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是哪个皇帝的儿子 慈禧与同治之间的故事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他在1861年继位为皇,年号为“同治”,因此也将他称作同治。同治的生母是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慈禧太后,那么同治是谁的儿子呢?

同治是清文宗咸丰皇帝的长子。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是同治的父皇,他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咸丰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1831年,在1846年被立为储君。

他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他的生母是出身低微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在他十岁的时候,生母过世了,后来他便由静贵妃来抚养。在1851年的时候,爱新觉罗·奕詝正式继位成为皇帝。

继位之后的他,一直勤于朝政,但是那个时候的大清帝国早已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在刚一继位的时候,他就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虽然最终在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和外国侵略者的援助下,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住了,但是之后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同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被进一步打开国门。

爱新觉罗·奕詝一共在位十一年,在1861年的时候便在承德避暑山庄逝世了,享年31岁。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被葬在清定陵中。

慈禧与同治之间的故事

慈禧和同治都是晚清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有趣。首先慈禧是同治的亲生母亲,但是以往根据清朝的习惯,生母不能养育自己的皇子(这是为了避免外戚专权),所以同治其实从小都是慈安养大的,和慈禧的感情相当的淡薄。而且两人之间也存在着权利的争斗,尤其是同治逐渐长大之后,这个冲突就更加的频繁了,同时同治心中对于慈禧这个能干的母亲也是有着一种仰望的态度,他很想做出一些成就给慈禧看,让慈禧承认自己。

同治可以说是慈禧的福星,如果不是慈禧生了同治,如果不是同治登基的时候太过年轻,慈禧也不会有机会“垂帘听政”,也不会有机会真正的把持朝政,所以说慈禧的崛起是从同治开始的。但是同时慈禧和同治之间的矛盾也是明显的,尝到过权利甜头的慈禧怎么会愿意这么轻易的放弃手上的权势,所以双方之间就爆发了很多的冲突。早在同治小的时候慈禧就经常对他非常严格的斥责,长大之后又干预同治的婚姻生活,在同治病重的时候都不让皇后看望一下同治,甚至于后来还当着同治的面要杖责皇后,到了这种程度,可见双方之间根本已经没有了一丝的母子之情。

同治和慈禧的矛盾是人尽皆知的,而且甚至还有不少的人怀疑同治的病逝和慈禧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据说当时是慈禧刻意安排御医用治疗天花的药来治疗同治的,而同治得的不是天花而是梅毒,所以最后同治没有被治愈,成为了清朝死得最年轻的的皇帝。

同治皇帝共在位多少年

纵观大清统治的这两百多年的时光,十几任皇帝里面,同治的人生也是非常有意思,他少年登基,在位总共只有十三年,好不容易等到成年能够亲政了,慈禧还是抓着权力不放,他也没有办法夺回来,没有怎么享受就挂了。

同治的一生是很幸运的,他出生在爱新觉罗家中,是皇帝的儿子,不只是过着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的生活,还不用和人去抢皇帝的位置,他的老爹就只有他一个活着的儿子,所以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但是同时同治又是不幸的,他的不幸来源于他妈,那个大清王朝最有权势的女人,他刚登基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小孩子,试想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就连看书都看不太懂,怎么去处理国家大事,所以政务都交给了慈禧在处理,而且慈禧对他非常的严苛,动不动就训斥他,还经常干预他的个人生活,就连婚姻生活都不能如自己的意,并且因此在外面风流快活的时候沾染上了疾病,经过一段痛苦的挣扎之后就黯然去世了。

纵观同治的一生,可以说是悲惨多过幸运,虽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之中,虽然享受着一般人享受不到的物质享受,但是他的生命也远要比一般人短,年仅19岁就去世了。虽然当了13年的皇帝,但是却没有真正的享受过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势,始终有一个人在他的头上压着,让他根本不能真正的掌控清朝。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书法

1861年,咸丰皇帝因病去世,去世之前,立载淳被皇太子,载淳6岁的时候登基成为大清王朝的第十位皇帝,即为同治皇帝。

因为载淳年幼,慈禧太后便开始辅佐载淳处理政事。慈禧太后因为贪恋政权,迟迟不把亲政的权力转交给载淳,直到载淳17岁时,同治皇帝才开始亲自处理政事。

载淳在位期间,清朝爆发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在社会动乱时期,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治皇帝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便召集大臣开启了新政,从新政的内容看来,清*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比如,成立同文馆、并且修筑了铁路、开办新式学校,让清人又机会去外国学习,从这些措施开看,统治者已经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这是一次进步的表现。同治皇帝受到慈禧和大臣们的辅佐,让新政能在清朝得以推行一段时间。

除了他在政绩方面的表现,同治皇帝也有书法作品流传于世,他比较擅长楷书。书法作品大多以楷书为主,比如《寿》、《镜心》等等,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写的字形多为方正、端正的样式,并且下笔比较有力度,写出来的字比较端正,和隶书都点相似。这有同治常年练习是分不开的,同治皇帝很小就继承了皇位,作为储君学习了很多年,而书法也是必学的课目之一,在同治的书法作品中,还可见他的印章题跋。

同治中兴具体是指什么

同治中兴是中国晚清历史上有名的改革活动,在同治时期恰好碰上了清朝*和英法等外国列强合作,太平天国又已经走到末路,被镇压了,所以在当时的清朝上下出现了一段平静的时期。

历史上对于同治中兴的看法基本上是比较正面的,认为同治中兴是近代中国比较进步的一个时期,也是对于后来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治中兴最重要的成就是洋务运动,在当时很多思想较为先进的人就提倡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在当时高层的许可下,出现了很多的近代工业,包括大名鼎鼎的“江南制造总局”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后来民国时期的“实业救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出现埋下了火种,在整个近代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同治中兴的根本其实只是慈禧等人的垂死挣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外抗强敌,内镇乱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强不息,所以根本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这场“自强”的抗争最后毁在了落后无知的封建统治者的手中。

总的来说同治中兴还是一场有着一定历史影响力的改革,对于中国近代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延续了清王朝的寿命,然而这场革新虽然是以同治来命名的,但是实际上和同治并没有什么关系,都是慈禧做主的。

同治维新是怎么回事

同治时期虽然已经是清朝开始落寞走向灭亡的时候,但是人死尚且还有回光返照,何况是这么一个大帝国,自然也会有不少人站出来想要拯救天下苍生,而在同治年间清朝统治者就希望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达成复兴的目的,也确实有一段时间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历史上称之为“同治中兴”,这场中兴也经常被拿来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

在同治年间,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在清朝的统治阶层的许可之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在这段时间里,清朝*整改了内部的政治体系,收拢了大量的武装力量,消灭了太平天国,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又降低税收,安抚民众,并且广开科举,增加汉人官员的权利,最重要的是兴办洋务运动,提倡学习外国人的先进技术来抵抗外国人。

在同治中兴的这段时间里,最杰出的成绩就是兴办了洋务运动,因此为中国兴办了不少的新式工业,并且引进了不少的先进思想,为后来中国的解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带来了一段短短的和平时间,给了清朝苟延残喘的时间。但是同治中兴的作用并不显著,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的局面。同治中兴并不是一场大规模的革命,只是一场自中而下的改革运动,没有从*上来改变,而是寄希望于部分官僚的贤明能干来改变局面。所以说同治中兴的成果是有限的,失败是必然的,根本无法和“明治维新”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