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借青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无合适理由作罢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遭中国驻军射击并有一名士兵失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事实上,此前两个月,日本军方曾在山东青岛大做文章,为发动战争制造借口,尽管没能成功,却也挑起了一场重大的外交风波。
近代以来,青岛先是被德国“强租”,后被日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战强夺,上世纪20年代中国虽收回青岛主权,但由于日本人在当地的特权,**一直未能正式驻军。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日本全面侵华的意图越来越明显。日军首先将突破口放在了青岛,因为在青岛日军拥有巨大的优势。
日本在青岛驻扎了海军陆战队,大量日本浪人以及日本的在乡军人(退伍老兵)充斥青岛,日本的军舰不时出现在青岛海面。而中国方面的驻军却很少,当时青岛控制在东北军系统的沈鸿烈手中,沈鸿烈是东北海军的司令,手上除了数量有限的东北海军水兵、海军陆战队外,剩下的就是青岛警察、保安队等不堪一击的力量。山东是军阀韩复榘的地盘,沈鸿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周旋于蒋介石、韩复榘和日本人之间,以保住自己的*。
日本人对沈鸿烈逼迫日紧,屡屡制造事端,特别是那些武装浪人横行无忌,贩毒走私,青岛海关形同虚设,中国税款损失严重。由于沈鸿烈在西安事变中倒向了南京*,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所以在被日本人逼得焦头烂额时,他只好向蒋介石求援,要求派一支*军队进驻青岛。由于日本反对青岛驻扎**军队,蒋介石就命令财政部税警总团总团长黄杰以保护当地盐税收入为名,派一个税警团赴青岛,青岛有胶澳、金口两个盐场,日本人对此也不好说什么。于是黄杰密令上校团长丘之纪率部秘密进驻青岛。
丘之纪1902年出生,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参加过第一次东征陈炯明,参与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军阀*,担任过*军校教导总队少校营长,1932年在淞沪抗战中因功被升为中校,1936年出任税警总团第五团上校团长。丘之纪率部到来,就像向一个表面平静实际上暗流涌动的池塘投下一粒石子,荡起了一波波涟漪。日本人很快发现这支部队足有2000人,装备先进,训练有素,收拾他们在青岛的海军陆战队绰绰有余。日本人来劲了,开始多方运作。
一方面,日本的外交使节向中国*提出*,向沈鸿烈提出交涉;另一方面,日本特务穿梭于北平、济南、青岛之间,挑拨宋哲元、韩复榘与沈鸿烈的关系。此外,他们还组织日本浪人、侨民闹事。日本人想通过各种压力压迫中国*撤走税警五团,他们此时已经有全面挑起侵华战争的企图,如果税警五团不撤走,他们就扩大事态,在青岛点燃战争导火索。
税警五团团部所在地摩天岭,成了日本人不断“造访”的地方。丘之纪被日本人搞得焦头烂额,但他处理得很得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日本人没话说。一方面,他严厉约束部下,无事不得离开营房,有事必须外出时须着便装,避免与日本人的冲突;另一方面,他不断向沈鸿烈、黄杰通报消息,并且请黄杰将情况向外交部和军政部汇报,给南京的决策提供一手资料。
6月1日,日本驻华北外交官员云集青岛,开会商量对付税警五团。他们计议已定,如果丘之纪不能给他们满意的答复,日本做好事态升级的准备。第二天一早,他们驱车直奔丘之纪的摩天岭团部,税警团事件进入高潮。青岛总领事大鹰正次郎、副领事道明辉、济南总领事有野学、北平大使馆代办加藤传次郎,天津总领事崛内干城等人气势汹汹地质问丘之纪,态度蛮横,有如审判。他们提出六大质问,如驻胶澳区之兵力若干,是否尚需增加?是否开入市内?是否听命于第二师黄杰将军,抑或财政部?丘之纪不卑不亢地一一应对,称“本团兵力将近两千,依现状无增兵之必要”,“本团奉命看守盐滩,专为缉私,无入市必要……”
双方唇枪舌剑交锋了两小时,丘之纪以一敌十,面对10名盛气凌人、纯粹只为找茬的日本外交官,驳得他们哑口无言。他明白地告诉这些侵略者,自己的部队不是军队,而是属于财政部的缉私税警。日本人抓不住任何把柄,败兴而归。
摩天岭会见后,紧张的局势开始迅速降温。由于丘之纪的巧妙应对,日本人找不到任何发动战争的借口,加上日本掂量了一下自己在青岛的军力也不是税警五团的对手,就转而在卢沟桥附近制造事端,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七七事变”。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后,税警五团秘密进驻青岛市内,修筑工事,吓得日本海军陆战队悄悄撤退回国。很可惜,两个月后,也就是11月2日,带团赴上海作战的丘之纪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受伤后坚持不下火线,不幸被日军炮火击中,壮烈殉国。1991年,丘之纪将军被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