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三国赵云水浒武松为何和嫂子有绯闻?
三国赵云、水浒武松为何都和嫂子有绯闻
我喜欢三国,也喜欢水浒,昨天写有关赵云和樊氏的那点事,写着写着忽发奇想,觉得赵云竟然和水浒武松有着惊人的相似。
赵云一生最大的功业就是长坂坡救阿斗。在几万曹军的包围中,赵云冲阵多次,斩杀曹军五十多员战将,最后全身而退,堪称三国第一人。之后在孙尚香回归东吴时意图带走阿斗,赵云截江相救,二次救主。虽然多多少少还有其他的光辉事迹,但都无法和这两件事相比。演义中的赵云比正史中的赵云光彩很多,其实,就算是在演义中,赵云也缺少独立领兵作战攻城拔寨的功劳,除了单独拿下桂阳,几乎就乏善可陈了。
武松呢,一生辉煌的事情就是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在鸳鸯楼杀人之后,武松更悍然署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心中的得意尽在其中。而之后武松刺配孟州,孟州小管营施恩照顾武松,希望武松出面帮自己夺回快活林。武松为了让施恩相信自己,随手抛起三五百斤的石锁,然后轻松接过,让那些杀人恶徒也惊呼天神下凡。之后遇店便停,每停必喝,醉打蒋门神,打得横行孟州的蒋门神满地找牙,实在大快人心。
赵云长坂坡冲阵,武松景阳冈打虎,都显示了超一流的身手。两人一个是三国中一生无败绩的常胜将军,一个是水浒中步下横行的江湖高人。
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显示的是忠。也正因为这份忠臣,赵云成为蜀国死后享有封号的十个名臣中的一个。赵云一生最后一仗,追随诸葛亮初出祁山,结果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受到牵连。众人皆兵马溃散,唯独赵云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全身而退,让诸葛亮叹服。
而武松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显示的是义。也正是因为这份义,武松成为肮脏水浒世界少有的几个英雄之一。最后武松在六合寺出家,受封为清忠祖师,八十岁寿终正寝,一生完美。
赵云、武松除了武艺高强,有忠有义之外,两人又都是一个明白人,对于天下大势也好,对于立身处世也好,都十分精细,颇有见识。
在关羽和张飞时候,刘备执意伐吴,多数官员畏惧刘备不敢说话,而诸葛亮等重臣又自重身份没有说话,唯独赵云不怕得罪人,公开劝告刘备。赵云以为,蜀汉大敌是曹魏,而孙吴是盟友。只要曹魏被灭,孙吴自然畏服。何况和孙吴一旦发生战争,势必持久作战,蜀汉初立,非常不利。可惜刘备不听。但事实证明,赵云的话非常有远见。
武松呢,在十字坡上孙二娘用蒙汗药没麻翻武松,反而被武松假装晕倒而饱受戏弄。飞云浦蒋门神的徒弟勾结解差一心想除去武松,可是武松何等机警,即便脖子上有枷锁,脚上有铁链,也以一杀四轻松搞定。当宋江宣称要招安的时候,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大叫:“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把一场挺热闹的聚会搅得不欢而散。可招安的下场让原本兴旺的梁山死伤惨重,三去其二。
而武松和赵云之间最有意思的相似性,就是和嫂嫂之间的尴尬事。
武松和嫂嫂潘金莲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潘金莲喜欢武松,多次挑逗武松,武松严词拒绝,原文如下:
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当赵云得知刚刚结拜的义弟赵范有意把他的嫂嫂樊氏嫁给自己时,也是勃然大怒,原文如下:
云闻言大怒而起,厉声曰:“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
在水浒中,武松是绝对的主角人物,加上水浒许多描写生活起居的内容,武松的回答自然详细许多。而三国人物众多,更横跨将近百年的历史,于是赵云的回答也相对简略。不过,两人对于嫂嫂的态度却很一致。
两人都拒绝了来自嫂嫂的好意。虽然说潘金莲是主动勾引,而樊氏则是通过赵范之口,但赵云何等英雄人物,尤其是樊氏能出来给赵云斟酒,就足以看出樊氏是比较满意赵云的。
那两人拒绝的理由有什么异同呢?
表面上都是不能乱人伦。不过武松之于潘金莲,是叔叔和亲哥哥的女人,而赵云之于樊氏,则是刚刚结拜的义弟的寡妇嫂子。武松如果和潘金莲在一起,势必承受更大的非议,甚至是法律的制裁。而赵云和樊氏,则稍微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对于法律则并无干涉。
深层次来说,武松和赵云并不相同。
武松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潘金莲是自己的嫂嫂,宋明时期讲究叔嫂之间也授受不亲,更何况是潘金莲有意挑逗,都怀送抱了。而赵云更多的是由于对赵范的地方,毕竟赵范是曹操任命的官员,桂阳刚刚归附,赵范献上自己的美女寡嫂,到底安的什么心,谁又知道呢?
两人的相似性还有一点,就是对嫂嫂都有一点动心。
水浒的细节描写很多,尤其是雪天对饮一段,武松的心理刻画细腻,大家可以参考拙文《雪天对饮解读武松最爱》。简单来说,如果武松对潘金莲没有意思,潘金莲也就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误会以至于最终只能翻脸收场了。
而三国中,赵云初见樊氏,原文从赵云的视角写道: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在赵云看来,寡妇樊氏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啊。
当然,有这么一些相似也不是很奇怪,《水浒》的作者相传是施耐庵,而《三国》的作者据说是罗贯中,两人都是元末明初人,对社会对道德的认识理解自然一样会。甚至还有人说,施耐庵和罗贯中本就是师生,这样就更好理解,为什么不同书中的人物却风神仿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