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最大谜团 方伯谦死的到底冤不冤?

甲午战争中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很多至今在史学界仍无定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方伯谦。

正史记载,“济远”号管带方伯谦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黄海海战中,方伯谦谎报军舰多处损坏,率舰逃走,由于逃跑仓促,还撞到了已经搁浅的“扬威”号战舰。李鸿章一怒之下上奏朝廷,方伯谦被斩首,死时仅有41岁。

然而,对这样一位“逃兵”,在他死后,却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包括方氏后裔在内认为,方伯谦作战勇猛,率舰退出战斗仅是出于战术考虑,他只是李鸿章、丁汝昌为推脱失败而找的替罪羊。

方伯谦其人:绝非酒囊饭袋

至少从履历上看,方伯谦是个标准的海军高尖端人才,绝不是什么酒囊饭袋。

方伯谦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父亲是个私塾先生。方伯谦自幼好学,15岁时便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一期,成为这个中国近代海军人才摇篮的第一批毕业生。毕业后,方伯谦进入海军,从基层干起,随舰巡行沿海各处。光绪二年(1876),方伯谦被选为留学生,进入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四年。归国后历任“镇西”、“镇北”炮船、“威远”练船管带。1885年,调管“济远”号。

一路高升为北洋水师的骨干战将,方伯谦靠的毕竟是实力。早在英国留学期间,方伯谦就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据驻英公使郭嵩焘回忆,那批留学生中,平时最爱侃侃而谈的,除了后来成为翻译家的严复,就是方伯谦。外国教员也评价方伯谦是“水师中聪明谙练之员”。除了学习能力,方伯谦的实战经验也很丰富。朝鲜“甲申政变”后,丁汝昌率舰队赴朝,方伯谦指挥威远号随行,在这场事关清国荣誉的事件中立下功劳,李鸿章奏请为其邀功,方伯谦也随即成为新购巡洋舰“济远”号管带。

这是著名电影《甲午风云》中,李默然饰演的邓世昌(左)在质问方伯谦(右)丰岛海战中“尾炮退敌”的镜头。

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后,丁汝昌派“济远”、“超勇”二舰护送叶志超、聂士成军赴牙山,以“济远”方伯谦为队长。后来证明,东学党起义成为甲午战争导火索,牙山战役亦成为甲午第一站,将运送兵员的重任交于方伯谦,足见对其的重视。事实上,刚一到朝鲜,方伯谦便已预料到这场战争的严峻性,他立即给李鸿章上书,提出聚舰迎战,添置快舰等建议。但战事风云变幻,书信刚刚送上,战争便一触即发。

李鸿章奏折一上,方就丢了脑袋

但历史是残酷的,虽然学历和履历无可厚非,方伯谦在甲午海战中的不堪表现,却彻底把他葬送。

然而,时过境迁,谁都没亲身经历过当年那场海战,方伯谦表现如何,只能通过史料去了解,真真假假,多半只能揣测。

我们只知道,把方伯谦的脖子推到刀刃上的是李鸿章的一封奏折:“查十九丑刻,济远先回旅,据称船头轰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情有可疑。兹据丁汝昌查明,致远击沉后,该管驾方伯谦即先逃走,实属临阵退缩,应请旨将该副将即行正法,以肃军纪。”这封奏折一上,方伯谦第二天就被砍了脑袋。

李鸿章的奏折既是处决状,也是正史的盖棺定论,一言既出,方伯谦立即成了人人唾骂的“逃兵”。然而,方伯谦究竟如何“临阵退缩”,北洋水师并没有拿出详细的调查报告,方伯谦之死亦不是“法办”,只是“圣意”。这就为日后方伯谦的“翻案”提供了空间。

据说,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被杀后,其夫人在北洋水师闽籍官兵及眷属的协助下,穿了一件绣有一百个“冤”字的长袍,千里迢迢赴京告御状,口口声声称其夫是被“冤杀”。事实上,方家投身海军的不仅方伯谦一人,据统计,方氏家族三代先后有10人服役于中国近代海军,且多有成就,堪称“海军世家”。方伯谦之死无疑让这个“海军世家”蒙羞,因此家族后世无人认可方伯谦是逃兵的定论。

方伯谦无罪的三个“证据”

那么,方伯谦无罪的证据呢?“济远”号的作战记录已经彻底被丁汝昌推翻,只能寻找旁证。

第一个证据是一件“血衣”。据说方伯谦夫人上京喊冤时手里一直攥着一件血衣,这件血衣是“济远”号大副沈寿昌的脑浆鲜血所染,当时,方伯谦就站在他身边,亲眼目睹了手下的惨死。衣服都被血染红了,方伯谦还能是怯场的逃兵吗?这件证物百年间被方伯谦后人反复提及,以证方伯谦的勇武。

第二个证据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上海刊印的《冤海述闻》一书,作者署名“冤海述闻客”。该书陈述了甲午海战中的大量“内情”,其中多处提到方伯谦,为其冤死鸣不平。比如,书中写道:“嗟乎!济远船回时,不察情形,不经审讯,强加罪名,置之死地。独不思济远受伤大小七十余处,炮械坏不堪用,阵亡者七人、伤者十三人,皆有案可稽耶?且各船得回旅顺者,其阵亡受伤尚不及济远之多,济远非逃,不辩自明。况当超勇、扬威焚,致远、经远犹在阵攻击,众目共睹,而督船为全军平日所属,既无号令,又去其旗,牵动大局,果谁致之?”

第三个证据1981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该书作者系黄海海战亲历者卢毓英。该书也提到“济远”作战勇猛一事,“致远既覆,超、扬既火,广甲尤胆落,急返棹而逃。……济远当敌之冲,迎击既久,炮多炸裂倾倒,无以应敌,于是亦逃。

三样证据最终都指向一个观点,方伯谦之死无关战争,其率舰撤离是战术考虑,完全无可厚非,但当时北洋水师在战场上连受重创,李鸿章、丁汝昌为转移注意力,拿了方伯谦做替罪羊,颇有点曹操杀粮官王的意思。

质疑:“方伯谦无罪论”恐为杜撰

但对于方伯谦无罪的这些证据,史学界褒贬不一。

首先,“血衣”之证很难说明什么问题。一些史学者认为,不屑说是否存在这件“血衣”,即使存在,其情虽动人,却很难说明什么问题。衣服上的血也不是方伯谦的,只能证明大副沈寿昌死得壮烈。也许,方伯谦正是亲眼见到战友死的如此骇人,才魂飞魄散,撤退保命。

其次,《冤海述闻》虽然字字掷地有声,但却很难作为标准史料参照。“冤海述闻客”的身份无法确定,有人凭借其描述内容的身临其境猜测,该书作者必是方伯谦的贴身随从,所以可信度很高。但也不排除是有人委托写手,根据当时北洋海军的舰航海日志等资料或讲述的故事,再收集一些当时报刊报道和官方文书(邸报等)捏合而成。且书中多处说法也不能尽信,比如书中提到战舰撤退的原因是“炮械全坏,无可应战”。但根据战后统计,黄海海战中,“定远”、“镇远”、“靖远”、“来远”等舰中弹皆超过百发,“济远”的中弹数却只有区区15发。有论者据此质疑:“来远”中弹225发,尚能够坚持战斗到底,“济远”为何不能呢?

最后,《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的作者卢毓英虽然亲历了黄海海战,但他当时的工作场地主要在舱内,根本没有机会观测到战场上的真实情景,且其所言大部分都引自《冤海述闻》,真实性尚且存疑。

因为史料无法统一,多数史学者仍然认为,对方伯谦的评价目前还是“维持原判”较好,至于其是否在海战中真的恪尽职守,甚至勇猛无畏,只能等待更多研究成果和史证出来,才能下定论。

晚清海军国产军舰作战能力探微

甲午战争前,福建舰队20艘军舰中有15艘为福州船政局制造:南洋舰队23艘军舰中有14艘为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局制造;广东舰队25艘军舰中有9艘为福州船政局制造,所配浅水轮多为广东机器局制造;主要靠外购舰船建立起来的北洋舰队28艘舰艇中只有6艘是中国自己造的,其中千吨以上的10艘主要作战军舰中,只有1艘是中国自己制造的,其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李鸿章把中国海军装备的筹办几乎完全寄托到外国人身上,光绪十四年(1888年)就购进大小舰艇38艘。清各支舰队中,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者共31艘,加上中法战争马江海战中被毁的4艘,共35艘,其中自造的达25艘,占70%。但是,中国自己生产的海军舰船在性能整体上仍不足以与同时期的西方列强相抗衡,这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体现得都相当明显。 国产舰船 目睹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而纵横五洲,中国的洋务派也开始着手建造中国的军用舰船。

1865年,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试制成功,拉开了中国自制新型动力船舶的序幕。江南制造局于1868年7月下水的第一艘轮船”恬吉”号系木壳明轮,排水量600吨。1869年下水的”操江”、”测海”号由明轮改为暗轮。1870年下水的”威靖”号排水量增至1000吨。1873年以后制成的”海安”、”驭远”号排水量又增至2800吨。1876年又试制成小型铁甲轮”金瓯”号。所造之船,除个别船的机器、汽炉系从国外购买外,其余各船的机器、汽炉、船体均由船厂画样制造。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该局造船技术的进步相当明显。 福州船政局自1869年造出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至1888年”龙威”号下水的20年间,经历了由依靠洋匠到自己独立设计制造、由木壳船体到铁胁船体再到铁甲舰的巨大变化。该局1869年至1874年所造的17艘轮船均为木壳船,其中前4艘的轮机、汽炉均购自国外,第5艘”安澜”号所配轮机、汽炉则由厂中自造,结束了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历史。1872年4月制成的第7艘兵轮”扬武”号,已相当于外国二等巡洋舰,表明造船水平又有提高。福州船政局于1873年10月开始独立制造轮船,仅1年时间,船体就由木胁木壳过渡到铁胁木壳;又4年2个月,船型由普通兵轮向快碰船(巡洋舰)过渡;随后用5年另7个月的时间过渡到钢甲钢壳快船”平远”号。

甲午黄海大战第一阶段的油画

1876年3月,由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独立设计制造的兵轮”艺新”号下水,标志着进入自造轮船时期。1876年4月,该局开始采用铁、木作为船体材料,康邦蒸汽机作为船用主机,于1877年制成铁胁木壳兵轮”威远”号。1883至1887年,该局制造出”开济”、”镜清”、”寰泰”3艘巡洋舰,据两江总督刘坤一称,其性能优于南洋水师从德国购买的巡洋舰”南琛”、”南瑞”号。此后,该局又试制双机铁甲舰,于1888年1月制成2400匹马力、排水量2150吨、航速15海里、配炮17门的铁甲舰”龙威”号,编入北洋水师后改称”平远”号。该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造舰技术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毋庸讳言,当时中国的军事工业由于受经济、技术、原材料、重工业基础等条件的制约,在武器装备的技术改进方面尚难于实现”比而齐之”和”驾而上之”的宏愿。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军用舰船所需”大宗物料,无非购自外洋”。1866年,左宗棠为建造运输船”万年青”号,先后从法国进口了989吨的铁器、机器和引擎,从香港和暹罗进口大量船用木材。从1866年到1874年,福州船政局所建成的15艘船只全部是通过高价收购法国破旧机器、材料组装而成的。这种”借材异域”的方针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中断了对中国军工原料的供应,中国舰船工业随即陷入停顿状态。国内的舰船制造业在相当程度上生产了许多”太平年月无用,战争起时是废物”的军舰。

主持江南制造局的丁日昌更是坦率地承认:”江南制造局之轮船以及福 建船政局之轮船,可以供转运,不能备攻击;可以靖内匪,不能御外侮。” 但是,经过跟踪仿制,毕竟大大缩小了同西方国家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因此,不能否定”师而法之”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洋务派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国防建设近代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也应充分肯定。应该承认,不论是清*的最高决策者还是地方洋务派大员,多数人都主张支持国内造船工业的发展。尽管造船对工业水平要求更高,洋务派大员还是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相当成绩。 李鸿章对中国能否建造实战用舰船虽然抱有怀疑态度,但也在1865年决定,”此事体大物博,毫厘千里,未易挈长较短。如有余力,试造一二,以考验工匠技艺”。不久,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奏准从江海关四成洋税中酌留二成,其中一成专用于造船。

江南制造局在其推动下抓紧试制蒸汽船。1868年11月第一艘蒸汽船”恬吉”号建成后,军机处颁布的上谕指出:”中国试造轮船事属创始,曾国藩独能不动声色,从容集事,将第一号轮船成造,据称坚致灵便,可涉重洋,此后渐推渐精,即可续造明轮大舰……足见能任事者举重若轻,深堪嘉尚”。其间,同治十年(1871年),发生过一次御史宋晋上奏建议停止制造轮船的波折。经过争论,清廷最终还是采纳了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意见,否定了宋晋的奏议,维护了70年代的轮船制造方针。 伴随造船的进程,反对造船的声音也时常出现。后来洋务派大员对造船的态度也逐步有所变化。李鸿章鉴于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国购船之价,把中国后来海军装备的筹办完全寄托到从国外进口。福州船政由于不在李鸿章的直接控制下,又有左宗棠、沈葆桢及后来各船政大臣的坚持,因此才勉强维持着造船。

李鸿章积极组织领导并建立晚清的新式军工业,但对立足国内制造轮船并不热心。从李鸿章开源节流、筹集经费购置德国、英国建造的军舰情况看,他对进口军舰的性能可谓推崇备至。 可以说,李鸿章起初主张以自制为主,但由于中国经济、工业基础的落后和海防形势的危急,转而主张以向西方购买为主,最后竟发展到排斥和打击左宗棠等人以自制为主的主张,挪用国内自制经费来购买洋枪洋炮。 此时的清廷需要处理海疆的时间往往迫在眉睫,需要迅速地形成海上战斗力,而进口性能好的军舰就成为一条形成战斗力的捷径。1881年1月,李鸿章对军用舰船的建造有过这样一番评论:”从前闽沪轮船多系旧式,以之与西洋兵船角胜,尚难得力。闽厂后来所造扬武、超武两船,则渐渐合用矣。然欲仿造铁甲船,尚恐机器未全,工匠未备,不若西洋购材制料取携较便,厂肆既多,可以任意选择。”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一支舰种多样、规模庞大、性能先进、战斗力很强的北洋舰队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仅仅依靠国内生产建造军用舰艇肯定是达不到如此速度、规模和质量的。与以国产舰艇为装备主力的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广东海军相比,北洋海军不论是舰艇的总吨位、舰艇性能、战斗力、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图中这艘军舰,便是黄海大战中参战的“平远”号铁甲舰。“平远”是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29艘舰船,是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1890年调入北洋海军服役。

总体看,清廷在确保海军发展的装备需要方面采取了国内自行生产与进口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口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北洋海军,其他海军为辅。进口军舰的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后期一直持续到清王朝灭亡,持续时间长,资金投入力度大,取得了一定效果。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内造船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为海军提供装备保障方面仍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1、作战效能 1874年3月,日本以1871年琉球船民遇巨风到*被杀一事为借口出兵*。清廷派出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率船去*巡防并负责交涉。日本当时的兵力并不强,尤其是海军,只有原幕府的5艘旧兵船和3艘运输船。交涉中日尽管以开战相要挟,但苦于海军弱,只好寻求外交解决。而当时办理*事务的沈葆桢奉命在*设防,调1艘军舰驻台北,6艘军舰驻澎湖练习合操阵式,2艘军舰分驻厦门、福州以固门户,另调3艘商轮接运淮军赴台和运送军火。由于加强了*的防务,加上其他原因,迫使日军不得不撤离*。上述军舰和运输船,除1艘外,其余均为福州船政局所造。

中法马江海战,中国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这里固然有仓促应战、准备不足的原因,但福建水师装备的19世纪60年代技术水平的木壳军舰抗毁力很差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所有这些船只都是木制,未装铁甲,外表美观,但质地脆弱。船身借一些不透水的壁板,多少得以免于沉没。”其他中方船只,在法国海军看来也不过是炮靶。所以,在法国海军的突然袭击下,经过短短四十分钟海战,中国海军除”艺新”、”伏波”两舰负伤后向上游逃脱外,其余九艘全部被击沉,另外有一批师船被击毁,总共牺牲海陆官兵700余人。法军死6人,伤27人,一舰未沉。左宗棠认为,”所制各船,多仿半兵半商旧式。近年虽造铁胁快船,较旧式为稍利。然方之外洋铁甲,仍觉强弱悬殊。船中枪炮概系购配,较外洋兵船所用,又有多寡利钝之分。所以夷衅一开,皆谓水战不足恃也。

夫中国之地,东南滨海,外有台澎金厦琼州定海崇明各岛屿之散布,内有长江津沪闽粤各港口之洪通。敌船一来,处处皆为危地。战固为难,守亦非易。”左宗棠的这一看法应该说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当然,人们也注意到,参战的”扬武”、”振威”号在处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仍发炮击伤敌舰2艘,表明国产军舰并非完全不堪一战。 参加甲午黄海海战的”平远”号表现尤为突出。该舰在离敌舰”松岛”号3200米距离上一炮击中敌舰*水雷室,毙敌水雷手多名。时人称赞”平远”号的战斗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中向国外购买的”远”字号军舰。该舰后为日人所虏,日俄之战中颇具战绩。这说明中国当时的军工厂是有能力制造近代军舰的。但李鸿章等洋务派过分偏重于进口外国军舰,对于自行建造军舰没有充分扶持。当然,在1894年的黄海大东沟海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从德国进口的各战舰也是不争的事实。

进口军用舰船及其作战效能 在北洋舰队的建设上,李鸿章主要进口德国和英国的舰船作为主战装备,委派特使李风苞向德国船厂和兵工厂订购舰艇及枪炮。19世纪80年代,大批德制舰船进入北洋舰队服役。19世纪80年代以后,清*共购买了46艘外国舰艇,其中德国36艘,英国只有10艘。至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军时,在25艘主要舰艇中,有5艘主力舰、5艘鱼雷艇购自德国船厂,而舰队主炮均系德国克虏伯厂制造。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时,参战的10艘军舰中有5艘主力舰是德国制造的。德制舰船已成为北洋海军的绝对主力。此外,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大尉还为旅顺和威海卫海军基地设计和修建了全部海岸新式炮台,并在炮台上悉数安装了德国克虏伯后膛巨炮,极大地增强了北洋海军军港的防御能力。 1、进口舰艇性能 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和参赞徐建寅仔细考察了英、法、德3国新式铁甲舰,于1880年12月选定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第一艘铁甲舰,于1881年选定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第二艘铁甲舰,即”定远”、”镇远”号。李风苞和徐建寅决定仿照当时英国最新式的铁甲舰”英弗来息白”号和德国最新的铁甲舰”萨克森”号,取长补短,把”定远”、”镇远”建成”当今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 “定远”、”镇远”号在设计上集中了上述两艘舰的优点,其主要技术参数为:排水量7335吨,功率6000马力,航速14.5节,装有305毫米口径巨炮4门,鱼雷管3具;舰体中腰机器舱和弹药舱外用复合装甲环绕为堡,堡长43.5米: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动力装置采用两台平卧式往复蒸汽机,锅炉8座,烟囱2具,煤柜装煤共700吨。李鸿章派曾留学英、法的刘步蟾、魏翰、陈兆翱、郑清濂驻德厂监造,并派管轮学生陆麟清带领工匠黄带、林样光、陈和庆等10人驻厂学习。

”定远”、”镇远”两舰于1884年竣工,1885年驶抵中国,共花费340万两白银。李鸿章在光绪十一(1885年)年十月十五日的《验收铁甲快船折》中说:”镇远铁甲厚雹一切布置,均与定远相同,惟定远水线下全系钢面铁甲,镇远水线下则参用铁甲,而两舰关系紧要之处皆用钢面铁甲保护。” 根据国内的指令,李凤苞选定在德国伏尔铿船厂为北洋海军订造一艘称之为”穹面钢甲快船”的装甲巡洋舰”济远”号。济远舰的技术参数为:排水量2300砘,功率2800马力,航速15节,装有210毫米口径后膛克虏伯火炮2门、150毫米口径火炮1门,鱼雷管4具。 1885年8月4日,朝廷电旨李鸿章,按照”济远”舰样式再订购4艘装甲巡洋舰,以增强*、澎湖防务,后因形势变化而编入北洋海军序列。李鸿章电令驻英使臣曾纪泽、新任驻德使臣许景澄在英、德各自订购2艘装甲巡洋舰。这次订购在英德两国海军部之间引起一场技术上的激烈争论和争夺。最后,李鸿章决定仍在英、德两国各订购两艘装甲巡洋舰,待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择优者专门推广仿造。 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的两艘巡洋舰名”经远”、”来远”号,长82米,宽12米,吃水5米,排水量2900吨,功率3400马力,时速15.5海里,鱼雷管4具。与”济远”舰相比,”经远”、”来远”舰升高了穹甲,增加了储煤舱,增大了轮机舱。

英国阿摩士庄船厂没有按”济远”舰而是按其刚下水的新式军舰设计制造了两艘半铁甲的巡洋舰,即”致远”、”靖远”号,但是,李鸿章还是为”致远”、”靖远”舰装上了由德国制造、口径为210毫米的主炮。 这4艘巡洋舰竣工后于1887年12月1日抵达厦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会同总教官琅威理进行了验收,性能符合要求。 应该承认,德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其军舰吸收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秉承了日尔曼人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精良的建造工艺,为北洋海军打造的2艘铁甲舰、3艘装甲巡洋舰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而英国为了树立良好的客户信誉,争夺中国的军购份额,凭借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雄厚科技实力和建造水平为中国建造了2艘半铁甲的巡洋舰。甲午海战的炮火硝烟证明了这些军舰优越的性能及良好的建造质量。 2、”定远号怎么还不沉呢?”――舰艇质量分析 “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的吨位、装甲、火炮和航速当时在远东是无与伦比的,对日本海军震动很大。1885年10月,日本*向法国海军部高薪聘请白劳易担任日本海军省顾问、海军工厂总监督官、舰政本部特任少将,专门负责建造在火力和速度上足以对付”镇远”和”定远”的舰只,著名的三景舰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定远”、”镇远”舰在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黄海海战中充分显示了装甲和巨炮的优势。海战初期,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号”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纷纷避开其前主炮而攻击侧翼弱舰”超勇”、”扬威”号。在5个小时的海战中,”超勇”、”扬威”、”经远”、”致远”被击沉,”济远”、”广甲”逃跑,”来远”、”靖远”受重创后撤退,”平远”、”广丙”及”福龙”艇尾追日舰运兵船。”定远”、”镇远”两舰与日舰激战,两舰的装甲及炮塔护甲被日舰炮弹击出的弹坑密如蜂巢,但无一穿透四英寸以上,因其装甲”坚固无比,犹如中流砥柱。特别是定远号装甲没有一处被炮弹穿透,而且炮塔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经过数小时的鏖战,目睹炮口依然喷吐火蛇的”定远”和”镇远”,日本水兵三浦虎次郎不禁惊叹:”定远号怎么还不沉呢?”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击沉了北洋海军的几艘巡洋舰,但始终未能实现击沉”定远”、”镇远”铁甲舰的主要目的,”不能全扫乎华军者,则以有巍巍铁甲船两大艘也”。

1894年的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战绩表明,德国船厂制造的装甲巡洋舰拥有装甲技术优势和很高的建造质量。在丰岛海战中,”济远”以一对三,力战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号,用后主炮击中”吉野”右舷和舰桥,迫其停止追击,显示了巨炮的威力。在黄海海战中,”经远”舰以一对四,力战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4舰,拒战良久,遂被击沉。”来远”舰中弹200多颗,船舱数十间着火,但仍一边射击,一边灭火,与”靖远”舰一起撤至浅滩,修补灭火后又投入战斗。 在黄海海战中,英国制造的4艘巡洋舰有3艘被击沉。特别是”超勇”和”扬威”号,由于铁皮太薄,且内部隔舱为木质结构,交战不久即中弹起火,旋即沉没。”致远”号装甲属半铁甲,战斗中,水线下被击穿两个大洞,舱内进水,无法堵住,在管带邓世昌指挥全舰官兵向日舰冲击过程中该舰沉没。据史学界考证,”致远”号并非被日舰鱼雷击沉,而是舱内进水太多而沉没。”靖远”舰与”致远”一样,也是半铁甲,水线下被击穿后进水太多,一度退出战斗。英制巡洋舰在黄海海战中的失利,反过来证明了德制装甲巡洋舰全装甲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