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孙权为什么酒后说话不算数?

大凡古代帝王都爱饮酒,孙权也不例外,我在上一篇博文里也介绍了张昭多次犯颜直谏,孙权当面应承背地却依然故我的故事,历史上的孙权不仅嗜酒而且喜欢以酒令来助兴,称吴王时,孙权大宴群臣,喝的兴起,他站起来向大臣们开始行酒令,轮到虞翻时,虞翻却佯装醉倒,孙权以为他不胜酒力转身离去,哪知虞翻却翻身坐起,孙权大怒抽出宝剑就要杀他,大司农刘基赶忙抱住孙权劝谏说,大王躬行德义堪比尧舜,万不可因此小事毁了名声。孙权恍然大悟赦免了虞翻,并且宣布,从今以后凡是酒后说杀的,一概不算数。

我在读《三国志·虞翻传》的时候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虞翻本是好酒之人,为什么甘愿冒生命危险而失君臣之礼呢?从虞翻的人品、个性以及当时的情况分析,虞翻并不是怕喝酒,之所以如此,是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对孙权实施劝谏而已。虞翻好酒而且常酒后失言,《三国志》多有记载。于禁被关羽所擒,关羽遭孙权暗算,关羽被杀,于禁滞留东吴,孙权常与于禁会饮,在一次楼船会饮时,歌妓奏乐让于*而流涕,虞翻说,你想以此伪装来求得赦免吗?说的于禁顿显尴尬,孙权也怅然不平。

最让孙权怒火的是,孙权正与张昭谈论神仙的时候,酒后的虞翻手指张昭大声说道,什么神仙,都是死人,世上哪有什么神仙!孙权本来就不喜欢虞翻,并且对虞翻积怒已久,结果将他贬往靠近越南的交州,最终客死他乡。其实,虞翻是位全能的人才。最大的成就就是潜心研究《老子》《论语》《国语》《周易》等,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注释文献,这些成果的取得恰好都是在被放逐交州后完成的,正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受贬交州时,虞翻还讲学不断,门徒常有数百人。说起虞翻对《周易》的研究,还需一个故事加以佐证。孙权攻击关羽时,让虞翻为关羽占卦,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他说:“不出二日,必当断头。”结果应验,孙权称赞他说“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孔融曾称赞虞翻所注《周易》说:与神合契。

虞翻还是位智谋善辩之人。孙策打败王朗攻破黄祖准备进攻豫章,太守华歆做好了应战准备,结果虞翻三言两语便使华歆缴械投降。吕蒙偷袭关羽时,*守将傅士仁(不是人)准备顽抗,虞翻求见,傅士仁深知他嘴上功夫厉害,索性闭门不见,可最终还是被虞翻的书信打动,背信弃义投降了吕蒙,落下千古骂名。虞翻更是位武林高手。一次,孙策讨山贼,左右均被派出,孙策单人独骑策马山中,虞翻问,你身边的人呢?曰,都去攻打山贼了。虞翻劝孙策下马,自己手持长矛在前开路,护卫孙策走出山涧,到了平地又扶孙策上马,孙策说,你没有马怎么行?虞翻说,我能步行,一天可走二百里。《吴书》曰:“翻善用矛”,“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看来,虞翻不仅能使枪棒轻功也很了得。

虞翻的气节令曹丕佩服。于禁被孙权待若上宾,与孙权策马并行,虞翻大怒说,降虏怎敢与吾君齐头并进。拿起鞭子就要打于禁,被孙权喝止。孙权欲放于禁归魏,虞翻说,败军之将不能身死,回去了也像做贼一样,应该斩首以惩戒有二心的臣子。于禁回去后不久羞愧而死,曹丕佩服虞翻的气节,常在大殿之上为他设立席位。虞翻应该是东吴难得的人才,就因为太刚直且不愿与凡人俗气同流合污,才被放逐边疆终老至死,但他不顾个人安危劝止了孙权酒后杀人的恶习,不也令后人敬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