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怎么制订出来的

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五年计划”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怎么来的呢?

可以想象,那个时代竟然苏联是老大哥,那这个五年计划自然也是从苏联那里还来的。

新中国建立后,面临极其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建设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成了中国人最紧迫的任务,事关新生政权的生死存亡。为了使中国工业体系尽快成型,仅仅靠国民*残留的一些企业显然是不够的。

20世纪50年代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随着冷战的逐渐展开,以苏联为首的*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两个阵营不仅在政治制度与军事实力上展开全方位竞争,还围绕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展开了激烈较量。一五期间,中国身处*阵营,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导致相比于战后处于资本主义阵营的日本与西欧各国,中国无法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阵营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的技术进行经济建设。

另一方面,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来自苏联与东欧的经济援助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尤其是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依然没有放弃颠覆大陆的企图,中国周边的战争威胁并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对于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阵营,重建或者恢复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对于大多数新兴的原殖民地国家而言,加快工业化进程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更是成为巩固与维持政治独立的经济前提。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工业化的浪潮。

在国内,国民经济已经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政治趋于稳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早在1949年6月,*率领*代表团访苏时,就提到了邀请苏联技术专家来华的相关事宜,并带回了200余名苏联专家。然而对于全面铺开的新中国经济建设,编制“一五计划”这样的鸿篇巨制,这些专家显然不够。

1952年,“一五计划”的编制进入了第二个年头。 8月,*总理专程赴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要求增派专家800名,数量之多让斯大林也感到为难。此外,中方还希望苏联提供各种工业标准和技术资料,用于“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于是,1950~1953年间,苏联专家带来了大量科学文献和技术资料,总重量达600吨。

在与斯大林的会晤中,*还专门就“一五计划”的编制请教了这位苏联*。斯大林指出,“一五计划”草案中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20%太高了,应降到15%或14%。他还说,计划不能订得太满,要留有后备力量,以应付意外困难。斯大林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采纳。

尽管各方为了尽快拟定 “一五计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但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上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一五计划”虽几经修改,在1953年仍未最终定稿,但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却不能再等待,于是中国*果断地决定按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态。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以“156项”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的工业建设,使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中国的五年计划虽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它在中国崛起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