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私生女为一个王朝带来七十年的繁荣昌盛
薄姬的父亲薄生是秦国人,但却与前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相好,未婚便生下了女儿薄姬。薄生生于战乱年代,虽与魏媪相遇并且两情相悦,但是他却英年早逝,留下魏媪一人未婚却要养儿养女。准确地说,她是一个私生女。正是这位私生女,为后来的西汉王朝带来了七十年的经济增长、社会安定和政治清明。
野百合也有春天
秦君暴政导致秦末乱世,诸侯纷纷割据,农民也揭竿而起,魏宗室的魏豹追随项羽起义。后被封王。魏媪希望自己女儿能生活幸福,于是将薄姬送人魏宫,嫁给魏豹为妾。魏媪迷信相面,于是请了当时很有名的相士许负为女儿薄姬相面,想知道她在宫里能否有一定地位,能否得到魏豹的宠幸。没想到许负见到薄姬便十分惊讶,说薄姬将来能成为天子之母。这一说不仅仅是让魏媪放心了,更加重要的是对魏豹产生了极大的髭响。魏豹想,薄姬是我的姬妾,她是天子之母,我自然是天子之父,子承父位,这么说天下跟我也分不开。更何况当时乱世枭雄各自争霸,谁得天下还不定呢,也许自己真的能得天下呢!于是魏豹就开始打起了小算盘,等着项羽和刘邦两败俱伤他再渔翁得利。结果日子并没有魏豹预料得那么好,魏豹的小九九很容易被看穿,最后被刘邦讨伐,结果全军覆灭,后宫佳丽全被抓人汉宫做奴婢,薄姬也不例外。
古来天子后宫佳丽三千,但凡美女都会被收入后宫。于是魏宗室一些姿色尚可的女眷,也被刘邦选人自己后宫,薄姬眉清目秀,也在被选之列。在普通姑娘之中,薄姬可能比较出色。但是在众多姬妾之中,薄姬就是比较普通的一个了。于是人宫虽很久,薄姬同许多孤寂的小妃一样,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想到自己的命运,薄姬也常常自叹。如今这副样子,丈夫都见不着面,何谈生天子。
正所谓命由天注。一天,刘邦偶然间听到姬妾管夫人和赵子儿在背后笑话薄姬,当年她们三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说好要同甘共苦,谁先得富贵必定不能忘了其他二人。当年同在魏宫时薄姬得宠,确实没有忘记二位,然而到了汉宫,管夫人和赵子儿都得到刘邦宠幸,薄姬却见都没见过刘邦,她们便在背后嘲笑。刘邦听完大为感慨,同情这个可怜的姑娘,于是当晚就点了薄姬侍寝。
一夜过后,刘邦又将薄姬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是,一夜I临幸,薄姬却怀上了刘邦的骨肉,生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取名刘恒。意外恩遇,成就幸福母亲
一个女人,没有丈夫的疼爱,自然生活苦涩。但是身在后宫,这是许多女人的命运。薄姬比较幸运的是,家庭生活中似乎缺少丈夫的角色,她却比其他妃子幸福,因为她有可爱的儿子。儿子出生以后,薄姬就安心在后宫一角养育孩子,小心翼翼过日子,不与任何人争宠出风头,母子得以平静度日。刘恒长大以后被封为代王,受母亲教育和影响,代王刘恒在他的封地上安然度日,不与人争端,所以在朝中也无树敌。刘邦去世以后,吕后大力清除被刘邦宠爱过的妃子,戚夫人被悲惨折磨致死,其他一些妃子下场也都比较悲惨。为巩固自己的实力和分封土地,吕后还大量扫除刘邦子嗣。唯独薄姬和儿子刘恒,得到了意外的厚待。也许是因为薄姬和刘恒都与世无争,吕后不仅没有对他们母子动手,还格外开恩让他们母子团聚。代王对薄姬特别孝顺,尊称薄姬为“代王太后”,薄姬回到代王的封地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吕后病逝以后,大臣诛杀外戚,另选天子,一向与世无争又能体恤民情的代王得到大臣一致推荐,朝臣和使者就来到代国请代王入朝即位。薄姬经过卦的确认此事大吉之后,与大臣和使者们相会,移到未央宫,刘恒即位,即汉文帝,薄姬被尊称为薄太后。
缔造盛世发端,私生女演绎传奇
薄太后最爱读的书是《道德经》,“不喜儒术”。从她避难秦始皇后宫开始,就一直以“无为自静、顺其自然”的黄老哲学思想作为做人的准则,平时为人忠厚,“凡事包容,母仪俱足”(《史记》)。所以,秦朝宫女们喜欢她,保护她,连后来的吕雉也因此没有与她为难。做了母亲以后,她也一直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史载,薄太后不但自己能够背诵《道德经》,还经常给儿子讲解经义。母亲的思想能否影响到儿子,前提是儿子是否孝顺,而刘恒恰恰就是一个大孝子。
国人传诵至今的“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说的就是刘恒孝母的故事。他不但平时孝顺母亲,做了皇帝以后,仍然对母亲孝顺如初。薄太后曾生了一场重病,长达三年之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刘恒却打破了这句话。三年中,他每天都要看望母亲,常常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边,凡是御医送来的汤药,刘恒都要亲口尝过,确认无误,才放心地给母亲喂下。
刘恒在位二十三年,因为深受母亲的影响,一直奉黄老哲学的“无为而治”为基本国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免田租”,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一点负担也没有;对外友睦邻邦,和亲他国,不轻易出兵,以免耗损国力,使杀伐多年的汉朝终于有了一段清静的日子。
薄太后的“无为”思想,不但影响了儿子,也深刻影响了儿媳妇窦皇后,即后来的窦太后。而窦太后又将此思想传给了儿子汉景帝,两个母亲影响了两个孝子,最终完成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通过“文景之治”,西汉王朝焕发出安康和谐的新气象,人民富足,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充实。汉武帝即位之初,“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雄厚的财政实力,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开创鼎盛伟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