精神类疾病喜欢在春光明媚的时节发作呢?目前,科学们已知的是与春季里千变万化的气象因素相光,比如,前一阶段,厦门持续阴雨天,有些心理精神类患者的病情有所反复;又如天气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另外,春季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体内外失去平衡,加剧心理机能的混乱,出现抑郁、躁狂等症,更严重的可导致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病。
也有研究表明,春风频率过低,极易产生次声波,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春风还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大减少,使人体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紧张、压抑、疲劳,导致精神失常。
因此,对于心理精神类疾病患者,家人要比平时以更好的照顾和心理安慰,避免刺激性事件的发生。
春季心理健康知识:情志要开心
我们总在说“给予永远比索取快乐”,亦是此意。事实也证明,与周围人关系和睦者,往往心理健康、心情愉快;与周围人的关系紧张者,心理精神则会抑郁。
相对于其他方面的养生要求,如睡眠的要求、运动的要求等,《内经》在精神情志方面似乎笔墨尤重,说明春天的精神调摄是所有的养生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由于春季肝气主令,通过良好的精神调摄,可以促进肝气的升发舒达,肝气舒畅则对周身气机的调畅有重要的促益作用,从而维持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
各种不良的情绪在春季均易伤及肝脏,而春季我们尤其要注意不要“动怒”,因为情绪与五脏之间也有对应入通关系,“怒”为肝主的情绪,暴怒最易伤肝,迫使气血上逆,再与阳气升发的季节相合,极易出现肝阳勃发,而见到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甚至晕厥等,即相当于高血压病,或脑中风病。
从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来看,春季确实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而情绪“郁结”亦为春季的大忌,因为情绪郁结会导致肝气郁而不发,加重全身的郁滞症状,不但使阳气难以生发,而且极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病。
春季心理健康常识 助你告别不良心理
春天,百花盛开,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季也是一年当中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春季千变万化的气象因素相关,春季是各类心理疾病的多发季节,发病数约占全年的一半。
春季各类心理疾病多发的主要原因
1.春季日照、气压、气温、湿度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波动。
2.春季天气转暖,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情感、行为出现异常,从而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并增大了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
3.春季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体内外失去平衡,加剧心理机能的混乱,出现抑郁、躁狂等症。
4.春风频率过低,极易产生次声波,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同时,春风还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大减少,使人体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出现紧张、压抑、疲劳的感觉。
5.春季雨雾蒙蒙的天气、连绵的阴雨天则是抑郁症高发的外部因素;春天多变的气候也会使正常人情绪波动较快,容易烦躁不安,从而增大了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
6.学生在寒假、春节中作息时间的不合理安排对身心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返校后,在面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过程表现出不适应等情况。
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在春季里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
受春季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不同程度表现出以下症状:身体有说不出具体状态的不舒服,食欲下降、失眠、早睡、情绪不稳定、对任何事情无兴趣、日常活动做得很勉强、压抑郁闷、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有内疚感、自我评价过低、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即使休息后也难以复原有疲劳感,甚至有消极、自杀的念头等等,都可能是心理疾病发病的前兆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之前有心理疾病史的人,春季易复发旧病,因此在春季更要加强保健和治疗。
春季调节心理的方法
大学生在春季里尤其要注意心理的日常保健,多注意自我调节,多寻求帮助和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1.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认清自身价值,相信自己,不要盲目自卑。
2.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3. 要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通过爬山、跑步、打球、散步等体育运动舒缓压力,提高个人的心理抗压能力,转换个人心情,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4.可以在闲暇时光看电影、阅读、参加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消减不良情绪。
5.回忆一些过去闪光、愉快的场景,看看自己过去的照片,自我欣赏,有意识地自我引导,把自己从不良情绪中引导出来。
6.要善于多利用身边的资源转移不良情绪,运用家庭支持系统以及朋友、同事支持系统,有困惑时,要多与他们沟通,寻找社会系统的支持、帮助,不要憋在心里。
7.要多了解心理知识,学会倾诉,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要通过咨询心理医生予以解决。
8.发现自己情绪低落且持续一段时间时,主动寻求帮助和爱,或去心理咨询室通过咨询心理医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快乐食物对抗春季抑郁症
春季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工作压力较大的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中除了学会调节心理调节以外,为了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神,可以给自己准备好一些小零食。
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在巧克力家族中的含糖量和脂肪量最低,在身体里缓慢释放能量,但它却能给人体补充能量,并使人的情绪在短时间内变得更好。
红枣:
红枣营养丰富,被称为“活的维生素丸”。每次用几粒红枣泡水喝,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红枣还有保肝、镇静和降压的作用。
山楂:
有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蠕动的作用,滋阴润燥。每天喝一杯山楂茶,成就“好脸色”。山楂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降血压、利尿、镇静等功效。
总结:以上盘点的这些春季心理健康知识,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那么如果这个春季,你的心理还不健康,不妨试一试以上那些方法吧。(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号:2012.0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