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杜月笙是如何把自己的*渗透到新闻界的?
大家知道,上海滩大亨杜月笙是黑道出身,但随着社会地位的不断上升,杜月笙发现了社会舆论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渗透到新闻界。一旦自己遇上事情,可以让舆论的风向有利于自己。
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更加加深了杜月笙的这个想法。
当时,左派人士邹韬奋在上海创办了一份《生活》周刊。《生活》周刊是一份代表进步*的刊物,对于靠黑帮发迹的杜月笙非常不满。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周刊连续发表抨击杜月笙的文章,把杜月笙弄得十分难堪。
杜月笙托人去疏通,可邹韬奋根本不理这茬儿,文章照登不误。
这可把杜月笙的徒子徒孙们惹急了,纷纷找到杜月笙,扬言:只要杜先生一句话,我们立即去把这家不识抬举的报馆给砸了。
但杜月笙总是微微一笑,说:不打紧,让他们骂就是了。
其实,杜月笙心里明白,砸一家报馆容易,可若是真这样做了,那自己的名声就会越来越臭,以后就会有十家、二十家报纸来骂杜月笙。
他有自己的办法,不是硬攻,而是智取。
后来,由于《生活》周刊的锋芒越来越犀利,租界当局决定封杀它,并缉拿邹韬奋等相关人员。
恰好,执行这个任务的探长是杜月笙的朋友。在执行任务前,他把这当做喜讯告诉了杜月笙。
他本以为,杜月笙肯定会很高兴。不曾想,杜月笙毫无半点喜悦之情,反而很平静地对这名探长说:“他们办刊物也实属不易,你们就别抓人了,到门口一喊,把他们从后门吓跑,也就行了。”
探长很奇怪,问道:“难道杜先生忘了他们骂你的事情了吗?”
杜月笙哈哈一笑,说道:“上海滩骂我杜月笙的人多了去了,有明的有暗的,我全不在乎。”
探长得了杜月笙的令,果然照办,只是封了报馆,却没有抓到一个人。
后来,《生活》周刊复刊,信息灵通的邹韬奋早就知道杜月笙帮了自己的忙。所以,《生活》周刊上再也没出现过骂杜月笙的文章。
这件事,杜月笙解决得实在漂亮。但他觉得,要是每次都这样解决,那自己就会十分被动。
他决定在新闻界广收徒弟。
杜月笙在新闻界的第一个徒弟名叫唐世昌,是《新闻报》的编辑。
唐世昌是一名老编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在新闻界算是一个知名人物。
为了结交唐世昌,杜月笙托朋友捎话,请唐先生到杜公馆做客。
当时,能到杜公馆做客,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但唐世昌并没有立即答应,因为他心里对杜月笙存在着偏见。认为他不管*多大,都是不干不净的黑道人物。但经不起朋友的多次规劝,最后还是决定去会一会这个上海滩的新晋大亨。
见到杜月笙后,唐世昌大吃一惊。
当日,杜月笙身着一袭白绸长衫,脚穿一双布鞋,温文尔雅,气度不凡。
唐世昌原以为,杜月笙应该是坦胸露乳、大大咧咧的粗人,没曾想,他竟然是一幅读书人的模样。
再经过一番交谈,唐世昌发现,这位杜先生口中不仅没有半点污言秽语,反而是侃侃而谈,彬彬有礼,还颇有见识。
从此之后,唐世昌彻底改变了对杜月笙的固有看法,开始对他仰慕不已。后来,他就成了杜月笙的徒弟。
通过唐世昌的关系,杜月笙与很多新闻界的编辑、记者熟络了起来。
为了在新闻界收到更多的门生,杜月笙迎合他们的心理,将徒弟一律改称“学生子”,而“老头子”则该称“先生”、“老夫子”。
同时,他还简化了青帮开香堂的程序。比如,将开香堂简化为点香烛,将磕头跪拜改成三鞠躬,多人同时拜师时,还可以集体鞠躬。而原本写有祖先三代的“拜师帖”也被改为“门生帖”,拜师帖上一贯沿用的“一祖流传,万世千秋,水往东流,永不回头”的套语,简化成了一句话:愿拜门下听从训诲。
有了这种相对文明、简易的招收门生的方式,再加上唐世昌的牵线搭桥,没多久,就有一大批新闻界的人士投到杜月笙的门下,如汪松年、赵君豪、姚苏凤、余哲文、李超凡等著名报人,都或明或暗地成为杜月笙的学生子。通过这些徒弟,杜月笙的*终于渗透进了新闻界,开始左右社会舆论。
在杜月笙的授意下,一条举世震惊的大新闻可以压下不发,而一件无中生有的事可以在报上占据醒目位置,引起人们的热烈谈论。有时候,一条排好了版的头条新闻在见报当天会突然失踪,而报馆老板会对此一言不发,采编人员也会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明白,这肯定是杜先生的意思。
靠着对新闻界的掌控力,杜月笙帮着不少上流社会的人物摆平了许多不宜登报的丑闻。而这些人对于杜月笙当然是感激涕零,以后遇到杜月笙有事,不用开口便一个个主动鼎力相助,以报答昔日的恩情。
杜月笙这种“存交情”的处事方式,让他的关系网四通八达,在各个领域更加如鱼得水。
当然,作为回报,杜月笙也不会亏待了那些为自己出力的“学生子”。杜月笙知道他们的薪金不高,生活清苦,所以,他每月都让杜公馆的账房向他们发放津贴,小到几十块,大到几百块。如此一来,他们对杜月笙更是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