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谋臣中谁的功劳最大?
魏蜀吴三国鼎立中,魏国无疑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方。曹操善于招揽人才,在他阵营里,猛将如林,谋臣似海。可以这样说,曹魏之兴,兴于人才。
在历史中,曹操共有五大谋臣。他们分别是:荀彧、贾诩、程昱、荀攸和郭嘉。这五大谋臣各个才智非凡,为曹操统一北方和建立并巩固曹魏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他们的功绩具体是什么呢?又是谁的功绩最大呢?
一.荀彧
荀彧,字文若,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外号“谋主”。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献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为“荀令君”。荀彧一生反对曹操僭越称帝,后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荀彧以无野战之功拒绝了三公的职位。不久之后随军出征,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魏氏春秋》记载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一代谋主荀彧,终究不负大汉。
二.贾翊
贾翊,字文和,外号“毒士”。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他为太尉、魏寿乡侯。纵观贾翊一生,功成名就身退。
三.荀攸
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他特别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经常用奇计克敌制胜。荀攸在何进*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路上去世。荀攸之谋略,不下于荀彧。
四.程昱
程昱,字仲德,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他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程昱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
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程昱作为一代名臣,自是青史留名。
五.郭嘉
郭嘉,字奉孝,外号“鬼才”,曹操帐下著名谋士。他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曹操赤壁之战大败之后,曾大哭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由此足见郭嘉在其谋士中的地位。
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死,中原栋梁倾”乃三国杰出谋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是对他才智的最大肯定,也是对郭嘉最高的评价。千古鬼才郭嘉,才智不输孔明。
通过对五大谋臣个人成就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荀彧和程昱擅长处理政务和后勤保障,如汉初之萧何;荀攸和贾翊擅长军事兵法,如汉初之张良;郭嘉则擅长战略部署和具体的战术方法,如汉初之韩信。五人都有着光辉的历史功绩,都对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功绩毕竟有大有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本人认为,纵观五大谋士对曹魏政权的作用而言,荀彧和郭嘉当属第一,荀攸第二,贾翊第三,程昱第四。(注: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前来讨论,但请不喜勿喷。)
事实上,五大谋臣在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占天时,我则更认为曹操不仅占天时,更占人和。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曹魏始终是人才济济,谋士名将层出不穷。反观蜀汉和东吴,在人才聚集方面明显不足曹魏,或许这就是曹魏始终在三足鼎立格局下略占上风的深层次原因。总之,曹魏兴于人才,兴于五大谋臣。
厉害了,曹操的五大谋臣;厉害了,曹魏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