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古尔邦节与回族的有何不同
古尔邦节在肉孜节后的70天,如果从封斋开始算起,则是整整100天。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做“尔德?古尔邦”节。尔德,节日的意思。古尔邦,亦称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之意。故又称之为“宰牲节”。在*的*及信仰*的民族中,与肉孜节相比,古尔邦节显得更加热烈隆重。
古尔邦节来源于古代阿拉伯宗教传说,北部阿拉伯人的始祖伊布拉欣直到年老,收下哈加尔为妻,才有了儿子易司马义。年老得子,伊布拉欣自然分外高兴,但他的结发妻子萨拉不容哈加尔母子,伊布拉欣只好忍痛将哈加尔母子送到沙漠的克尔白附近的帐篷生活,在沙漠中哈加尔的水喝完了,便到萨法山、马尔瓦特山找水,口干舌燥,一无所获。但回到帐篷竟发现易司马义用小手在沙漠中扒出一个小坑,有泉水溢出,这便是有名的渗渗泉。从此吸引了许多人到此定居。易司马义成为人们最喜欢的孩子。时光荏苒,易司马义长成了英俊的青年。
伊布拉欣更加痛爱自己的儿子,每年来此一次,看望妻小,朝拜真主。一天夜里,伊布拉欣在梦中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真主命令将你儿子易司马义杀掉献祭。”他从梦中惊醒,说:“真主啊,如果您命令我杀死我的儿子,我遵命。”此后,他又睡了,梦中再次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真主命令你将儿子易司马义杀掉献祭”。伊布拉欣又惊醒,连忙跑下礼拜,说道:“主啊,如果你命令我杀死我的儿子,我遵命。”
此后,他又睡了,梦中又听到了刚才的话。他醒后自言自语,现在,我必须遵命了。他来到帐篷,让易司马义跟他走,在山顶之上,他对儿子讲了梦中之事,易司马义说:“父亲,您就奉命行事吧!您将发现我能够忍受下来,为了真主的旨意。”
伊布拉欣不忍心让儿子看见刀,将他双手捆绑,推到一块石头上,伊布拉欣拔出利刃,硬着心肠说:“主啊,我就这样执行您的旨意了。”举起刀来,还没落到儿子的脖子上,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伊布拉欣,现已表明,你是忠实于信仰的人。”只见一个天使捧着一只肥大的绵羊来到他跟前,说:“杀掉这只绵羊代替易司马义献祭吧。”伊布拉欣解开儿子手上的绳子,将绵羊杀了。于是每年回历12月10日成为古尔邦节。
到这一天,信仰*的民族按户要杀一只羊,一户或七户杀一头牛。同肉孜节一样,古尔邦节的日子在公历日期也不一致,每年提前11天,因此,各个月份都可能出现。备足了往返路费的人在古尔邦节到来之前,要赶往麦加朝觐。
古尔邦节对和田的*来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节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大人、孩子都要添置新衣服。几乎家家户户要炸馓子,即把和好的面拉成细细的面条样,放进油锅炸,盘成一卷,又香又酥又脆。还要做各式各样的甜点心,咸点心。再加上圆馕、薄馕、糖果、瓜果、饮料等,整个餐桌或餐布上摆得满满的,上面罩上布单,客人来时将单子揭开,再陆续端上手抓羊肉,有的还有粉灌羊肺、米灌羊肠等。味道十分鲜美。
节日那天,当天还没亮时,从城镇到乡村,民间艺人们便在高建筑上激烈地敲着“纳格尔”,吹起喜庆的唢呐,平常*做晨礼时,只有买曾(宗教人士)一人呼喊,此时有数人站在尖塔上,一起悠长地喊着“萨方……萨方……”与肉孜节一样,也是告诉人们节日到了。
沐浴净身后,人们来到*聚礼,一排排地站好,由阿訇引导做礼拜,神情肃穆,动作整齐。阿訇往往要给大家讲一讲古尔邦节的来历,聚礼结束的时间一般比肉孜节的聚礼略早。然后观看宰牲的仪式,宰羊也好,宰牛、宰骆驼也好,均由阿訇执刀,否则便视为“阿热木”(肮脏之物)是不能吃的。有残疾的牛羊也不能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