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三名怪皇帝是怎么纠缠美女尖儿的?
森严的大殿上,死一般沉寂,所有人屏气凝神,注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僵持了许久,赵匡胤才慵懒地望了望跪在脚下的“美女战俘”,开始问话。他想给花蕊夫人一个“下马威”,希望孟昶的遗孀诚惶诚恐、心甘情愿归附到身边来。皇帝开口就是一副吊民伐罪的腔调:你既是孟昶的枕边人,就应该恪守妇道,母仪天下。为何倒行逆施,助纣为虐?为何涂炭生灵,弄得天怒人怨?你还做过哪些坏事?你到底居心何在?
宏伟的廊柱之间,回荡着皇帝愤怒的吼声。谁都清楚,这是一种杀人前兆。就看这个美人儿如何应对了。花蕊夫人可不是羞答答、怯生生的“嫩茬儿”,她曾在后蜀宫廷里执*衡,什么阵势没见过?想吹胡子瞪眼就吓哭她?恐怕宋朝皇帝找错人了。更何况,故国沦丧,阶下为囚,丈夫又稀里糊涂地死了。对于她来说,生活不再是撒娇使性、一切都由我做主,更没有歌舞宴乐、眉目传情……这条小命儿都攥在征服者手里,活着,无非比死人多口气。故国、亲人,都没了,花蕊夫人的天也就塌了。从此,她没地儿去“俗”,更没有地儿去“雅”了。她俊美的脸上,露出孤魂野鬼式的冷笑——死都不在话下,还在乎在大庭广众之下跟皇上顶嘴吗?
花蕊夫人眼帘低垂,颜色哀惋,她再次借诗歌替自己辩解。话很短,不但摘清了自己,还把天下男人都骂遍了。诗曰:“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不卑不亢,有理有节——老爷们儿当家,凭什么把弥天大罪都记在一个弱女子身上?陪伴君王,无非是照顾饮食起居。寻开心可以,花银子可以,就是管不着外边的军国大事。什么生灵涂炭、天怒人怨,你们跟我一个妇道人家说不着!这颗“硬钉子”直插在赵匡胤脸上。皇帝懂诗歌,一下子惊呆了;后世中国,也对这个且俗且雅的女人刮目相看。花蕊夫人那四句话,被称为《述亡国诗》。诗虽精短,却被请进了中国文学史。青史留名,曾是多少文人墨客的最高理想,花蕊夫人拼死抢白皇帝,却在无意中为自己置办了一块文化牌位。一千多年过去了,她倔强的声音,仍在滚滚风烟里久久回响。
花蕊夫人嘴刁、“骨头硬”,赵匡胤饶被当众抢白,反倒愈加欣赏这位绝色才女,于是,花蕊夫人顺理成章地做了他一房小老婆。当然,《宋史》绝不可能记载这些寒碜事儿;权威工具书《辞海》则明确标注:“昶,降宋后,被掳入宋宫,为太祖所宠。”宠,自然不是简单欣赏与倾慕,意思很明确:皇帝已将花蕊夫人,据为己有。似乎“为太祖所宠”,也算幸运了,最起码,没有践踏女俘人格,还给了一线生路。可惜,花蕊夫人的归宿,依然很凄惨。一说,她进宫之后,被册封为妃子。赵匡胤始终百般恩爱;但花蕊夫人根本就不领情,她成天怀念死去的丈夫,还把孟昶画像公然悬挂在寝宫里。对这种挑衅行为,赵匡胤一笑了之,也不深究。自此,花蕊夫人,荣宠渐衰。另一说,花蕊夫人含污忍垢地服侍赵匡胤,在取得完全信任之后,便秘密配制毒药,伺机谋杀皇帝。很不幸,还没来得及投毒,便彻底败露了。
还有一说,赵光义早就觊觎赵匡胤这位“枕边人”,苦于哥哥横在中间,难以得手。于是,因爱成妒,终于动了杀人的念头。一次,皇室成员外出狩猎,赵光义佯装失手,一箭射穿了花蕊夫人的喉咙……任何一种说法,都没有铁证,姑妄一听吧。可以肯定,花蕊夫人的命运大势,不可能改变,无论跟着赵氏兄弟哪一位,她都快活不了、更幸福不了。她的幸福已经老死在蜀中故地:那些风花雪月的“高雅生活”,那些挥金似土的“世俗生活”——像风,像云,风情万种,飘来飘去。究竟哪天死?随便吧。“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是谁,操着浓重的乡音,替当年那位美丽的“川妹子”,鸣不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