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6个必知的真相 吕布不用方天画戟

一说到三国历史,很多人都会把《三国演义》作为三国历史,其实《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历史细节都是有误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6个必知的真相。

1、关羽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它几乎与关羽融为一体,人们几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关羽应当使用这把刀,关于它的传说大家耳熟能详: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即便到今天,这种造型的刀仍被称作“关刀”或“关王刀”。可见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尊崇地位。

但历史上,关羽使用的并非是青龙偃月刀,而是类似于矛一类的兵器。遍查史书,三国时代无人曾使用“青龙偃月刀”,《三国志》中说到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矛,同时随身佩有短刀,以便对刺杀的敌将进行斩首。

其实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现,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宋代《武经总要》中就有这种刀的绘图。这种宽刃大刀的制造工艺在三国时还不成熟,很难造出。虽然青龙偃月刀在三国并未出现,但带有木柄的长刀却是可能有的,《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就称:“韦好使大双戟与长刀”。不过这一时期带柄长刀不是常见兵器,三国时将领使用的主要是长矛,如关羽、张飞、吕布等用的都是矛,取其突刺作用。

2、吕布的兵器不是方天画戟

前文提到,吕布用的是矛而非方天画戟。《三国》中吕布用的戟实际也是到宋代才出现的“戟刀”。三国时,戟是军队中的标准武器,从战国开始常用“持戟”一词作为士兵的同义词。

吕布为刘备解袁术大将纪灵之围时,在营门树戟一只,约定双方,如射中小支,则袁、刘解斗。吕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戟的小支原是横枝,整个戟呈“卜”字形。到了三国时,横支逐渐弯曲上翘,减弱了勾的功能,增强了刺和叉的功能,称为“雄戟”。

典韦阵亡前,“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说明小支上翘后,叉法威力大增。戟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官渡战前,袁绍檄文称自己的部队“长戟百万”,此说虽有夸张,但也说明其装备之多。袁绍有大戟士700余人为左右随从。

3、张飞的丈八长矛并非像蛇一样

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一样,张飞的兵器“丈八蛇矛”经过《三国演义》的煊染而声名赫赫。在电视剧《三国》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飞的“丈八蛇矛”矛头弯曲似蛇,更为惊奇的是其矛锋如毒舌吐信般双锋并举,煞是威风。不过,好看归好看,此“蛇矛”只是凭空臆想,在战场上中看不中用。

道理其实不复杂,突刺类兵器如矛、戟等,其杀伤力取决于尖刃刺击时产生的压强,矛前两个尖,明显会减小压强,穿透力不如单尖,况且中间新月形的矛锋增加了遇阻的概率,很容易就折断锋尖,其装饰性明显大于实战意义。所谓丈八蛇矛,是小说家为了给张飞增添英雄气概的捏造之物。《三国志·张飞传》中说他大闹长坂坡时,只是说“据水断桥,瞋目横矛”。

那么,“蛇矛”称谓有没有来源呢?有,汉代称“丈八长矛”为矟,如《释名·释兵》:“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矟音同朔,故后又称槊。由于矟和蛇音相近,而矛长又似蛇,故而丈八之矟就讹称为“丈八蛇矛”,并在后世流传颇广,特别是绣像本《三国演义》中将丈八蛇矛的矛头画成长而弯弯曲曲如蛇之状,就与其本义相差很远了。

4、胜负靠将领单挑:纯属扯淡

关于三国时的行军打仗,《三国演义》中有大量如是描写:列阵之后,主将骑马上前一对一厮杀,通常是大战多少回合,要么一方负伤败阵,要么一方被刺(砍)死于马下,胜的一方掩杀过去,打败对方。这纯属无稽之谈。

所谓单挑,即两匹马相向疾驰,接触交手是为一个照面,调转马头冲过来再交手,合两个照面为一回合。一般来讲,三个照面后,马的奔跑冲刺就不能保持高速。文学作品经常通过单挑以事渲染,正史却不屑一提。二十四史里几乎没有单挑。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有各时期的战术原则,哪能靠主将单挑决斗而定胜负呢!

由此可见,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也属于恭维之词。一支部队的主将,是不会冲在最前边的,因为敌方矫健者甚多,特别是年轻的下级武官和强壮的兵目,会造成严重威胁,一旦带队主官有所闪失,这支队伍就陷入无指挥的境况,后果不堪设想。

5、酒风与酒器

三国有不少酒风剽悍之人,张飞就是最典型的。《三国演义》第二回就是他“醉酒鞭督邮”,开了整部小说的“酒气”。张飞醉酒之后,总是要闹出些事来,如醉酒打了吕布岳父曹豹,失了徐州不说,还把刘备的老婆孩子给搞丢了。后来,为给二哥关羽报仇,心急却无处使劲的张飞醉酒打了范疆、张达,最后遭到报复,命丧黄泉。

三国人酒量、酒风如何,曹丕在《典论·酒诲》里给出了答案。他写道:“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胜,中雅受六胜,季雅受五胜。”就是说荆州牧刘表喜欢喝酒,专门让人做成了大、中、小三个酒杯,大酒杯取名“伯雅”,能盛七升酒;中酒杯取名“中雅”,能盛六升酒;小酒杯取名“季雅”,能盛五升酒。据《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一书,汉末及三国时一升相当于今天的0.2升,所以“伯雅”能盛两斤八两,“中雅”能盛两斤四两,“季雅”刚好盛两斤。

汉魏时没有蒸馏酒,只有酿造酒,而且酿造方法较为粗放。《三国演义》开篇就是“一壶浊酒喜相逢”,蒸馏酒直到罗贯中所在的明代才出现,因此“浊酒”是符合汉魏时代状况的。所谓“浊酒”,就是没有过滤的、酒水混合着酒渣的酒,因此显得浑浊。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三国的影视剧中,但凡出现清冽的酒水,都是穿帮的。

6、英雄与美酒

“三国”是谱写英雄的,而三国英雄们与酒的故事,也是流光溢彩,为后世讴歌。《三国演义》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此回的高潮无疑是“关羽温酒斩华雄”。当然这个情节在《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只算是《三国演义》作者的精心安排,罗贯中想让读者对第一次走进大场面的关羽保持深刻印象。

当十八路诸侯在阵前连折大将,袁绍、曹操无可奈何时,关羽应声而出,“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之后,关公的这一英雄形象,在《三国演义》后面章节中反复出现,甚至千百年后也难以磨灭。《三国》中,这一段戏也是开篇以来的浓墨重彩。

无名马弓手关羽提着华雄的项上人头得胜归营,曹操惊诧之余不忘战前诺言,亲手接过一爵酒给关羽庆功。剧中曹操有意探视一下爵的温度,其手一伸一缩,凸显了《三国演义》所记“其酒尚温”这个情节,映衬出关羽的绝世武艺。其实关羽斩华雄和喝不喝酒无关,更和酒温不温没有干系,除了作者有意为之的伏笔外,这里面也有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写照。

以上就是三国中6个必知的真相,当然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的细节是不对的,也许作者只是为了渲染故事效果而增加的,三国迷们应该尊重历史,还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