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有哪些历史教训 闭关锁国的表现有哪些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危机,使得整个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最后被西方殖民者凌辱。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至今依然留在人们心中,激励着人们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努力。
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在当时虽然隔绝了国内反清*同国外反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清朝的统治。但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西方殖民者相继入侵中国,中国屡屡打败仗,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
丧权辱国的历史教训就是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清朝相继同很多国家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同英国签订的条约使得香港被割让,同日本签订的条约使得*被割让,同俄国签订的条约使得北方三大块地区被割让。
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有很多,比如不与世界交往就会被世界所抛弃。在明朝以前,唐宋元与世界交往,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到了清朝的时候,清廷将整个国家封闭了起来。到了清末的时候,中国的很多方面都远远不如西方国家。
当时西方国家的武器都是火枪火炮,而中国的武器是冷兵器,冷兵器对战火枪火炮,自然是要失败的。西方国家实施了工业革命,一些生产都是使用机器进行。而中国的生产都是作坊式生产,都是纯手工的。在各个方面,中国都被西方国家超过,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就是最落后最愚昧的国家。
闭关锁国的表现有哪些
闭关锁国是一种封闭的国家政策,该政策严格限制了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外交流。闭关锁国的表现主要有国家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下令将沿海的居民向内地迁了数十里,并规定民众不得擅自出海。这一政策影响了众多在沿海地区生活的人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条件。同时国家还禁止商船出海通商,规定不得与外国建立通商关系,这使国家间的交流受到严重迫害。其实国家想以此来限制民众与外界的交流,减少国家因动乱造成的问题的出现。
另外,国家由最初开放的4个对外通商口岸减少到只有一个,这也导致国家的经济贸易受到限制。而且通商口岸的减少大大的封闭了人们的生活,对国家后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不利的影响。
还有就是国家严格限制了进口货物的种类。这种限制压制了国家商业贸易的发展,也对国家对外的交流、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因为进口物品种类的限制,不利于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也阻碍了文化的交流。
从这些表现来看,闭关锁国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往来和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透露出统治阶级自负的心理,以及盲目自大、坚持排外,没有上进心的做事风格。而这些措施严重阻碍了中国与外界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使外界的技术、文化等无法及时地传入中国。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质分析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质是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社会,其经济模式就是自给自足式,与世界的经济往来很少。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经说过,天朝地大物博,根本不需要与夷人互通有无。
闭关政策最初的实施与清朝收复*有关系。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的郑经经常派兵骚扰沿海。当时清廷正忙于同北方的葛尔丹交战,无暇顾及东南沿海,为了解除*的威胁,清朝实施海禁政策,不允许任何人出海,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起源。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起源于战争,但是其本质还是由封建经济的属性决定的。在封建时代,商品非常少,商业并不受重视,因此经济的属性是自给自足性。清朝实行海禁后,内地完全可以自产自销,用不着同海外进行贸易。
在乾隆时期,清廷完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西方商人在广州虎门进行贸易往来,整个庞大的中国,只有一个通商口岸。闭关锁国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失去了同世界交往的机会,逐渐落后于世界。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有多重考虑,清朝是满人统治汉人,这种统治结构激起了很多汉人的反抗,而当时的南洋各地有很多的中华移民,清朝实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一重考虑就是要隔断国内反清*与国外反清*的联系。虽然清廷有着这样的考虑,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质还是因为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并不是因为战争。
闭关锁国的是谁引发的
关于闭关锁国是谁引发的,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是乾隆皇帝,也有人认为是朱元璋。
有史料称最先明确提出闭关锁国,禁止大臣、百姓与外来国家来往的是朱元璋。在1371年,朱元璋发布公文称:我认为海洋道路可以与外界相通,所以为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应该严禁国内外的来往。如果不采取严禁措施的话,会有人受到利益的诱惑而违背国家的利益,陷入危难的情形,所以说朱元璋是最早提出闭关锁国的人。
另外一些人认为提出闭关锁国的是乾隆皇帝,因为与朱元璋相比,乾隆皇帝从多方面进行了限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海禁政策的层面。在乾隆皇帝所处的时代,人们能在经济上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且在统治者眼中,自己的国家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同时为了保护当地的经济顺利发展,避免受到外来*的威胁。同时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乾隆皇帝想从早期开始就防止中外*之间的勾结,所以提出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是谁开始的,是以乾隆皇帝1757年颁布的“一口通商”的法令为标志的。从此,清朝上下都奉行这一政策,人们不仅从沿海地区迁入内地数十里,还被限制出海,不得与外来人做生意。而乾隆皇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很多地方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文化、贸易、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所以相较而言,两人提出的政策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乾隆皇帝涉及的内容更广。
闭关锁国是哪个皇帝提出的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闭关锁国的影响和危害路人皆知。可以说,闭关锁国政策的执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使一向强大的中华固步自封,走向落后。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制定这一政策的时期是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是哪个皇帝?是乾隆颁布并严格执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而其实早在康熙年间,就执行了后来才明文规定为闭关锁国的部分政策。
少年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驾崩,在位时间为61年。少年康熙当时面临的是朝廷有鳌拜专权,朝廷外有*割据三番*、准噶尔*,国外有沙俄入侵。康熙击杀鳌拜,收复*,平定三番*、准噶尔*,阻止沙俄入侵,基本奠定了现在中国的版图,是多民族统一的*。然而那时候,为防止海盗流窜,外来*的入侵,反清起义的发生,一些限制通商的措施被颁布。
到了乾隆帝时期,贸易日渐频繁,反清起义不断,为保护清*的统一,防止反清成功,再加上乾隆帝认为天朝地大物博、物资丰饶,足以自给自足,便于1757,年正式颁布了闭关锁国政策。直至1840年,闭关锁国政策才被英国人的长枪大炮粉碎。
要弄清楚闭关锁国是哪个皇帝,就要分清楚问题的实质。正式颁布并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是乾隆皇帝,推动闭关锁国政策颁布的则包括康熙帝、雍正帝。
闭关锁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提及闭关锁国的时间,就要谈及闭关锁国的来历。
闭关锁国的时间要追溯到明成祖,明成祖在明初实行的海禁,严格规定了民间不得进行私人贸易,在明朝开国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中外贸易往来就有了“朝贡贸易”的限定。“朝贡贸易”是指*把控对外贸易的形式,也就是说*特许前来进贡的别国在来往过程中,可以携带部分商货,在指定的区域中与本国做生意。明初沿袭了宋、元朝的制度。
在1367年,在黄渡镇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市舶司。在1370年,由于市舶司距离南京过近,因此将其停罢,并于宁波、泉州及广州三地另行设立市舶司。此后由于沿海不禁,再次关闭了对外口岸,并实施了海禁,直到永乐初年,又重新设立了浙、闽、粤三处市舶司。1405年由于诸番来华的次数逐渐增多,于是*下令在这三处市舶司各自设立了专门接待来访的别国商使。贡使团到达后,除可朝见皇帝,并进行贡品交换之外,还被允许在隶属礼部的会同馆与中国的商人进行固定规模的通商。
完全闭关锁国的时间始于乾隆年间,也就是1757年,乾隆的圣旨从京城遍及到各省,圣旨中明令规定除广州外,停止宁波、厦门等的一切对外贸易和交流,这就是人们熟知盛传的“一口通商”,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近代进程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根本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