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首先是要立志,也就是确立目标,制定计划。人的理想分三个层次: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我长大了,要生活得好,家庭要改变一下,这都属于生活理想。可是怎么能生活得好、改变个人命运、改善家庭情况呢?必须通过具体的职业理想来实现。接下来,如果你当教师是个好教师,当大夫是个好大夫,当工人是个好工人,这就是为国家、民族、社会做了贡献,实现了最高层次的社会理想。所以大家要把自己的社会理想落实到职业理想之中,让你的理想从天上走到地上来,这才是立具体的‘志’。”
立了志,有了理想,但还远远不够。吴教授举了个例子:“过去我们有一个误会,谁考上清华北大,谁就是‘神童’,就是好学生。但就在去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有个学生,刚18岁,马上就要大学毕业,却被学校开除了。为什么呢?他偷了美国大学寄给同学的录取通知书。”
爱因斯坦的教育理念是,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都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和谐,最关键的是人自身的身心发展和谐,也就是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五感’――归属感、独立感、承认感、成就感和愉悦感。心里不愉快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成就来的。”
“who(世界卫生组织)上世纪80年代就预言说,到21世纪中叶,人类没有任何一种痛苦比心理危机所带来的苦难更加深刻和持久。”吴昌顺教授说,“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第二成长高峰,可惜现在的中学生当中,很多人正处在生理发展超前、心理发展滞后的时期。”
“总的来说能概括成三大问题。”“首先是学习障碍,比如,我以前有个学生,每到考试之前就拉肚子,去了好多医院都检查不出问题来,最终的诊断是‘神经性肠胃紊乱’。”第二是人际障碍,主要的体现就是回到家里,“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对抗”。第三,就更严重一些,叫做自我障碍,“有的孩子有强迫症,回家做作业,做一道题就洗手,做两道题也洗手,想控制也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