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吴国贪以误国的一根“歪梁”:伯嚭
贪以死贿,以身殉贪者的恶报至多一死;但贪以误国的恶果,却是某些身居高位的贪墨者百死而不能抵偿的。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为吴国最终灭亡埋下祸根的,正是伯嚭这样一个巨贪。其所谓巨贪,并不因所贪货贿为巨,而在于其身为吴国太宰的权重一时,以及由此给其贪贿后果带来的可怕的放大效应。以官为称的习惯看来自古就有,伯嚭见于史书多为“太宰嚭”。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记伯嚭身世:“太宰者,官号;嚭者,名也。伯州之孙。伯州为楚臣,以过诛,嚭以困奔于吴,是时吴王阖闾伐楚,悉召楚仇而近之。” 可见一开始,他只是个被敌国利用的流亡贵族。
春秋末年,这种“政治避难”的情况并不鲜见。在伯嚭之前,以类似原因由楚国逃到吴国的,还有著名的武将伍子胥,他的父兄也是在楚国被平王所冤杀。同为“楚仇”,但两人心术不同,忠奸有别:“嚭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阖庐用之伐楚,令子胥、孙武与嚭将师入郢,有大功。还,吴王以嚭为太宰,位高权盛,专邦之枋。”伍子胥、孙武都是史上卓越兵家,攻楚大捷,直捣郢都,居功至伟,没想到最终获益升官进爵的,却是有着“览闻辩见”之口才的伯嚭,并且位极人臣,专擅一国权柄。巧言令色鲜于仁,果然:“未久,阖闾卒,嚭见夫差内无柱石之坚,外无断割之势,谀心自纳,操独断之利,夫差终以从焉,而忠臣龠口,不得一言。”阖闾伐越在姑苏战死后,伯嚭益得专权之利,竟能玩弄新主于股掌。
按司马迁的说法,夫差继位伊始的表现倒还没那么糟:《史记·吴太伯世家》载,“王夫差元年……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由此也可见,吴国的忠臣良将们尽管口才不佳,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勾践被困会稽山,派大夫文种前往求和,以让出国家、献出妻室宝物、向吴国俯首称臣等为缓兵之计,被伍子胥当场揭穿。“伍子胥谏曰:‘……今不灭,后必悔之。’”
文种碰壁而回,勾践几近崩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越大夫文种不愧一代名臣,如此“慧眼识贪”,又好个“可诱以利”!伯嚭也看出文种是个“明白人”,二人一起找到“老大”,一番花言巧语,吴王“卒赦越,罢兵而归”。
因贪误国的吴国太宰伯嚭
吴国破楚服越称雄一时,找上门求伯嚭办事的自然也多。伯嚭之贪,左丘明也有证词:《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卫国因故得罪了吴国,卫出公被吴兵困于行馆,子贡受人之托带了五匹锦去走伯嚭的门路,“大宰嚭说(悦),乃舍卫侯。”而《左传·哀公二十四年》亦载:鲁国权臣季孙试图阻挠哀公娶越公子之女,情急之下派使者行贿伯嚭,“使因大宰嚭而纳赂焉,乃止。”看来,这个伯嚭,还颇有几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信誉。
伯嚭接受越国重贿后,先是救越国于危难,其后又多次不遗余力为越国帮忙。汉赵晔著《吴越春秋》对此记述甚丰,归纳有三:一是越王勾践战败被羁吴国期间,伯嚭不断说服吴王,终于释放勾践回国;二是勾践返回越国卧薪偿胆期间,吴王夫差在伯嚭蛊惑下,置伍子胥绝越除患的谏言于不顾,还将以矛头指向齐国,连年伐齐耗尽吴国的国力,越国却得以休养生息;三是妖言惑主陷害忠良,误导吴王枉杀伍子胥,吴国失去明鉴和栋梁。
伍子胥被枉杀,正是因多次谏阻夫差伐齐而祸起,而伯嚭的离间亦作用甚大。《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当初伍子胥谏言无效被命出使齐国,曾将其子寄养在朋友鲍牧家。伯嚭据此在吴王面前大做文章:“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一句话:伍子胥就是个仕途无望,随时准备叛逃国外的“裸官”!“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含冤而死,伯嚭也终有恶报:看到大厦将倾的吴国只剩下伯嚭这样的歪梁支撑,“……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而诛太宰嚭,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正义,竟被敌人申张了。
吴王夫差国破身亡,关于其身后事,《吴越春秋》所述耐人寻味:“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余杭山卑犹 。越王使军士集于我戎之功,人一隰土以葬之 。宰嚭亦葬卑犹之旁 。”勾践的意图很明显:让这昏君奸臣的一对永久相伴吧。至于伯嚭当初所受越国之贿,查《国语·越语》:“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于此,吴王夫差也是毫不逊色,《吴越春秋》记勾践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 种曰:可破 。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 。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 。越王曰:善 。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 。饰以罗毂,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 。三年学服而献于吴 。”这就是如今家喻户晓的西施故事的源头。不论其史料可信度如何,“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却是永存的。