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治国 元朝尊儒重文的局面是由谁开创的?

原题为:《耶律楚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自古良相难求。好宰相胸怀大局,治国安民,协助皇帝修平域内,是黎民百姓之幸,是国家*之运,是天下苍生之福。

耶律楚材就是这样一位良相。在担任元朝宰相的权位上,他提出“以佛治心、以儒治国”的主张,以善意待天下,以大道行天下,以制度管天下,为中华文脉的延续和中华民族的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蒙元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耶律楚材世居燕京,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通汉族语言文化,通晓天文、地理,历法、医术,是一位具有丰富文化知识的政治人物。

成年后,耶律楚材开始走上仕途,最初在金朝为官,曾任开州同知、燕京左右司员外郎等职。蒙古大军攻占燕京后,成吉思汗得知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遂派人礼请,向他询问治国大计。于是,身长八尺,美髯宏声的耶律楚材博得了成吉思汗的喜爱,被任命为辅臣,常伴左右。

当成吉思汗遇到耶律楚材,一个游牧民族开始迅速地统治中原各族,基本奠定中国今天的版图。耶律楚材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是向汉族文化学习,为元朝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他也因此被称作“治天下匠”。

在随成吉思汗西征的途中,耶律楚材经常讲述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面对蒙古铁骑的残暴,耶律楚材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得以稍敛,使被征服之地的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等人向皇帝行君臣礼,以尊汗权。从此更受重用,被誉为“*之臣”。蒙古执掌中原后,耶律楚材便很快完善赋税事宜,建议颁行“便宜一十八事”,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对改汉地为牧场;建立赋税制度,设置燕京等处十路征收课税所。

窝阔台汗三年,耶律楚材出任中书令(宰相)。在宰相的舞台上,他积极恢复文治,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并实施“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政治主张,并改革政治*,提拔重用儒臣。在经济方面,耶律楚材殚精竭虑,提出许多创造性意见,主要有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等。在文化方面,耶律楚材主张行善政,反对*生命,保护百姓生命;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在耶律楚材的努力下,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位杰出的宰相,耶律楚材以“治天下匠”自诩,以“安得夔龙立廊庙,扶持尧舜济斯民”自勉,竭尽全力以自己的价值观影响蒙古君主,施行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策略,建立一个符合儒家思想的理想政体,这是他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耶律楚材出身于汉文化程度较高的契丹贵族家庭,他所接受的系统教育源于儒家思想文化,因而在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中,其言行始终遵循儒家思想的规矩。耶律楚材在推动蒙古最高统治集团实现剥削和统治方式转变的同时,还在恢复和发展中原的封建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耶律楚材除了经常利用同窝阔台接触的机会,“进说周孔之教”外,还不断向窝阔台灌输儒学的纲常名教之说。他针对蒙古统治者崇尚武功而鄙薄文治的传统偏见,仔细说明“天下虽得之马上,而不可以马上治”的道理,竭力用儒学理论改造蒙古统治者的头脑。正是由于耶律楚材的努力和影响,终于使蒙古最高统治者逐步认识了儒学和儒家思想对于巩固政治统治的重要作用,从而兴起了一代文治之风。

为了树立儒学的正统地位,耶律楚材在蒙古攻破汴京以后,派人寻访到孔子的后代孔元措,并奏请窝阔台同意,让孔元措袭承“衍圣公”的名号,并“付以林庙地”。为了研习儒学,耶律楚材还召请当时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人,使他们“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之后,在耶律楚材的规划之下,先后在燕京设立编修所,在平阳设立经籍所,作为整理和编纂儒家典笈的专门机构。从此,元朝出现了尊儒重文的新局面。

1237年,耶律楚材上奏说:“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窝阔台也感觉到朝中缺乏人才,就采纳了他的意见,“乃命宣德州宣课使刘中随郡考试,以经义、辞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这次开科取士,释放了被俘为奴的汉族儒生,大胆任用汉族知识分子,选中的许多人才如杨奂、张文谦、赵良弼、董文用等人都成为名臣,为完成蒙古国的汉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儒家思想可以作为治国指导思想,完善的制度可以强制实行,但是,人心的向背则需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为了化解当时社会存在的戾气,耶律楚材提出了以佛治心,用宗教来指导人生,治理国家,使社会矛盾得以缓和,这是耶律楚材作为好宰相的另一个贡献。

耶律楚材自小受佛教的影响和熏陶,他说“余幼而喜佛,盖天性也。”成人之后又在佛门学习三年,受到佛教思想的严格训练。后来成为当时第一尊宿万松老人的弟子,被授予湛然居士的法号。耶律楚材从佛法汲取力量,深知佛法的智慧和魅力,在国内极力推崇佛法。他在《西游录》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一个国家是否强大,要看国民素质的高低;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有正确的教化;而教化众生,启发众生的主要思想,就是佛法。

在耶律楚材的影响下,朝野奉佛者甚多。加上他以佛心推行仁政,化解了元朝苛政,造福黎民。因为连年征战,蒙古大营库藏空乏。于是有近臣上奏建议窝阔台杀掉汉人,把中原变为牧场。幸而耶律楚材深明佛法,谏止杀机。他抓住窝阔台想增加财政收入以更好地推进军队扩张的心理,说:“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果然,窝阔台同意了耶律楚材的这一建议,后来收效很好。

公元1232年,蒙古大军越过黄河,包围了金朝的政治中心汴京城,由于金朝军民的顽强抵抗,致使蒙古大军死伤惨重。为此,蒙古大将速不台奏请窝阔台,决定在汴京城破之后进行大规模的*。当耶律楚材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向窝阔台竭力进行谏阻,他痛切地向窝阔台陈述了*政策所造成的恶果。他还从当时汴京的实际情况出发,说服窝阔台改变屠城的决定。他说:“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昕获”。由于耶律楚材的谏阻,使当时避兵居汴京的140多万生灵避免了一场极其严重的灾难。在耶律楚材的影响下,蒙古统治集团逐步放弃了野蛮的*政策,用惩办首恶的办法代替了大规模*的手段。

耶律楚材最主要的精神支柱,是儒家的入世信条,而不是佛家的出世禅理,他自己说:“以吾夫子之道治天下,以吾佛之教治一心,天下之能事毕矣。”于是,佛法的慈悲和智慧指导了他的作为,也正因此,楚材居士被尊为为一代大德。

耶律楚材多才多艺,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卓越贡献。他是中国提出经度概念的第一人,编有《西征庚午元历》,还主持修订了《大明历》。他酷爱诗歌,写过不少诗作,现存于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共14卷。耶律楚材还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的书法继承了颜真卿和黄庭坚的书风,硬拙挺拔,雄放刚健,以端严刚劲著称,有“河朔伟气”。

耶律楚材把自己看作治国匠,用他的毕生精力为国家服务,为苍生奉献,是一位成功实现“以天下生民为己任”大抱负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好宰相。历史不会遗忘任何一位好宰相,直到现在,仍然不断有人到位于北京颐和园的耶律楚材幕来凭吊他,他作为宰相的智慧、才华、清廉和怀柔等等优良品质,更会被永远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