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为什么说“这天下*是我哥哥司马师的”?

司马师,字子元。他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对头司马懿的长子,路人皆知其心司马昭的哥哥,一统三国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司马师和乃父司马懿、乃弟司马昭一样成了奸诈、阴险的代名词,标准的一个乱世奸雄,反派人物。然而,倘若我们能够抛弃以蜀汉为正统的“罗贯中思想”,仔细研读一下历史,你会发现:司马师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公元208年,司马师出生于河内世家大族司马氏家中。《晋书》中说他“雅有风彩,沉毅多大略”。司马师很小的时候,便有名气,与当时名士夏侯玄、何晏齐名。何晏评价他“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赞他有治国之才。成年后,司马师掌管选才之法,推贤任能,整顿纲纪,使文武大臣各司其职,朝野肃然。可以说,倘若生在治世,司马师一定是一位能臣。

可惜天下并不太平。当时已是三国末期,那些曾经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英雄们早已风消云散,零落殆尽。曹操已死多年,诸葛亮也在五丈原被司马师的父亲司马懿给活活气死,“鞠躬尽瘁”了,一直活到七十一岁的吴大帝孙权也死了,天下只剩下司马懿一个英雄在那“荷戟独彷徨”。

自古以来,能力与权力始终是要相配的。能力超强的司马懿当然不甘心久居人下,他加紧了篡夺曹魏政权。而当时横在他面前最大的障碍是曹爽,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式人物。公元249年,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控了曹魏政权。

搞政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这么重大的事仅靠司马懿一人之力是完不成的,和谁商议呢?外人又靠不住。司马懿看中了自己的大儿子司马师。司马师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全程参与了“高平陵之变”。父子二人,密谋策划,连司马师的亲弟弟司马昭都被蒙在鼓里。古语有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行事机密是政治家最基本的素质。等到政变前夜,司马懿突然将行动计划告诉两个儿子,结果,司马师听后安寝如常,好像没事人一样,而司马昭听后却吓出了一身冷汗,紧张兮兮,坐卧不宁。司马懿由此认定大儿子司马师更有大将气度。

据说,司马师曾经暗养三千名死士,散落在各地,等到举事那天,三千死士骤然聚集,仿如天兵下凡一般。这是《孙子兵法》“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最经典诠释,它充分展现了司马师超凡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

两年后,司马懿撒手西去,魏国群臣以“伊尹既卒,伊陟嗣事”的古训,推举司马师辅政。司马师自任大将军,将曹魏军政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公元253年,吴国太傅诸葛恪率军攻打魏国新城,曹魏群臣如临大敌,纷纷建言立即发大兵迎战,司马师却十分沉着镇定,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形势,主张采取深沟高垒、以逸待劳的战术,终使诸葛恪欲战不得,旷师日久,粮草不继,狼狈而退,在归途中还被司马师早已布置好的伏兵痛杀一顿。

如同曹操当年篡夺东汉政权遇到许多阻力一样,司马氏在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了抵制和反抗。公元254年,魏国第三任皇帝曹芳和中书令李丰等企图扳倒司马师,推举夏侯玄辅政。但是,与曹操一样,司马师同样是一位出色的权谋家。他很快察觉到李丰等人的阴谋,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以企图“废易大臣”的罪名将李丰连同夏侯玄等人全部抓住,灭了三族。为了更好地实施司马氏的统治,司马师以天子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骄奢淫逸为由,奏请皇太后,将曹芳废掉,另立曹髦为帝。通过废一帝,立一帝,司马师的权力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然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司马师的身体却出问题了。司马师三岁时便发现左眼眶内生有肿瘤,虽经治疗,但是一直未根除。越到后来,肿瘤越厉害。到司马师48岁的时候,这个肿瘤也猖狂到极点。司马师整天强忍者疼痛理政。

然而,这一年却不怎么好。正月,魏国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举兵作乱,向司马氏发起挑战。而且那文钦大有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把自己的四个亲生儿子送去东吴做人质,以取得东吴的援助。两路叛军集结五六万人渡过淮河由寿春出发,攻占项城,兵锋直指洛阳。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司马师在剧痛中表现得十分镇定。

为了鼓舞士气,司马师带着病驱,亲自挂帅出征讨伐叛军。他审时度势,派监军王基带领前锋部队先行迎住叛军,调诸葛诞率豫州兵由东面进攻寿春,又令征东将军胡遵领军从南面截断毋丘俭退路,再派兖州刺史、名将邓艾统兵万余,由西北攻向项城。如此四路大军,已形成对毋丘俭、文钦的包围之势。

亲临前线后,司马师果断地命前锋王基抢先夺取叛军屯粮地南顿,自己则率军从汝阳急行至乐嘉,与邓艾军会师,叛军大乱,文钦先行撤退。司马师遣800精骑穷追猛打,先吃掉了文钦部。接着,司马师对毋丘俭部实行围而不攻战术,待其军心溃散,不战而败。毋丘俭仓皇逃跑,在慎县被人杀害。

司马师虽然十分漂亮地打赢了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拥曹*,进一步巩固扩大了司马氏的权力,但是,司马师也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正当司马师得胜之际,文钦之子文鸯趁夜带兵袭营,司马师被从梦中猛然惊醒,一时急火攻心,他左眼中的肿瘤再也无法容忍眼球的束缚,终于夺眶迸裂而出,司马师撕心裂肺般地疼痛难忍。但是,为了不影响军心,司马师将自己裹进被窝,死死咬住被子,一直将被子咬烂,都没有喊出声来。司马师活脱脱一个晋朝版的邱少云。

文鸯被击退后,司马师班师,刚到许昌,便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对于毋丘俭、文钦的*,司马师本可以不必亲自去征讨,但是为了维护*和统一,他毅然决然带病出征,直到为此搭上性命。在平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师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历代强权人物最凄惨的是自己突然暴亡,而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致使辛苦创下的功名事业瞬间化为乌有。公元255年,司马师死于许昌。由于没有儿子,临死前,他将权力移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昭。

历史证明,司马师做了一个多么英明的决定。司马昭接替哥哥任大将军后,对外西灭蜀国,南征东吴,基本荡定天下,对内,干掉曹髦,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只不过是顺手摘掉早已经熟透了的果子而已。

司马师是一个优秀的权谋家,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个将国家利益、革命大业看得高于一切的负责任的*,一个乱世中的英雄。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成天下之大功的司马师,没有来得及享天下之大位,只活了48岁。但是,他却泽被后世。司马昭多次对人说:“此景王之天下也”。后来,开创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追谥司马师为景皇帝,算是对司马师一生功业的最好缅怀和评价。

从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趋势看,由三国分裂到晋朝统一,是历史的大潮流。司马师正是顺应了这个潮流,推动了历史进步,最终为此献出生命。这也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