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嫁给孙中山的难言之隐 27岁的悬殊
年龄相差近30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宋的结合,虽然过程很激烈,但并没有太多爱情的成分,甚至在宋庆龄去日本找孙中山之前都没有想过要嫁给他。直到半个世纪后,宋庆龄道出了当时两人结婚的隐情,她说:“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
一次,著名的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问起宋庆龄:“您是怎样爱上孙中山博士的?”宋庆龄告诉斯诺:“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她在少女时代即崇拜爱国英雄,曾为法国圣女贞德的业迹深深打动。由于父亲为同盟会会员,同情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曾冒着生命危险,以印刷中文《圣经》为掩护,秘密为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印刷反清文章以及宣传革命思想的小册子,这样,孙中山成为宋家的座上客,宋庆龄开始接触和了解孙中山,对他和他领导的革命事业产生敬仰和向往。
接着,宋庆龄回忆道:“我偷着跑出去协助他工作,是出于一个少女的罗曼蒂克的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中山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当时,孙中山正在东京流亡,而我刚从卫斯里学院毕业往返回国的途中,在日本,我去看望他,并主动提出要帮助他。后来,回到上海后接到他的来信,要我去日本,我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把我锁在屋子里。我从窗户里爬了出来,在女佣的帮助下离家出走。”
面对这桩男女之间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斯诺问宋庆龄是否后悔,宋庆龄答道:“在我到达东京之前,我不知道他离了婚,也不知道他打算要立即和我结婚。他向我解释说,要不这样办,他担心人们会把我说成是他的情妇,而流言飞语将对革命有害。”宋庆龄稍微一停,语气肯定地说:“我同意了,而且从未后悔过。”
就在宋庆龄抵达东京的第二天,便与孙中山举行了正式婚礼。为此,她的父亲也赶到日本,企图劝阻女儿回心转意,但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一气之下,父亲宣布和女儿脱离父女关系。即使如此,宋庆龄仍然认为:“从我认识孙中山博士的第一天起,到他去世,我一直忠实于他。我现在依然忠实于他。”
的确,宋庆龄以自己的行动,实现和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孙中山生前,她紧随孙中山左右,与丈夫一道携辗手转广州、桂林、上海、北平等地,进行讨袁、护法、北伐斗争,平息陈炯明*,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孙中山逝去后,她顽强顶住蒋介石、汪精卫叛逆行径。为坚决捍卫孙中山三大政策,她大声疾呼:“我不忍见孙中山40年的工作被一小撮自私自利的*军阀、政客所毁坏。我更不忍见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的中国,因*背弃自己的主义而亡于帝国主义。”为不给蒋介石一伙借孙中山旗号倒行逆施创造借口,她毅然声明与*决裂,表示“在*政策完全符合已故孙逸仙博士的基本原则之前,我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参加该党的任何工作。”为此,兄弟姐妹与她众叛亲离、分道扬镳,她孤身一人为实现孙中山生前遗愿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宋庆龄对孙中山和他开创的革命事业无比忠贞,一往情深。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这时,宋庆龄年仅32岁,然而,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个人生活历程中,她一直没有再婚。她将对丈夫的一腔真情和挚爱倾注到孙中山生前盼望的中国独立、*、富强、*的伟大事业中。为永远缅怀和纪念敬爱的中山先生,在她北京和上海的寓所中,那幅著名的孙中山凝视前方的巨照一直高悬在客厅正中的醒目位置上,每当她在家中会见海外来客时,总要在孙中山的照片前合影留念。孙中山手书“共进大同”的墨宝,一直嵌在她床头柜的玻璃板下,另一幅“天下为公”的条幅挂在她卧室的墙上。
每逢孙中山的诞辰和忌日,宋庆龄总是把家中双层窗帘拉得紧紧的,背着阳光沉默静坐,以寄托对丈夫的哀思。不论她出国访问,还是外出视察,她都随身携带一只镶嵌着孙中山像的银质小镜,每到一地,第一个任务就是把镜框擦拭得干干净净,端端正正地摆放在床头,以便经常能与中山先生相伴。
人到暮年,宋庆龄愈加怀念孙中山先生,她时常端详孙中山生前的手迹,抚摸孙中山用过的遗物,睹物思人,缅怀业绩。上海宋庆龄寓所内存有孙中山许多衣物,每年都由保姆李姐负责晾晒收藏。李姐去世后,宋庆龄特将此事托付给挚友沈粹缜女士,请她帮助自己一起料理。广东中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宋庆龄一直想找机会回到翠亨,亲自瞻仰凭吊,然而却始终未能如愿。1981年3月,宋庆龄病重期间,特意选派身边三名工作人员,到翠亨村拍摄了大量照片带回北京,一一仔细观看,这才了结心中想念已久的一件夙愿。
宋庆龄孙中山结婚礼物为何不是钻戒而是手枪?
据*TVBS电视台报道,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爱情故事被很多人传颂,但有关这段爱情故事的文物,在*却极少曝光。当年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嫁给孙中山,而孙中山送给新婚妻子宋庆龄的结婚礼物,不是钻戒珠宝,而是一把毛瑟手枪。近日,许多见证孙中山与宋庆龄爱情故事的珍贵文物,包含孙中山写下遗嘱的钢笔,当时的婚姻誓约书,都将首度在*亮相。
据了解,宋庆龄不顾父母反对,和孙中山在东京完婚,并亲笔签下婚姻誓约书,誓约书有3份真迹,本来都因战乱遗失,后来1份失而复得。据上海宋庆龄故居管理人员介绍,当时并不知道失而复得的这份誓约书是真品还是赝品,所以就找到宋庆龄鉴定,宋庆龄则写下“此系真品”这4个字。
此外,宋庆龄视为珍宝的,还有孙中山送她的结婚礼物,不是钻戒也不是珠宝,而是一把毛瑟枪。上海宋庆龄故居管理人员称,当时手枪配有20发子弹,那时孙中山说,20发子弹中,19发留给敌人,最后1发留给自己。
宋庆龄孙中山结婚礼物为何不是钻戒而是手枪?孙中山送宋庆龄结婚礼物竟是手枪
1912年,孙中山因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宋庆龄在美留学毕业后也到了日本,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和姐姐宋霭龄都作过孙中山的秘书。1914年9月宋霭龄回上海与孔祥熙结婚,宋庆龄接替姐姐,做了孙中山的秘书。正是这段时间的接触,让对国家、民族充满希望的宋庆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当他们不顾宋庆龄父母反对结婚时,孙中山送给宋庆龄的礼物是一把毛瑟手枪,另有20颗子弹。当时孙中山流亡海外,处于被袁世凯通缉追杀,看不到前途,而且随时有生命危险。关于此枪的一个说法是,孙中山的寓意是19子弹打向敌人,最后一颗留给自己。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庭。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宋庆龄家庭殷实,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她没有按照父母希望的那样成为富家淑女嫁给一个有钱人,养尊处优的度过所谓幸福的一生,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求中国之*平等”的*革命斗争。
十年的婚姻生活,让她饱尝了血雨腥风。护法、护法失败,再次护法,及此后她与孙中山共同经历了陈炯明叛变事件,危急关头,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而她却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后来,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次日于永丰舰(中山舰)会合。
这颗枪虽没有经宋庆龄发出过一发子弹,但它陪伴了她老人家一生,直至1981年去世,66年间从未离身左右,她将其视为生命,作为结婚礼物,它称不上名贵,可是所有的珠宝、钻石在它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孙中山夫妇生死经历
1922年陈炯明发动兵变炮轰广州观音山 孙中山夫妇生死历险
孙中山为革命经历过两次蒙难,1922年6月16日那次发生在广州观音山(今越秀山)的惊险一战,可以说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夫妇的共同蒙难。公然叛变的陈炯明,发动“六.一六兵变”用炮火将总统府和粤秀楼夷为平地。宋庆龄在千钧一发之际,表现出的镇定和勇于牺牲精神,彻底折服了当时党内曾经反对过他们结合的人。
在今天越秀山循“百步梯”上蹑数十米山腰,右侧竖立一尊“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这里就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当年曾经居住过的“粤秀楼”官邸遗址,当年的总统府位置正是后来建起中山纪念堂的地方。而越秀山上这座事发后8年竖立的纪念碑上镌刻的《抗逆卫士题名碑记》,至今仍时刻提醒着后人:89年前(1922年)的6月16日,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激战,孙中山与宋庆龄共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时刻。
起因:
陈炯明坚持“联省自治”炮轰总统府
“那是宋庆龄和孙中山婚后的第7年,如果晚走一步,孙中山在观音山上,随时有可能被陈炯明的炮弹炸死。”广州市民革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孙中山大元帅纪念馆馆长李穗梅向记者讲述了这一段历史。
斥陈炯明“反对北伐”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东较场举行北伐誓师,警卫团随之成立。陈可钰任团长,下设三营,以机枪营为第一营,营长薛岳;以工兵营为第二营,叶挺为营长;以警卫游击二十七营编为第三营,张发奎任营长。在‘六·一六’的战斗中,孙中山在众人警卫下最后撤到停在珠江上的‘楚豫舰’上。叶挺率第二营固守总统府前院,薛岳率第一营固守总统府后院,卫士队负责守卫居住粤秀楼的孙夫人安全转移。”
李穗梅说,孙中山倾力栽培、予以重任的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炮轰总统府,起因于两人之间的矛盾:陈炯明一直坚持“联省自治”、反对武力统一中国,而孙中山则一心想实现武力打垮各军阀,建立统一的民国。1922年6月1日,孙中山、宋庆龄由韶关返广州。6月12日,孙中山举行记者招待会,不点名地斥责陈炯明“反对北伐”,并以舆论压力,迫陈将部队退回东江原防。
惊险突围致宋庆龄小产
“1922年6月16日凌晨,有卫兵接到消息,陈炯明准备炮轰孙中山官邸粤秀楼和总统府。宋庆龄为了孙中山的安全,执意让孙中山先走,她说‘中国没有我宋庆龄可以,但是不能没有孙中山,你快走!’经宋庆龄再三恳求,孙中山答应先走,但是命令50多名卫兵全部留守。等到宋庆龄撤退的时候,已经很危险了。炮轰总统府的炮火已经非常激烈,几乎是很难通行。”
“正是那次的惊险突围,导致宋庆龄不慎小产,终生未能添一儿半女。”李穗梅说。
宋庆龄《广州蒙难记》记录突围全过程——
“戴副官长草帽披先生雨衣脱险”
事发后第12天,宋庆龄在6月28日和29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广州脱险》(1923年8月,宋庆龄亲笔题名为《广州蒙难记》)文章,详细描述了卫士队护送她惊险突围亲历。以下是《广州蒙难记》节选:
“6月15日夜2时我正在酣梦中,忽被中山先生喊醒,并催速起整装同他逃出,他刚得一电话,谓陈军将来攻本宅,须即刻逃入战舰,由舰上可以指挥,剿平叛变,我求他先走,因为同行反使他不便而且我觉得个人不致有何危险。再三婉求,他始允先行,但是先令50名卫队全数留守府中,然后只身逃出。
他走了半小时以后,忽有枪声四起,向本宅射击,我们住的是前龙济光所筑私寓,位居一半山上,有一条桥梁式的过道,长一里许,蜿蜒由街道及住屋之上经过,直通观音山总统府。叛军占据山上,由高临下,左右夹击,向我们住宅射发,喊着‘打死孙文!打死孙文!’我们的小卫队暂不反击,因为四围漆黑,看不出敌兵。我只看见黑夜中卫队蹲伏的影子。
黎明时,卫队开始用来福枪及机关枪与敌人对射。……到了8时,我们的军火几乎用完,卫队停止回击,只留几盒子弹,候着最后的决斗。
此时情势,队长劝我下山,为唯一安全之计……同我走的有二位卫兵和姚观顺副官长(中山先生的侍卫)。我们四人,手里带着一点零碎,在地上循着桥梁式的过道爬行,这条过道正有枪火扫射,只听见流弹在空中飞鸣。我们受两旁夹板的掩护,匍匐而进。在经过这一段后,姚副官长忽然高叫一声倒地,血流如注。一看,子弹穿过他的两腿,伤中大血管。半小时后,我们看见火光一闪,那条过道的一段整个被毁,交通遂断绝。我们把姚副官长抬进一屋,把他的伤痕随便绑起来,我不敢看他剧痛之苦,他反安慰我说:‘将来总有我们胜利的一天。’
自从8时至下午4时,我们无异葬身于炮火连天的地狱里。流弹不停四射。有一次在我离一房间几分钟后,房顶中弹整个陷下。到4时,一向守中立的魏邦平师长派一军官来议条件。卫兵提出的第一条就是保我平安出险,军官说他不能担保我的安全,因为袭击的不是他的军队,而且连他们自己的官长,都不能约束。说话间,前面两层铁大门打开。敌兵一轰进来,我们的兵士子弹已竭,只好将枪放下。我只见四围敌兵拿着手枪刺刀指向我们,把我们手里的一些包裹抢去,用刺刀刺开乱抢东西。我们乘这机会逃开,正奔入两队对冲的人丛里,幸而我头戴着姚副官长的草帽,身上又披上中山先生的雨衣,由那混乱的人群里得脱险而出。
出大门后,又是一阵炮火,左边正来了一群乱兵,要去抢财政部及海关监督处。我再也走不动了,凭两位卫兵一人抓住一边肩膀扶着走……正走之时,忽有一队兵由小巷奔出,向我们射击。同行的人叫大家伏在地上装死,那些乱兵居然跑过去,到别处去抢掠了。我们爬起又跑。过了将半小时,枪声渐少,我们跑到一座村屋,……枪声沉寂后,我化装为一村妪,剩余的一卫兵扮作贩夫,离开这村屋。那夜通宵闻见炮声……再后才欣然听见战舰开火的声音,使我知道中山先生已安全无恙了……第二天,仍旧化装为村妪,我逃到沙面,在沙面由一位同志替我找一小汽船。我与卫兵才到岭南,住友人家。
在河上,我们看见几船满载抢掠品及少女,被陈炯明的军队运往他处。后来听说有两位相貌与我相似的妇人被捕监禁。我离开广州真巧,因为那天下午,我所借宿的友人家又被搜查。那天晚上,我终于在舰上见到中山先生,真如死别重逢。后来我仍旧化装由香港搭轮来沪。”
相关:
传奇结婚礼物
一把毛瑟手枪
一把毛瑟手枪是至今保存在宋庆龄故居的珍贵馆藏文物,那是1915年孙中山宋庆龄结婚时孙中山亲手送给宋庆龄的结婚礼物,带出一段传奇故事。这段传奇记载,足以见证孙中山、宋庆龄两人当年的处境。
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孙中山送她的结婚礼物,不是钻戒也不是珠宝,正是这把毛瑟手枪。宋庆龄故居管理人员称,当时手枪共配有20发子弹,那时孙中山说,“20发子弹中,19发留给敌人,最后1发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