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3代?但这个家族却800年来长盛不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名言,也古往今来无数知识份子的座右铭。
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范仲淹年轻时念书没有东西吃。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称稀饭),把粥划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
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
范仲淹通过言传身教,教导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到苏州去往四川运麦子。范纯仁碰见了熟人石曼卿,得知他因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石曼卿,助其得以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因无法向父亲交差,所以久久的站立在父亲身旁,没敢提及此事。
范仲淹问他道:〝你在苏州遇到朋友了吗?〞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高兴,关夸奖他做得对。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氏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范仲淹四个儿子都德才兼备,当了宰相和大官。范家的后代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其秘诀就在于范家子孙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积德行善〞的祖训。
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
范仲淹29世孙、抗战文史专家范学贵在金坛觅得一部民国10年续修的《范氏宗谱》,其详细记载了金坛直溪桥、五河口一带范氏世系为范仲淹长子纯佑一支,监薄房。
据范学贵介绍,7世孙克家,字子叔,宋宁宗嘉定8年(1215)年由湖州府四安镇务,调镇江府金坛县任县丞,配孙氏,生一子。克家卒于任上,其子邦用,字君举,号玺五,别号菊庄,改名德昭。恩授皇宋廷仕郎﹙八品﹚,定居文清桥,配李氏,生南伯、南孟、南仲、南季4子。绵延继承,四世同堂,到12世分居各地。
著名书画家范石甫、高级检察官范小荣,其祖父、父辈均已录入此家谱世系表中。石甫、小荣均为范仲淹30世孙,方字辈。
中国历史上大福大贤之人,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
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
范仲淹的家风可以千年传承,我们现在冷静思考一下,现在的家庭,家风能承传多久?中国的这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富为什么不过三代?因为他富有之后,不懂得爱护他人,因为有了钱,瞧不起人,伤了他的德行,折了他的福分。现在不只是富不过三代,现在不少富人是连一代都过不了。为什么连一代都过不了?为什么这些圣哲人能绵延千年不衰?这个根源就在传给下一代的思想不一样。我们现在传给下一代的思想是什么?是自私,只想到自己。很多的家长也说他是尽心尽力教,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教成这个样子?
所以老子说,“祸福相依”,祸福是同时存在的,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因为没有德行,只要有钱,危机就出现了。我们看中国圣贤人创字很有智慧,这个“钱”字怎么写?金子旁边配了两支戈(就是刀),所以钱愈多会愈有冲突。这两支刀,国与国冲突,甚至于家庭里面兄弟操戈都是因为金钱。现在因为没有圣贤教诲,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都看到兄弟在争财产。其实当兄弟在争财产的时候,他这一生败相已露,他的人生不可能经营好,因为他现在的动作就已经给他的下一代做最不好的榜样。他示范给他儿子看的是只要为了钱,兄弟都可以反目成仇。所以人无远虑,看不远,都逞一时之意气,都做出一些会让人生遗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