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什么能在官场全身而退?
曾国藩是晚清极其重要的一位大臣,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如果少了这位曾文正公可以说大清帝国八成老早就被起义军拆成了碎片。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就是曾国藩代领的湘军和他的弟子左宗棠率领的淮军比较有战斗力。其他的所谓八旗勇士、绿营悍将基本上都是一群丝毫没有什么能力的兵老爷。他们早就被缓歌缦舞和大烟浸软了腰肢,甚至已经病入膏肓。若没有曾国藩振臂一呼的话,恐怕那个时候的大清已经从摇摇欲坠变成了一摊瓦砾。
当然,像曾国藩这样的人才古来都是少有的,能够像他一样能文能武,功高盖主却又能够安享晚年的几乎没有几个人。满清不是对他没有过猜忌和嫌隙,但是这些暗涌都是被他悄然的化解了。这些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非常危险的事情,在曾文正的手中处理起来却是驾轻就熟,云淡风轻。这也可能是因为出身文臣的缘故,历来儒将只要是没有野心的,或者说是没有要取而代之意思,反而追求学术成就的文人,基本上都能够很轻易地全身而退,他们懂得取舍,故而才能够张弛有度。
但是在那个时代之中,即使是曾国藩这样的旷世大才有的时候也难免要面临一些比较麻烦琐碎的事情。
比如说家族之间的一些事情就是让他怎么逃也逃不掉的,毕竟生活在一个宗族制度的社会之中,那些在现代人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甚至完全不需要理会的事情着实使他们有大伤脑筋。早年曾国藩还未发家的时候,这样的家庭琐事其实就有一大堆,但是因为自己的身家还不丰厚,而且家里面也都是些穷亲戚,知道他还没有能力做太多的事情,所以也就比较老实,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他们之间毕竟还是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的,生活上虽然沟通不便但也总是有书信来往。
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开始出仕,甚至小有成就的时候,家里面的事情慢慢就越来越多了。比如说当年的曾国藩官品提升之后,俸禄也就慢慢上去了,很多的穷亲戚也就写信请求曾国藩支援。而且随着官职的变动,曾国藩也不得不开始多了些官场的应酬,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在饭局上面说事情。官员的应酬自古至今都是很多的,曾国藩这样处世老道的人自然也不可能免俗,毕竟人还是要活在世上,就要和人打交道。
性格孤僻,和谁都不往来自然不可能成为圣人。曾国藩事业渐渐有了起色,日子也就忙了起来。但是家中的事情也就紧跟着多了起来。就在曾国藩在京城之中的事业正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封家书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彼时的曾家在乡中虽然算不得是顶尖豪门,但也算是个小富之家。因此很多人都希望借着曾家的*捞上一笔。对于这样的事情,曾国藩一向是比较反感的,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儒家士子,他绝对是能够做到严于律己的。
所以当乡中有人嫌曾家手信寒酸的时候曾国藩不免有些愠意。毕竟这样的礼节性的事情本来就不该过于斤斤计较,而且曾家也的确不是什么公侯富贵之家,本来也就没有什么积累,至多也就是个乡绅罢了。所以曾国藩的家书之中写到,对于这样的人,家人还是尽量跟他说清楚家里面的经济状况,而且也尽量不要太寒酸了,以免得罪人。但是为了照顾父母的颜面,曾国藩还是非常小心的写到,父亲大人如果并不愿意多费口舌的话,那就算了。
其外就是联姻的事情了,因为中国古代家庭往往是用联姻的方式来联络感情的。所以说当年也有很多人想要和曾国藩攀亲戚,彼时的曾国藩对于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小心的,对于那些家风不好家教不严格的人家,曾国藩往往都是拒绝和他们成为亲家的。因为那些人大多数都是心术不正,内心其实并不是结成秦晋之好,反倒是想要依附曾国藩的*,然后到处欺男霸女,鱼肉乡里。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曾国藩对与相邻之间的龃龉也就看的比较开了。往往都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样的好处在于他几乎不再为这些小事情烦心了,很多时候人就是太过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反而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