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里巴人-秋天“娇生惯养”肺

如果没有来自内外的双重侵害,肺本来也不会有病,又何谈去养它呢?

来自外界的侵害主要就是寒气。寒气若没及时排出,自毛孔侵入体内即会伤肺,所以防止寒气侵入是养肺的重要环节。而来自内部的侵害主要缘于肝火,所以消解肝火也可养肺。

按中医的五行学说,肺属金,秋天正是肺的脏气最旺、功能最强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天时以养肺。

肺在中医理论当中,主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宣发,一个是肃降。宣发主要是通过发汗、咳嗽、流涕来表现。肃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二是推动肠道,排泄糟粕。但肃降的功能通常要从病理状态中才能感知到,正所谓“善者不可得见,恶乃可见”,也就是说它的功能正常时,你根本看不到它的作用,但不正常了,才会有症状表现出来。许多便秘患者并不是大便干硬,而是大便无力下行;还有人小便艰涩,需良久方出,这些都与肺不肃降有直接关系。

肺的宣发和肃降的力量来自哪里呢?

来自中气,也就是脾肺之气。很多中药制剂就可以补中气,如参苓白术丸,既可健脾又能补肺,平和无偏;补中益气丸,功如其名,但其功能是升提肝肾之气以补中气,若肝肾本虚的人就不适宜了。

肺经有个穴叫做“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

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土能生金,其补中气之力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此外

山药薏米粥也是补益中气的佳品。有人说,我不想吃药,是药三分毒;不想喝粥,操作不方便,还有没有养肺方法呢?其实,如果没有来自内外的双重侵害,肺本来也不会有病,又何谈去养它呢?

来自外界的侵害主要就是寒气。寒气若没及时排出,自毛孔侵入体内即会伤肺,所以防止寒气侵入是养肺的重要环节。而来自内部的侵害主要缘于肝火。肝属木,肝火伤肺,中医叫做“木火刑金”。肝火虽旺,如果能够及时消解,也不会伤及肺,所以消解肝火也可养肺。鱼际穴是肺经的火穴,点按可祛因肝火旺而引起的肺热咳嗽。若平日多按摩肝经的太冲至行间,使肝火及时疏散,火不来克金,肺自然也就没有内患了。

有的人先天肺气不足,身体没有火力,畏寒怕冷,言语低微,动则气喘,吸入的氧气很少,总有吸不进去的感觉,这就叫做“肾不纳气”。

肾是气之根,凡属先天虚弱,就要从肾论治。可以艾灸督脉的命门穴,腰部的肾俞穴,肚脐下的关元穴,肾经的太溪穴。艾灸之法,温经通脉,作用持久,是秋天补肺虚之妙法。

还有一种人是肝火旺,肺亦不虚,脾气大但很能克制自己不发火(金能克木)。

这样的人常会感到胸中堵闷,喘不上气来。

此时可点揉肺经的尺泽穴。

尺,此字在此不指尺寸,而暗指肾脏(中医诊脉讲“寸、关、尺”,而“尺”正是肾脉之反应处);泽,是雨露,引申为灌溉,由此可知,此穴有补肾之意。尺泽穴为肺经合穴,属水,金气化水,则肺气不壅滞于胸,水可涵木,则肝火得水而平,所以此穴可治上实下虚的高血压症、哮喘症、遗尿症。

以上诸法,可根据个人体质参酌而用。

但更有一简捷之法,上通鼻窍毛孔,下通前后二阴,通天彻地,肺之宣发肃降之功一举完成,那就是“取嚏法”。举一例,若大便因中气不足、无力下行时,可在排便同时取嚏,借其宣发之后坐力,大便轻意可通。若小便不利者,也可试用此法。取嚏法是锻炼肺脏功能的绝妙之法,诸位一定要善加利用,方可体会其妙处。对于过敏症、虚寒症、气郁症、皮肤诸症,取嚏法皆可一招致敌。此法来源于本能,所以才有先天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