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 宠臣变阶下囚 官场上的不倒翁的离奇一生

不管怎样,纪晓岚做官做到死,在学术盛兴的乾嘉时期,这种选择也是耐人寻味的。“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是纪晓岚自作的挽联,也是对他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此前,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曾点评过许多学术典籍与名家诗歌,也撰写过家喻户晓的《阅微草堂笔记》,然而这些都无法与《四库全书》相媲美。《四库全书》成为纪晓岚一生最大的荣光。这荣光的背后,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载浮载沉的人生道路。

记载自己的奇遇

1724年,纪晓岚诞生于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县)崔庄。他的出生被附会了种种神奇之说:祖父纪天申梦见一道火光闪入楼中,随后纪晓岚出生;还有人说纪晓岚是火精转世:献县自五代时期就有驱赶火精的习俗,相传火精为女性,赤身出现在火光中。纪晓岚出生前一天,当地又发现了火精,人们敲打铜器来驱赶,火精闪入纪家,这时纪晓岚出生,耳垂有穿痕,脚白而尖,状若缠足,像极了火精;除了火精转世外,还有蟒精、猴精投胎的传说:纪家附近有大蟒,纪晓岚出生之后,大蟒消失;纪晓岚从小喜欢吃榛栗梨枣,一吃就停不住口,性子又喜动,无事也不能安坐片刻。这种附会还联系上了纪晓岚的名字,他名“纪昀”,字“晓岚”,“昀”意为日光,以它为名就是和光怪有关。

在野史传说中,名人的诞生常伴有异象发生,可是像纪晓岚那样出生之后还总是有神奇表现的就很少见了:两三岁时,几个身穿彩衣、佩戴金钏的泥娃娃和他一起玩耍,亲切地叫他弟弟;四五岁时,纪晓岚两目如炬,在黑暗的地方看东西没有丝毫障碍,七八岁后,视力才慢慢变得像普通人一样;31岁考进士前问卦,测了一个“墨”字:“黑”部拆开是二甲第四名,下面四点是“庶”字脚,士为“吉”字头,预示进翰林院作庶吉士,后来果然如此;不惑之年任福建学政时,试院里唐柏的树梢上夜现两位红衣人,向他拱手作揖,渐渐消失——这诸多奇景,并非坊间传闻,乃是纪晓岚自己说的,都可以在他撰写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找到。不光纪晓岚如此,据他讲,他的一些亲友也多有离奇经历,如果把《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纪晓岚及其家人朋友的种种离奇遭遇汇集起来,大概可以编作一部清人奇遇记。

朝中宠臣变成阶下囚

作为传奇人物,纪晓岚的幽默机智遮掩了他的真性情;作为官员,他的飞黄腾达掩盖了他的坎坷与心酸。纪晓岚和其他人一样,是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相比于屡试不第的蒲松龄,纪晓岚幸运得多:17岁应童子试,成为秀才;24岁参加乡试,名列第一;31岁高中进士,廷试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学侍臣生涯。

纪晓岚在翰林院期间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扈从伴驾,写作词章。乾隆皇帝也是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所以纪晓岚写作了不少恭维、唱和的诗作。这类诗歌往往四平八稳,以歌功颂德为主,现在看来无甚意味,但在当时对于纪晓岚来说却非同一般。它们为纪晓岚赢得了乾隆皇帝的欢心,得到“天语嘉奖”,而乾隆皇帝的赏识,对纪晓岚的一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从1756年进入翰林院,到1768年晋升为侍读学士,纪晓岚度过了一段顺利平静的时光。因为乾隆皇帝的赏识,他得以步步高升:1763年官任福建学政,升侍读;1768年,按常规本来应该外出任职,准备补授贵州都匀府知府,但乾隆皇帝因为他学问素优,认为出任地方官员不能尽其所长,特命加四品衔,留任左春坊左庶子,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这种破例提拔在当时社会是很荣耀的。然而,就在纪晓岚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这一年,人生出现戏剧性的逆转,获罪落马,昔日朝中宠臣,今日阶下罪囚,被发配到乌鲁木齐。

导致纪晓岚人生出现重大转折的是卢见曾案。1768年,刚刚上任的两淮盐政尤拔世向盐商*不成,上奏折揭发上一任盐政普福,说他在任职期间营私舞弊、挪用公款,由此引发乾隆皇帝的震怒,下令彻查。因历任盐政均有营私侵蚀行为,已退休很久的两淮盐运史卢见曾也被捕入狱,乾隆皇帝下令“即行严密查封,无使少有隐匿寄顿”。然而查抄卢家时却发现他家中没有什么值钱之物,乾隆皇帝很生气,认为是有人通风报信,使得卢家转移了财产。随后,查明通风报信的人就是纪晓岚。

纪晓岚和卢见曾是什么关系呢?纪晓岚有3子3女,长女嫁给了举人卢荫文,而卢荫文的祖父就是卢见曾。当时纪晓岚已晋升为侍读学士,得以出入宫廷,听到一丝风声后就告诉女婿卢荫文,朝廷正在查办两淮盐务。卢荫文随后又见到了过从甚密的郎中王昶,王昶告诉他是历年盐引的积弊被揭发了,于是他赶紧送信回家。结果自然是悲惨的,纪晓岚和王昶因泄密获罪,主犯卢见曾则死在狱中。

戏说虽然精彩,但是纪晓岚的人生确实因此发生重大转变。他被贬戍乌鲁木齐约两年半的时间,因其文采出众,在戍所主要做文案工作,行动也比较*,并未因此受多少苦,反而因为西域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1770年,纪晓岚47岁时,受乾隆皇帝恩命赐还,于次年6月长途跋涉回到北京,再入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